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 王明清
【摘 要】科技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新社會已經走入了網絡化階段,互聯網從而在人們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推進國家的治理政策,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是在互聯網的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使政府更好的發揮其主導作用,進一步融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以保證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腳步。國家的治理體系的核心需要政府的執行,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打下基礎。為了接受新時期下社會的挑戰與經濟發展結構的壓力,必須提高政府的綜合治理能力,使社會智能化水平得以提高。面對互聯網的時代,以互聯網+政務成為了當代政府發展的新形勢,以致力于打造新型的智慧政府。
【關鍵詞】互聯網;政務;智慧政府
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推動社會發展,打造良好的政府與群眾的關系是提高群眾基礎的重要手段,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推動政務的發展。面對社會的快速前進,政府事務日益復雜,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挑戰,傳統的政府政策以及智力水平已經不能滿足,所以必須要借助互聯網+政務的力量,打造智慧政府。政府服務建設是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深度的改革,為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發揮政府職能,為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維護社會平衡,轉變社會發展形象,是建設智慧型政府的重要措施。其中的互聯網+政務是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實踐,是政府走向現代化治理、打造智慧政府的重要政策。
一、探析智慧政府
(一)智慧政府的定義
智慧政府的概念起初是由智慧城市發展而來,而智慧政府的發展與構造也是智慧政府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在21世紀初,中國正式提出智慧政府的重要性。而智慧政府就是運用互聯網信息與通訊技術手段,進而對社會上相關的群體包括對政府進行治理方面相關的各種數據內容進行匯總,對公共活動所需求的重要信息進行梳理并分析判斷、科學決策、對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并對運行結果進行反饋[1]。其在互聯網的基礎下,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點,從新打造新型的智慧感知、智慧評價、智慧決策、智慧管理服務和進行智慧傳播的智慧政府新流程,是政府真正的融合在群眾生活里,兩者進行融洽的互動與往來,形成一個新的政府格局。
(二)智慧政府的四大領域
智能政府的四大領域分別是智能辦公、智能監管、智能服務、智能決策四大領域。在智能辦公方面,以人工智能的、知識管理、網絡互聯網等不同的手段,將不符合新時期的傳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進行以互聯網為核心,打造成智能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其特點為對辦公人員有記憶功能,能根據每個人自身的特點,對該軟件使用的喜好、使用頻率等,自動對用戶界面、系統功能進行優化。另一個特點是具有自動提醒的智能辦公系統,會根據事情的重要程度和時間長短問題進行排序,不再需要工作人員查看和篩選。在智能監管方面,智能化的監管系統可以對監管對象進行自動感知、自動識別、自動跟蹤等行為,其可以利用在有罪在逃的嫌疑人等身上,通過人臉識別或者體內置入芯片,可以自動識別進而對其進行追蹤。另一方面可以對企業的數據進行自動識別,起到監督的作用,防止企業在經濟上進行偷稅漏稅。
在智能服務方面,能夠在群眾多的需求中,自動識別或者自動預測出群眾最為需要、最為著急的需求,以便于政府更好的服務于人們,提高人民對政府執行力的滿意度。其還可以智能的識別交通路況,為人民選擇一條最合適的線路,給人民提供便利的服務。在智能決策方面,可以對數據的倉庫進行深究,挖掘數據、采用知識庫系統等互聯網技術手段建立起智能決策系統。其可以根據數據需求,可自動生成統計報表,可有助于政府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決策,充分體現政府的執行力。
二、互聯網與政務兩者的聯系
(一)互聯網是提高政務服務的有效途徑
互聯網是以網絡為傳播介質,其作為技術工具,給智慧政府的構建服務型政府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途徑。而互聯網的網絡信息技術的提高及創新給政府創造智慧型服務方式更加的集約化、更加的及時的方向發展。通過互聯網的發展可以提升政務服務的效率[2]。其主要是體現出以服務群眾為核心,完善社會治理制度得以轉變政府的政務職能,順應政府行政審批制度。開展并完善統一的政務網絡服務平臺,整合服務資源,使政府各組織、各部門協調配合,建立全面的服務方式,將大數據平臺為基點,加強各組織部門的互相連接。加強政府的社會公共服務能力,為社會群眾與團體、企業發展與個人提高效率,簡單便捷的服務,從而人們可以網上實現各種事物的辦理。
(二)政務服務載入互聯網的優勢
由傳統型的管理性政府轉變為服務型的智慧政府,其轉變的關鍵是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創新政府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政務平臺的創新力,其對服務型政務加強了其服務能力,促進政務的業務升級,對其社會治理提供保障、助力的作用。其優勢在于提高了政府與社會或者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力,改善了互聯網的風氣,也進一步保障了政務服務信息的權威性、有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形成了人人都放心的服務型政府。政務服務另一方面也可以行使群眾的政治參與權權利,這樣的話,政府與社會互相監督著,群眾可實行對政府與社會的良好監督,直接性的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改變政府對社會治理的方式,是完善政府治理方案的強力推動劑,是打造智慧型政府的有利手段。
三、互聯網+政務對打造智慧政府的意義
互聯網+政務不僅僅是政府對于網絡信息時代的一個宣傳途徑,而其更是一個真正的服務平臺。此模式是政府對社會管理發展要求的必然方法,它既可以推進政府的社會治理制度,創新其政府治理能力,使其更加融入現代社會中,也是對政府職能的創新,為打造良好的群眾路線,改善政府服務作風。
(一)創建規范的服務標準
群眾對于國家政策的不了解,或者對社會發展趨勢的不清楚,對社會服務事項沒有享有應有的權利,互聯網+政務可以使群眾獲得應有的服務,享受公平公正的服務過程[3]。互聯網連接了各地方、各平臺、各部門的各種形式的服務信息系統,可以實現政府業務與政務服務的協同辦理。通過統一的政務服務標準,簡化政務服務流程和優化網上辦理功能,以進行網上對業務的咨詢和網上監督為首要任務,創建一套對群眾公平、公開、公正的透明化的系統,體現出政務服務的高效與便捷,使群眾縮短辦事的時間、讓企業發展更加的順暢,加強群眾對智慧型政府的認可度。
(二)無紙化的流程與有效的咨詢監督
網絡社會的發展,意在可以做到人人不出門就可以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打造智慧政府,首先要滿足群眾的服務,讓群眾享受綠色、高效與完整的一路通的網上服務。主要體現在相關材料可以實現網上提交、由線下人工服務轉變為網上辦理,實現無紙化的社會服務,加強政務服務效率,實現高效辦理。加強對身份的認證,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綜合性辦理,解決群眾辦事慢、辦事難得問題。另一方面是提高群眾對政務的有效監督,打造多種監督渠道,如政務熱線、人工反饋、服務信箱等方式,將群眾的咨詢監督時間延長,有利于群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提交咨詢監督意見,其措施不僅方便了群眾,也可以對政務工作者起到了自我監督的作用。
四、結論
互聯網+政務是打造智慧政府的重要途徑,以智慧政府的角度看,互聯網+政務此模式可以有助于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建立新時期的政務服務業務與形式,創新及發展社會治理流程,提升智慧政府的服務體系。本文是探索互聯網+政務模式下,打造智慧政府,首先從智慧政府的角度出發,分析其相對應的內容與智慧政府的四大領域。進而分析了互聯網與政務之間的聯系,發現互聯網是提高政務服務的有效途徑,探究互聯網時代下政府的優勢。最后的出互聯網+政務對打造智慧政府的意義,其是符合網絡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需求,對打造智慧政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本刊編輯部.探索“互聯網+政務”打造智慧政府[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8(05):46-51.
[2] 萬治理. 智慧政府視野下“互聯網+政務服務”研究[D].鄭州大學,2017.
[3] 劉林.探索“互聯網+政務”打造智慧政府[J].中國新通信,2017,19(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