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敏 汪文穎 楊瀾 孫仕旺
摘 要:近幾年來,國家對研學旅行愈加重視。目前,雖然有良好的政策支持,但是很多學校事實上還是面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安全責任以及學校的重視度不夠問題導致開展大多采取研學公司承辦的方式,帶來了課程化空白等。為切實了解現學校開展研學旅行問題并提供建議,本研究選擇了江蘇省南京市4家重點研學公司和旅行社的4位總負責和經理作為訪談調查對象,就與學校的合作開展、內部運作、課程設計以及輔助工具方面展開調查,發現存在概念混雜、學校積極度不高,聯系困難且尚無成型的輔助工具、缺乏專業人員和課程設計等問題。我們將從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角度,提出有效落實與推進研學旅行的合理化建議,將為學校開展研學旅行課程化、規范化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研學旅行;現狀;課程設計
一、概念理解的偏差
自2016年明確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以來,針對政府文件中的" 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這一定義,我們的采訪對象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以正大與天下行為代表,是將研學旅行看成一個旅行。與普通的觀光旅游不一樣的是需要在旅行的途中增加一些教育教學環節,亦或是要增加一些體驗實踐環節,使得服務對象即參加研學旅行的學生能夠真切地身處知識情境中,觸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訪談對象天下行國際旅行公司為例,負責人分享了主題為"龍井的探索"的研學旅行活動的具體過程。在此次研學旅行活動中,參與學生在參觀完茶樹種植地后會被引入茶葉制作室,圍觀講解員的茶葉炒制過程,然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包裝好炒制好的茶葉。這一環節替換了常規旅行團中的茶園的觀賞與購買。從這一示例中可以看出這與旅行并無本質上的差別。而對于另外兩家公司而言,研學旅行是一門綜合實踐課程,它的核心內容是課程設計,而參觀游覽并不應該占據主要地位。以匯景研學為例,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安排的教授講座并不再是重點,而是安排學生進入專門的實驗基地經歷航模制作并完成航空航天知識的科普。這一活動形式的轉變不僅使得知識能夠被普及,更能鍛煉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可謂是在真正的參與到了研學旅行中去。
二、研學旅行內容
對于研學公司來說,不同的理解影響著他們選擇不同的內容來體現。對于第一派的研學公司來說,他們的主要內容局限于人文,歷史。而對于第二派的公司代表來說研學內容并不局限在兩個分類上。他們還有新興工業基地,科研基地,社會服務等三類,且目前還在研究其他類型開發的可能性。即便面對的是同一種類型,如都是到大學城,第一派依舊是普通旅行模式:參觀欣賞;而對于第二派來說,參與學生會在一套活動后了解學校的主要特色。以匯景研學來說,南京師范大學的高考閱卷點會被拎出來單獨設計一個活動。所以,內容的分類或者是開發對于無法清晰領悟它定義的研學公司來說,都很容易變成一個普通的旅行項目。
三、時間周期
對于這個話題,四家公司基本都給予了相似的回答:短期2-4天,而長期的話6-8天。但是也有差別,正大與天下行大多接受的是長期業務,他們的客戶來自較遠的省外如河北、甘肅等地,研學地點的選擇基本上是江浙滬地區著名的人文景點與著名大學城;而匯景大多接受的是研學地是南京的客戶單,且客戶也來自不是特別遠的地方。而對于世紀明德來說,世紀明德擁有較為豐富的資源,使得它接受的業務不局限在某一特定的地域內,但是,為確保研學旅行的目標達成,一般不會做長途選擇?;旧线€是以短期為主。
四、策劃及從業人員
在本次的分析一開始,我們便指出對于研學旅行的概念的理解決定了公司對于研學旅行的設計。事實上確是如此。第一派即以正大與天下行為代表,他們對于研學旅行的設計策劃對于專業知識的安排穿插并沒有特定的教師或專業人士的指導,盡管也參照服務對象所在學段的教材或者是課本,但是他們所做出的設計并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所以不能達到真正的研學目的,只能流于形式。同時他們亦沒有專業的引導人員或者是帶隊老師卻全程協助學生完成研學旅行的整個活動。而對于第二派,匯景與世紀明德來說,首先要做的便是設計出較為專業科學的研學旅行課程,其次要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和安全性,無論何時,課程是核心,同時為了確保課程的順利實施,兩家公司都有訓練相關人員使他們具有相關專業素養能夠解決學生遇到的相關問題,兩家公司也表示今后的發展會招收更多的專業人員,確保研學旅行能夠保證其應該具有的質量。
五、輔助工具
除卻世紀明德,其余接受采訪的三家公司并沒有專門的 APP來輔助進行研學旅行活動。此款APP名為"明德在線"不僅僅是宣傳經典研學旅行活動,還宣傳自己公司同時會組織部分活動來宣傳研學活動。匯景與天下行會發放研學旅行的的小冊子,里面會有部分書頁提供給學生方便他們記錄自己的一天見聞或是自己的心情?,F在存在的這些輔助記錄的工具都是粗略記錄學生的所感所看,部分可深入的關竅并沒有得到打通,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有一點浪費了。
六、接洽事項
研學旅行自提出到現在已有兩年多,但是對于南京部分旅游公司或者是說研學公司來說,2018年才算是真正第一次接觸到它的熱潮,3位受訪者表示2018年上半年有很多研學旅行的單子,大部分是北方地區到江浙滬研學。同時表示與他們合作的北方地區的學校擁有較好的實踐經驗。4位受訪者對于他們的相關研學旅行活動方案大部分是依靠公司線下去上門自我推銷,消耗很多的時間精力。與此同時,研學旅行這一觀念并未得到學校的重視,從而使得部分地方的市場很難打開。
七、學校的態度及反饋
學校方對于研學旅行還沒有進行認真研究與規劃,沒有得到重視。同時,對于已經參與了研學旅行活動的學校來說,后續的學生反饋或者是學生的知識生長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些都是問題。這些問題亦需要得到解決,解決這些問題了,研學旅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才能得到真正的評判。
八、思考與建議
(一)詳細的指導意見,增強校方的重視
目前對于研學旅行納入教學計劃的要求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是學校對于此計劃的落實卻缺乏更為詳細的指導,導致空談重視,不能很好地落實實踐,教育部門應該有再詳細的指導,提供更為明確的要求,促使校方落實好研學旅行的開展,達到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二)加快建立研學旅行基地,促進多方交流
研學旅行基地的建設不僅僅是提供了場地,更是能夠提供了一個平臺能夠連續觀察學生的成長。簡化相關手續,減少摩擦,促進相關設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效果。
(三)組織專家研究研學旅行課程,出具典例
目前研學旅行開展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課程化的設計與規劃,要落實好研學旅行的課程化需要專家學者的研究編撰的典例與指導,促進學校更好地落實實施研學旅行課程,讓學生在有計劃、有設計的課程下得到充分的、全方位的發展。
(四)建立行業規范,增加從業人員素質
招收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相關的行業從業者,提升其總額和素質,為研學旅行打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得研學旅行能夠得到最好的實施效果
(五)開發多種工具,跟蹤記錄學生研學成長
開發便捷有效的研學工具,方便學生記錄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在活動中的部分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成為有效的考衡工具。(指導教師 張義兵)
參考文獻
[1]梁烜.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現狀分析與有效實施策略[J].中國教師,2017(09):25-28.
[2]方忠權.對推動研學旅行發展的思考[N].中國旅游報,2018-11-06(003).
[3]趙露,廖華平.小學研學旅行實施現狀分析與課程設計建議--以四川L市為例[J].才智,2018(32):70-71+73.
[4]馬亞琴.中日研學旅行對比淺析[J].度假旅游,2018(08):127-129.
[5]劉璐,曾素林.國外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實施的模式、特點及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4):136-140.
[6]毛海燕,林素華,謝翌.加拿大小學Field Trip:體驗與反思[J].中國德育,2013,8(21):6-11.
[7]齊新.美國學校的校外教學實踐課(Field Trip)[J].學苑教育,2014(22):27.
[8]饒寧.淺談研學旅行活動的價值與功能[J].教育科學論壇,2018(14):23-25.
[9]陸慶祥,程遲.研學旅行的理論基礎與實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4(0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