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梅
◆摘 要:作為推進學生全面進步、教師教學手段轉變、教學方式創新的重要環節,小學階段的美術課程評價必須要遵循核心素養理念,緊緊圍繞美術表現、圖像識讀、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審美判斷等角度進行相關評價體系的構建,在充分滿足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的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與保障。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美術評價;構建;實踐
在這個素質教育與核心素養教育不斷深入推行與創新的今天,中國人對于學生的素養教育成果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而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小學美術教學作為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整體綜合認知的重要環節,更是為每一名美術教師的授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每一名美術教師都應當充分的結合學生實際需求以個體差異,展開因材施教的評價體系構建。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必須要從對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評價體系科學構建入手,在充分考慮到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學生需求、社會發展、國家教育目標的同時,結合相關教育理念在融會貫通的目標下實現既定的評價體系構,也只有這樣也能夠為國家的未來發展以及多元化人才儲備提供保障。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手段
(一)以新教學理念作為突破口確定評價指標
在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要時刻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依據,在全面反映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同時來進行教學觀念的創新、學生認知的創新、教學質量的創新。
首先,教學觀念的創新。在這科學技術以及國民教育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今天,知識時代下的人才需求已經從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中掙脫出來,更加強調對學生個人能力以及個人綜合素養的培養。不僅在美術課堂設計上面更加強調對學生授課形式、個性化教學、多元化授課的展示,同時也能夠真正的將人文教育與科學知識進行了完美融合,從傳統的美術教學中逐漸轉變為一種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以及價值觀的養成,在強調學生與課堂主動認知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其次,學生認知的創新。傳統小學美術教學課堂過程中,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然而在全新的教學理念中美術課堂則應該充分的結合實際需求以及學生個體差異來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和創造。可以說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成功、表演、創新的機會,同時也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中,將個人對于美術乃至藝術的理解進行了完美認知。在這種大環境下、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經常能夠發現一些學生由于美術繪畫功底薄弱,而導致他們的臨摹作品也不盡如人意的現象,為此每一名美術教師切不可在進行教學評價系統構建的過程中僅僅是一味的批評,而是應當站在鼓勵的角度盡可能的發現其閃光點。在幫助學生擁有較強學習熱情的同時獲得更加的成就感以及自豪感。
最后,教學質量的創新。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從本質上已經出現了創新和顛覆,不僅不再以學生的多元化知識積累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同時也賦予了美術教學過程中關于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知識結構的完美構建。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強學生“學”的創新過程,同時也要從獨立思考、信息處理等角度進行實踐,站在教學效果的角度提出更加明確的導引,以此來在確定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夠實現整個評價體系的完美融合。
(二)核心素養下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完善
新課改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在構建完善的過程中,依舊有一些內容是需要不斷完善與創新的,必須要對小學美術教學美術階段起到實質性作用,才能夠真正的將這種全新的理念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為每一名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強調國情、學情的因材施教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現階段的中國國情,在提倡素質教育綜合發展的過程中幫助每一名美術教師都能夠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評價體系中掙脫出來。特別是對于一些家長以及教師而言,他們仍然認為美術教學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不如“征用”出來給“數學、語文”來進行“題海戰術”。為此,我們主張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這種評價標準以及國情、學情,利用分層評價、360綜合素養考核來構建美術乃至整個小學教學評價體系,讓每一名學生、家長乃至教師都清楚的人知道現階段的國家教育發展方向。
(四)從理論與實踐融合的角度展開研究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必須要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融合,在結合不同區域、不同教學資源劃分、不同教育環境的角度進行構建。例如在進行“遠古的動物朋友”這一章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妨通過引入當地博物館、恐龍館等景點,來展開實踐教學。從傳統的繪畫考核中掙脫出來,鼓勵學生通過制作ppt形式的紙質課件來講一講,在博物館、恐龍館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時也借助這種教學手段來對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綜合掌握能力進行劃分與考核。相信在這樣的教學實踐背景下,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才能夠沿著一種科學化、規范化、有效化的路徑進行延伸與發展。
除此以外,在進行完有效的美術學習評價后,還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來推進學生在原有美術素養上的綜合發展,最終實現對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教師則是也應當站在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特點、美術知識、美術技能的掌握的角度來深度挖掘學生潛能,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結論
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體驗,小學階段的美術課堂不僅肩負著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要求每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時刻以“生為本”,通過對學生個人審美品位、個人藝術氣質的提升進行考量,不斷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教學目標,利用多元化、趣味化的課堂內容來進行有效的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庹禎平.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評價體系建構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7(12):177-178.
[2]張藝.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美術學科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如何將課程評價形成多維度評價方式的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7.
[3]施麗華,朱旭彬,何小慶.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課程建設和實施——浙江省寧波市效實中學高中英語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