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
【摘 要】新媒體創業是大勢所趨,因其獨特的滲透性和與大學生群體的聯系性,讓新媒體創業成為了當下最時尚的字眼。新媒體在推動高校創新創業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高校創新創業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啟發。
【關鍵詞】新媒體;創業;促進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就業工作面臨著嚴峻的壓力和挑戰,傳統的工作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新媒體環境。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此來減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所以,創新就業指導工作,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機制,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各高校因勢利形,積極組織召開了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進行了年度工作布置,如對就業工作月歷進行了解析、對各學院學生就業意向統計報送提出要求并布置各學院完成就業計劃方案的制定等工作。這些就業任務布置對于我們開展就業指導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讓我們在完成基本的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如畢業生生源信息核對、就業推薦系統填報、就業協議打印等)基礎上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有的放矢,有序有效。
一、新媒體在高校創新創業工作中的現狀和特點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特別是高校在利用新媒體這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高校也非常重視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新媒體的發展對于大學生創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高校就業工作的開展,高校就業工作中新媒體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一)新媒體與大學生創業的高度適應性。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的突出優勢就是“雙向互動”,比如現在流行的抖音、快手、美拍等社交平臺,更加注重雙向互動,同時形式多樣,更加吸引人,傳播也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一件小事可以通過新媒體得以迅速傳播。大學生這個群體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較強的,新媒體適應了大學生的群體特性。
(二)新媒體與大學生創業的緊密聯系性。在高校的生活和學習中,新媒介的利用也是很普遍的。老師上課多數運用新媒體技術,布置作業也多是網上課程,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也多數通過新媒體渠道。生活中,大學生更是利用新媒體實現了時間自由,人身自由,比如,網絡購物,社交平臺的交友學習。
二、大學生對于新媒體的使用和對創業的影響分析
(一)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現狀分析
首先,大學生對于新媒體中即時通訊的使用率最高。大學生群體是新媒體最大的消費群體,及時通訊工具和社交媒體的高使用率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新媒體與大學生的密切聯系,大學生群體對于新媒體的接受程度很高,也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大學生對于新媒體傳播的喜愛。
其次,大學生對于新媒體存在著一定的依賴心理。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已經充斥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體滿足了大學生基本需要,利用新媒體就可以完成基本生活需要。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借助新媒體完成。因此,大學生對于新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這種依賴性中新媒體往往具有決定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思維判斷。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分析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號召下,很多大學生受創業風潮影響,積極投身到自主創業中去,有一部分成功創業的典型,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創業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易行,真正開展創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需要具備充分的市場運營經驗和管理經驗,同時還要對市場有全面的把握,而這些恰恰是大學生最最缺乏的。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業形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學生創業的先天不足,比如微信買賣,只需要一部手機和強大的朋友圈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天南海北。這就是新媒體為創業帶來的便利,也是新媒體比較容易被大學生群體接受的原因。
三、目前樣本高校在推動新媒體創業工作的現狀
(一)新媒體就業能力提升系列賽事切實指導
積極組織、擇優選拔推薦學生參加學校主辦的職業角色模擬大賽,以賽促練,提高大學生運用專業技術的能力。此外,通過班會等形式,向學生傳遞就業信息獲取、簡歷制作以及《如何實現就業》等關涉就業能力提升為主題的內容。
(二)優秀校友經驗分享會助力定向定位定點
目前各高校在就業工作中經常會邀請考取村官、市委選調生、教師編制學生進行備考求職經驗專題分享會。特別是對于新媒體創業成功的案例擴大宣傳的力度,并邀請成功案例回校宣講,傳授經驗。
(三)分專業分類別就業指導讓學生定力定心
鼓勵同學結合自身實際,報名參加SYB創業培訓。同時,將畢業生就業技巧(如面試、簡歷制作等),創就業政策,就業合同常識等貫穿并作為主要授課內容;同時開展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及新媒體創業講座,為處在“就業十字路口”的學生指點了迷津,堅定了新媒體創業同學的信心,讓志向就業的同學明晰了自己的就業方向,讓人受益匪淺。
四、大學生新媒體創業的路徑再思考
(一)創新創業教育要全面滲透到底到邊。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滲透教育,發揮新媒體平臺的巨大作用。高校要改變傳統的就業工作模式,要敢于打破常規,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渠道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同時,要把新媒體融入到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發揮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中的渠道作用,建立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額雙向溝通機制。
(二)打造新媒體創業的良好氛圍。良好的環境對于促進大學生新媒體創業意義重大。要形成良好的創業風氣,高校要為有意向創業的同學提供平臺支持,比如成立創業園,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或者與企業建立對接關系,鼓勵大學生走出去創業。同時,學校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可以舉辦一系列的新媒體創業大賽,以賽促學,鼓勵學生多參加類似的創業大賽,同時,要多渠道的尋找創業成功的案例,樹立典范,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新媒體創業中去。
(三)我們還需引導學生實現多途徑就業。如通過“大數據”分析讓學生接受“僧多粥少,香火還不怎么好”的就業大環境實現就業的重要意義;或通過援引先進校友事跡分享,讓學生了解自己專業的就業面,積極主動的尋求適合自己的就業渠道;整合有益資源,讓學生充分發掘自己家庭、人脈關系資源,挖掘見習、就業機會,在崗位上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培育求職的積極性,為成功就業打好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永芳,鐘一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研究綜述[J]. 人力資源管理,2017,(08):313-314.
[2]林佳. 新媒體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分析策略[J]. 中外企業家,2017,(10):232.
[3]劉娟. 高校創新創業類社團建設及發展路徑研究——以揚州大學為例[J]. 高教學刊,2016,(15):11-13.
[4]孟超.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OL]. 北方文學(下旬),2017,(03):167
[5]王素芳. 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1):143-144.
[6]劉一華.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析[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