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璐
摘 要:音樂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同時可以讓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小學生學好音樂可以將自身綜合素質得到相應的提高。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有更加活躍的思維能力。為了使小學生在這一階段能更好的學習音樂,本文對音樂教學中創造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創造教學;策略研究
教師應該根據發展的需要,積極響應新課標的理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教師應該將自己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創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因此影響了學生的音樂水平的提升。音樂教師應該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在教學方式上運用創造教學方法,才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
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創造教學的重要性
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音樂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足夠的興趣。小學的音樂處于啟蒙階段,學生在音樂方面處于一張白紙的狀態,因此有很好的塑造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音樂的創造需要學生在有一定音樂基礎以后,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而進行的創作[1]。一旦學生對音樂有了一定的儲備和興趣,才可以加深自己對知識的鞏固,還可以讓自己的創造能力更加強大。所以,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注重創造教學的理念,積極的開展創造教學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更加可以讓學生有更發散的思維能力,從而還可以為學習其他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施創作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教師應當及時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
音樂教師想要更好的實施創造教學,首先應該先將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因此,音樂教師應該更加積極的了解音樂動態,從中可以掌握最新的音樂知識,用以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這樣才可以為創作教學打下敦實的基礎。比如,在進行音樂授課時,教師可以增加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在音樂教師對學生授課時可以與學生一起唱歌或者跳舞,如此才能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更好的與學生交流學習。
(二)教師要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創造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對音樂創造有足夠的興趣和好奇[2]。在音樂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分辨并且發現一些聲音,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前準備一些生活中的器具作為教學用途,比如,將杯子裝上不同程度的水,讓學生去敲擊這些裝水的杯子從而發現其中的音律,然后根據這些音律可以讓學生自己創作一段簡單的音樂片段,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只適用于有一定音樂基礎的學生,不然學生不僅不會有所創作還可能會影響課堂秩序。除了以上幾點以外,音樂教師應該培養對聲音的敏感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辨別一些聲音,同時可以讓學生對這些聲音進行模仿。比如,讓學生分辨一些動物叫聲或者大自然之中的聲音,并且讓學生用嘴巴模仿出這些聲音,從而為創造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3]。
(三)教師需要豐富知己的教學方式
音樂教師只有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才能順利的開展創造教學。首先要做到的是,將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以及拓展,比如,用現代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小組合作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方法、特定情境教學方法等,這些方法都可以讓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積極性,最終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音樂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有所收獲,并對其進行探討和研究,這樣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印象[4]。
(四)創造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
因為學生的性格特點不盡相同,所以在音樂創造教學中會出現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高現象,相反也會有學生的學習特別的被動。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顧及到每一位學生,對相較靦腆的學生應該給予鼓勵,從而增加學生自信心,這樣才能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創造教學中;此外教師應該利用那些學習主動并且基礎較好的學生,使其成為榜樣,并用他們的熱情帶動其他同學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更多學生參加到創造活動中來,讓教學質量達到更佳狀態[5]。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更應該重視創造教學的理念,創造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有創新思維,同時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并且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馮曼芬.音樂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22):180+193.
[2]趙小慶.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207.
[3]張波.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4):53.
[4]周蕊.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培養之多維因素探究[J].大眾文藝,2012(22):238-239.
[5]楊曉燕.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思維[J].學周刊,201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