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中學語文寫作與自主學習理念之間的聯(lián)系,其后分析了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在中學作文教學中有效滲透自主學習理念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中學語文;寫作教學;自主學習;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中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小學語文中的看圖識字、詞匯量的掌握,這個階段的學生大多具有一定的語文基礎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應當立足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運用相關的語文素材對內容的創(chuàng)新研究,實現(xiàn)高質量寫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中學語文寫作質量和效率,尊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差異化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不僅僅滿足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提高寫作渲染力,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一、中學語文寫作與自主學習理念之間的聯(lián)系
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中學教師應當充分基于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寫作能力,引導其自主學習,意識到自身對于寫作的實際需求,從而主動積極參與其中,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高效完善的寫作體系。
(一)通過自主學習明確學生的實際需求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學習特征、學習能力都呈現(xiàn)出差異化,大多數學生的成長過程是需要由自己進行把握完善的,教師只能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整體學習情況仍由學生自己決定。基于此,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寫作內容素材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挖掘學生與實際生活場景中的切入點,結合其個性發(fā)展需要,篩選出符合學生需求的素材,同時對學生的寫作技巧進行深化,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學習,提高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學教師應當將教與學進行充分的結合和統(tǒng)一,立足于語文寫作教學目標任務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定制,引導學生自主科學的安排學習內容。
(二)自主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完善的寫作教學體系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中學寫作已經不再局限于課堂寫作,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注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但實際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相關寫作素材進行收集,對整個寫作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應當及時進行課堂總結,引導學生展示自身成果并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調整寫作方向,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有的放矢,建立起科學完善的學習體系。
二、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正確積極的寫作教學理念
在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都面臨著教學困難、學生無法充分掌握寫作知識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很多學生認為寫作是非常枯燥的,并且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對寫作產生了一定的畏懼心理。同時,有的中學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過于急功近利,沒有從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上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尤其在期末考核時通過分數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直接評定,缺乏客觀性和合理性。
(二)缺乏創(chuàng)新的寫作教材素材
大多數中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將寫作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都是以課本中的文章作為素材。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落后的寫作素材和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要,也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其發(fā)散性思維難以得到提升和培養(yǎng),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基于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高,思維固化。
(三)寫作過程缺乏獨立自主意識作為支撐
當前大多數中學生的語文作文都缺乏一定的積極性,不管是寫作主題還是所體現(xiàn)出的學生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對于生活和學習的迷茫,沒有對自己的人生進行獨立思考,將發(fā)展目光僅僅局限于當下,缺少對自身獨立意識的培養(yǎng)。這主要是由于大多數中學語文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升學率,認為只要學生能夠升入更好的學校則完成了任務,忽略了學生真正的自主思維,導致學生情感得不到體現(xiàn),作文缺乏活躍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三、在中學作文教學中有效滲透自主學習理念的策略和措施
(一)積極轉變寫作教學模式和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時,教師首先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寫作教學活動。具體而言,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興趣培養(yǎng)作為第一要義,基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寫作訓練。
1.注重學生心理變化
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心理特點和個性化需求。大多數中學學生具有一定的活潑性,因此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針對其特征進行情感教學,尤其是敘事文以及散文的集中訓練。同時,中學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教師可以引導其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情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說明文、議論文的寫作,培養(yǎng)其辯證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其領悟到這一成長階段的特殊情感。
2.營造高效輕松的寫作氛圍和環(huán)境
據上文我們得知,有的學生對寫作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無法對自身的情感進行有效的表達,或是有的學生受不良思想的影響,無病呻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對于寫作缺乏自主性和主動性。據此,教師應當充分將教學和網絡中的相關寫作素材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通過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培養(yǎng)其興趣愛好,激發(fā)自主學習意識,并且將這樣的意識充分融入其他學科學習中。
(二)注重寫作的生活化體驗,提高寫作境界
寫作應當是一門藝術,它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具有其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因此要提高寫作的質量,首先應當加強學生對于生活的感悟,切實體會生活,中學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積累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親身實踐搭建起科學高效的寫作框架,使得作品文章融入生活,增強共鳴,提高自身的寫作境界。
(三)采用多樣化的寫作訓練方式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中學寫作應當基于教材課本,將課內課外教學活動進行充分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自由發(fā)揮、自主學習,搭建起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新課程改革對于學生獨立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
1.開展個性化寫作訓練活動
在開展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時,教師應當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充分,凸顯出學生的個性特征,使其找到符合自身實際發(fā)展需求的寫作道路,對自身情感和自身體驗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具體而言,學生可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對作文進行完善,而教師則應當采用寬容的教學態(tài)度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鼓勵其實現(xiàn)個性化創(chuàng)作。
2.開展創(chuàng)意作文競賽
通過前期教師的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學生大多掌握了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此時,中學院校可以組織開展創(chuàng)意作文比賽,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通過對修辭手法和題材的有效選擇和組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
3.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寫作
隨著網絡教學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相關的教學平臺引導學生進行網上寫作,定期發(fā)布日志、博客等等,使學生能夠在其中客觀真實的表達自身的情感和觀點態(tài)度,從而不斷培養(yǎng)并提高其自主學習精神。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寫作教學模式和方法,注重寫作的生活化體驗,提高寫作境界,采用多樣化的寫作訓練方式。
參考文獻
[1]鄒春鳴.芻議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生學習,2015(9).
[2]崔彩紅.我自妙筆生花——淺析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策略[J].新課程(中),2017(4).
[3]鐘嬋.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7(60).
作者簡介:汪慶芳,女,1971年生,安徽樅陽人,大學文化,安徽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