邱豐侖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具體應用情況。采用分析綜合法作為主要的研究手段,以信息技術在建筑現場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施工現場管理中的突出問題作為切入點。經過研究發現,在施工現場質量管理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采集速度,并且明顯提高質量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建筑現場施工質量管理;實際應用
為了確保建筑單位的經濟效益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要做好質量管理工作,而目前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管理的成本高、效率低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對質量管理進行優化,而信息化技術的出現無疑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一、質量管理問題
(一)成本高
在傳統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中,施工進程中所產生的一切信息資料的保管都是通過紙質媒介來進行的[1]。比如說施工時間的記錄、項目的驗收以及施工計劃的制定。而紙張記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項目較多,而且需要繪制大量的圖紙,因此會導致紙張的大量浪費。另一方面由于紙質的記錄屬于靜態記錄方式,這些資料的收集以及保存工作讓資料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變得非常大,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一旦需要調取某種資料,其調取需要大量的時間,這兩個原因就導致了管理工作量的增多,提高了工程質量管理的成本。
(二)效率低
上文所說的利用紙張進行記錄的傳統方式不僅讓管理的成本上升,也對質量管理的效率產生的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傳統的紙質記錄由于其記錄的能力有限,在實際的工作中,建筑單位為了控制管理的成本,往往無法詳細地記錄所有有用的信息,一旦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生事故,則很難通過查找資料來了解事故的詳細信息,造成無法在第一時間對事故進行處理的情況,進而減低施工效率。其次,紙質材料在保存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遺失、破損等情況,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常常會遇到資料不全的窘境,為了彌補資料的缺失,管理人員就需要在各個部門之間走訪,這種收集資料的方式屬于對于施工信息的二次采集,其可靠性要大打折扣。最后,運用紙張進行記錄的時候,往往會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粗心大意,導致信息準確度降低,同時也會某些人惡意篡改施工記錄提供了方便。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造成了管理人員無法準確、及時地掌握施工現場的情況,致使管理的效率降低。
二、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完善,各行各業都加快了信息化進程,這其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信息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通過信息化技術,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作告別了紙張作為主要記錄載體的時代,通過建立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庫,實現了對工程信息的高速記錄,這對于質量管理工作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2]。首先,大大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不僅可以加快施工信息的記錄速度,同時也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讓管理部門可以進行適當的人員崗位調整,從而達到控制管理成本的目的。其次,利用數據庫進行施工信息的保存,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降低資料損毀的風險。最后,采用了信息化技術之后,各種數據的交流變得非常快速,管理人員不用在各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只要在電腦前進行操作就能調取到所有想要的施工信息,方便又快捷,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具體措施
(一)與質量預警機制結合
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當中,導致成本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而導致工程進度的延誤,因此如何降低意外事件對于工程的影響就成了施工質量管理的一個重點工作。而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主要是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以及對于數據的主觀分析來判斷意外事件出現的概率以及其造成的影響程度,這種判斷的方法非常依賴管理人員的個人能力,而且容易出錯,特別是在一些氣候條件或者地理條件復雜的地區,影響工程開展的因素非常多,管理人員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而信息化技術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工程施工計劃制定結束之后,質量管理人員就可以使用信息化技術,在計算機上利用運用仿真系統,與建筑模型進行聯動,進行模擬施工[3]。一方面可以對施工的效果有一個預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種模擬施工來發現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在信息化技術的加持下,許多原先被人們忽略掉或者難以量化的影響因素被加入到了模擬運算中,讓模擬施工與真實的施工更加接近。在模擬的過程中,如果計算機發現分析的結果與事先預計的不一致,就會發出預警。負責質量管理的工作人員在接到預警之后就會與相關的技術人員取得聯系,雙方一同針對發現的分體進行分析,并且做出相關的改進措施,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
(二)與視頻監控技術的結合
為了讓管理人員對于施工場地進行更為高效的管控,現在的建筑施工工地已經陸續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通過這些設備將施工現場的實時情況同步輸送到控制中心。這樣一方面讓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集中,提高了對于施工現場控制的效率,另一方面有讓管理的視角變得更為開闊,通過架視頻監控設備讓管理人員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工地的情況,從而能夠讓管理人員對于施工的細節有更好地把控。借助于信息化技術,管理人員不僅可以實現對于施工現場的實時高效控制,同時也能夠通過將視頻數據進行存貯的手段,完成業主與施工單位之間信息的共享。保證雙方可以在工程進行的過程當中進行高效的溝通以及交流,讓施工變得更加透明,此外,信息化技術與視頻監控技術的結合,讓管理人員可以借助遠程技術對于施工人員進行指揮,對于存在問題的施工環節進行高效的調整工作,避免由于錯誤的操作而導致建筑項目整體質量的下降[4]。此外,信息技術與預警機制和視頻監控的三方聯合使用還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特別是在一些氣候變化劇烈、地形復雜的地區,往往會由于天氣原因而在工地中產生一些濕滑或者凹陷的地區,威脅到工程人員的生命安全,借助于信息化技術,管理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工地上新出現的危險區域,并通過設立預警隔離帶的方式來提醒施工人員注意。一旦有人靠近危險區域,視頻監控系統與預警系統就可以聯合啟動,以發出警報的方式讓施工人員遠離該局域,從而保證了人員的生命安全。
(三)與人員管理體系的結合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建筑施工人員素質普遍不高,一方面缺乏專業的技能,另一方面其本身缺乏相應的安全意識。這為施工質量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更加科學、細致的管理,這就需要運用到信息化技術,借助于信息化技術,管理人員可以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考核,從技能考核與職業素質考核兩個方面入手,采取科學、全面的考核機制,并且將考核的記錄與施工人員的工資掛鉤,以此來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不僅關系到建筑單位的經濟利益,同時也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產生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質量管理工作一定要進行不斷的優化,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可以讓質量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韋開勝. 建筑施工信息化技術應用及管理實現探討[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17(12):272.
[2]石府.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運用策略[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3).
[3]齊志發, 龐博. 信息化條件下建筑施工現場管理要點分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18, No.545(7):30-31.
[4]李萃. 試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應用[J]. 中外建筑, 2017(1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