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富登
【摘要】在現代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運用傳統式單一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傳統式小學語文寫作形式存在效率低、效果差等問題,學生并不能夠對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完全理解。在現代化的教學體系中,教師應當融入創新式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一定的興趣。除此之外,還需要融入鑒賞教學,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為提高小學語文作文寫作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鑒賞教學;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現代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發現學生在寫作時存在素材少、寫作質量差等問題,這實際上與教師的教學形式有直接的關系。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質量,就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升教學質量。鑒賞教學能夠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理性思維,這是現代化的一種教學體系。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首先要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對寫作內容能投入一定的情感,這樣創作出來的文章才具有人情味。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寫作指導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品讀能力,不同的寫作手法往往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而小學生對事物的積累較少。所以在寫作時,往往會出現缺少素材、無話可說的情況,這時教師要讓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考慮問題,這也是為小學語文寫作奠定基礎。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原因來自于教師。由于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導地位,使學生在課堂上處于很被動地接受狀態。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傳統式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推崇的,在課堂上,教師應當一味地講解,而學生則應當記錄教師所講內容,只有這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地保障語文作文教學質量,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長時間的積累與記錄,必定會導致學生出現厭煩情緒,這時就會降低教學效率。教師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一味被動地學習,久而久之必定會消磨自身的學習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實際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當注重融入現代化的教學形式,注重寫作技巧的傳授,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將自身的內心情感充分表達出來。
二、鑒賞教學的含義
所謂鑒賞教學,實際上就是讓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作文或讀物,以供學生欣賞,長時間地品讀優秀作文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寫作能力與創作能力。良好的寫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需要學生日積月累,每天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好段,這樣能夠為日后的寫作奠定堅實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鑒賞優秀作文時,一定要學會理性分析。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差,對事物的理解性并不強,很多時候對好詞、好段理解不到位,只能用自己的審美去理解文章內容,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品讀課文,讓學生在情感上與文章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情緒反應。只有從根本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更好地開拓創新思維,為日后的寫作積累經驗。
三、鑒賞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鑒賞優秀作文
鑒賞優秀作文是提高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的關鍵環節,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借助新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文題目時,可以圍繞學生日常生活發生的事來設定題目,這樣學生寫起來會更有素材,更容易一些。教師在為學生設定題目時,一定要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不要為學生設置過難或過于陌生的題目,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恐懼,對寫作產生畏懼感。在日常的寫作中,小學生較為常見的是“我最難忘的人”“我最難忘的事”等記敘文。這類文章寫起來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往往缺乏素材。教師可以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幫助學生積累一些素材,“扶老奶奶過馬路”“幫父母洗腳”等,這些較為傳統的例子,往往缺乏新穎性。為了實現創新式的寫作,教師可以將當下較為火熱的話題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例如“某某班學生扶老奶奶過馬路反被訛10萬元”,那么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小學生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到底要不要做好人好事?結果當然是要,結局要體現社會上還是好人多、惡人少的觀點,身為小學生我們要弘揚正氣。
在欣賞優秀作文時,教師要起到輔助性作用,幫助學生分析與理解作文中的觀點及寫作技巧、寫作方法等,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很多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雖然有素材,但卻存在無話可說、無處可寫的情況,這與學生自身的語文基礎有一定關系,另外與學生的寫作技巧也有一定關系。教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需要向學生講解相應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寫作時知道該如何下手,對段落、語句和寫作技巧都有所了解,這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多積累、多學習,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可見鑒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品讀優秀課外書籍
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單純地依靠教材資料是完全不夠的,教師還需要適當地引入課外書籍,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的寫作開辟更多的空間。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讀物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學生年齡段的書籍,讓學生在品讀優秀作品的過程當中,積累一些寫作經驗及寫作技巧,并且在自身的作文寫作中能夠合理應用,這才是引入課外書籍的最終目的。優秀的課外書籍能夠為小學生帶來新鮮感,課外書籍與課內書籍有一些不同點,課外書籍的觀點更為新穎,很多標新立異的作文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更多的素材。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感,對未來也充滿憧憬。所以教師在選擇課外書籍時,一定要選擇有正能量的書籍,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可以傾向于童話類,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勵志類文章,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的需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地選擇書籍,課外書籍的內容盡可能貼合課本,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鑒賞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作文創新模式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鑒賞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相比具有很大優勢,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還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方法。這是傳統教學所達不到的效果。優秀作品的鑒賞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作者的創作思路,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實現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高效性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水.鑒賞與教學并存——實現小學作文教學新模式[J].作文成功之路,2018(9).
[2]周素香.小學作文教學創新淺談[J].課外語文,2018(6).
[3]胡丹紅.基于鑒賞教學下的小學語文作文創新模式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4).
[4]趙文月.鑒賞與教學——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新模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