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初中音樂課堂教師做好引導,利用合理方式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音樂教師強化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順利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分析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問題,給出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音樂;師生互動;解決措施
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背景下人們愈發重視音樂教學,課堂師生互動時選擇合適的音樂內容,創新教學評價方式,給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下完成課堂內容學習,進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與效率,本文就此展開論述,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問題
課堂互動的主要形式就是提問,通過提問,教師可以掌握很多情況。但在很多教師看來,提問就是與學生互問互答,因此提問的內容大多是課本中本就有的。這些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已經沒有興趣了,所以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并且“是不是?”“對不對?”這種沒有質量的提問多次出現,學生也將會對提問這種形式產生厭惡,更加不利于課堂提問的開展。
在每個班級中都有優差之分,老師也大多數喜歡優等生。對于課堂提問,教師也大多數只關注優等生,對于教師來說后進生如果回答不出來的話,就會影響教學進度,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久而久之,后進生會覺得提問與自己無關,在課堂上更加松懈,甚至對這門學科越來越沒有興趣;一些教師課前沒有精心準備問題,沒有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上課時便開始信口開河,提問不分主次且煩瑣。學生回答不上來時,教師便開始自問自答,逐漸掌握課堂主體地位。教師每個環節都是這樣的臨時準備,以及自己掌握主動權,對于提問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并且浪費時間。
二、提高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質量的措施
1.塑造氛圍,培養學生的樂感
現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師重視以唱為整體的教學目標,而對學生的聽不夠重視。大部分的初中生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只是單純地讓學生用耳朵進行聆聽,學生用心體會的時刻較少,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及時地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相關課程時,可以利用謎語開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可以輔助音樂教育,讓學生在模仿中體會音樂的節奏。另外,對于音樂的教育還應該適時貫穿一定的道理講授,可以在學習中完成德育滲透,并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從而實現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教師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等,結合單元教學主題,開展教育活動和歌詞創作活動。例如,在教學“在燦爛陽光下”單元時,教師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教學“春之歌”時,師生可以創作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歌詞。在教學互動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如何將靈感與歌詞的創作技巧相結合,具有靈性地處理主歌和副歌之間的關系,追求格式、內容主題與旋律上的協調。
2.開展實踐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同時也應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因此教師可以組織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可以組織讓有特長的學生表演樂器,讓其他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組織民族音樂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這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加了解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再如:在講授《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課時,教師可播放凄美婉轉的音樂為學生講述音樂故事背景,也可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來加強學生對故事的了解,為將學生帶入故事中,教師也可讓學生表演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以小組形式開展活動,小組內對人物角色進行分配,班級內選出表現力最好的一組進行獎勵。讓學生在表演的同時,也能了解音樂故事。
3.接龍游戲教學,完成教學目標
接龍教學可以有效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聽課模式也發生較大的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增加學習的互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教師的布局,可以按照S型排隊,輪流進行接龍。整個接龍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包括旋律原創接龍、音階接龍、節奏接龍以及移調視唱接龍等。
如,伴奏互動。一般以教師演奏相關樂器為主,學生演奏其他樂器或演唱歌曲,實現師生之間的伴奏互動。例如,在教學“非洲的靈感”單元的《鼓樂》時,教師可以和掌握相關樂器演奏技能的學生組成臨時樂隊,通過演奏不同樂器,達成師生之間對樂曲意境的統一理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時,不要局限于互動內容或形式,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教學工作,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初中音樂教學時打破常規教學模式的限制,利用師生互動的優勢改善傳統教學的限制,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濤.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J].北方音樂,2018,38(16):178.
[2]楊東云.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北方音樂,2018,38(14):196.
[3]孫麗萍.還互動本真創高效課堂:初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