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
關鍵詞:小學 ? 班主任 ? 德育工作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其擔負的教育責任較大,不僅僅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需要重視德育工作,促進學生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然而,很多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都只是關心他們的成績,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的關注,也不夠了解學生,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班主任不能在此階段開展德育工作,那么學生未來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提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在小學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較為重要,然而在現實情況中,很多小學班主任都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性質。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來說,其是小學教育積極性的集中體現,需要小學班主任進行重視,同時幫助學生自主對“品德”“價值觀”等進行理解,進而促進其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道德水平。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包含著很多德育因素,通過具體方法能夠達到教育目的,如果不在教育過程中開展德育工作,那么學生未來的發展勢必會有所缺失。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具備先進的教育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為其日后的全方位發展打下基礎。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多與學生交流,以理服人
在對德育工作進行開展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需要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如此就可以保證德育工作的合理開展。具體的說,對于學生而言,其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而在學校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管理者,只有增加其對學生的影響力,才能夠更好的完善德育工作。在學校里,除了上課之外,小學班主任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即便是對學生進行批評,也不能夠疾言厲色,而是應該以理服人,在這其中班主任必須要注意一點,與學生進行交流不代表不對學生進行教育,當學生出現錯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其進行指導是無可厚非地,然而,即便是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也可以開展交流的方式,在保證雙方平等性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教育。
此外,小學班主任還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關注,同時對學生目前所表現出來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找出目前的一些缺陷與不足,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豐富德育工作。一旦學生改正了錯誤,小學班主任就應該對其進行肯定和鼓勵,長此以往,班主任德育工作就能夠具備有效性[1]。
(二)在德育工作中掌握懲罰的尺度
目前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開展都存在著問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問題就是,部分班主任對德育中的“懲罰”存在著誤解。當班主任發現自己的學生存在行為失范的情況,或者學生有不好的思想時,他們往往會認為懲罰就是對學生進行打罵,殊不知體罰行為并不等同于懲罰,對學生進行體罰不僅僅會導致德育工作適得其反,甚至還有觸犯我國法律的嫌疑。
對于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而言,其較為復雜,需要班主任掌握的細節有很多,所以,班主任只有對懲罰尺度進行掌握,才能夠更好的達到德育的目的。具體的說,班主任首先需要確保的基礎條件是德育工作秩序的合理,其次需要堅守不對學生的人格、尊嚴進行傷害的原則,當然,這一尺度的拿捏具備較大的難度,在德育工作中涉及到對學生的懲罰時,如果懲罰教育力度過輕,那么可能無法達到德育的效果,如果過重,則會對學生造成傷害,所以班主任想要合理開展德育工作,必須要仔細的下一番功夫[2]。
班主任必須要對懲罰教育進行正確的認識,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教育懲罰制度進行運用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成長,而不是在學生面前樹立班主任的威嚴,也不是在個人情緒的影響下對學生進行懲罰,發泄自己的情緒。在對教育懲罰制度進行運用時,班主任必須要保證客觀性,同時完善自己的心態,客觀全面地看待學生的錯誤,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
(三)在德育工作中適當融入優秀傳統文化
之所以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合理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是因為優秀傳統文化與小學德育工作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小學班主任需要立足于現有的教育環境,精心對教育活動的過程進行設計,通過適合學生的教育內容設計,豐富德育工作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構成,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其綜合素質。
此外,想要在德育工作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入,班主任就必須要對其基本的意義進行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增強學生的道德水平,無形中調動他們的思維神經,促進道德水平的提升,培養其思想境界。除此之外,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十分重要,如果能夠在小學德育工作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無疑就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次要地,最主要的是讓學生真正的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這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適當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現實情況中保證理論教育效果,其中,班主任還可以在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故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講述,通過情境塑造引起學生的興趣,鞏固德育工作的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來說,在開展具體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想要保證其有效性,可以在其中適當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小學班主任需要對多種教育模式進行利用,對德育的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對教育設計進行優化,啟動實踐體驗,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其中的融入創設良好環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很多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都只是關心他們的成績,缺乏對學生心理狀態的關注,也不夠了解學生,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班主任不能在此階段開展德育工作,那么學生未來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小學班主任應幫助學生自主對“品德”“價值觀”等進行理解,進而促進其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大偉.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51-52.
[2]杜等弟.德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05):48.
[3]倪悅.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價值及實踐路徑探索[J].才智,2019,(07):52.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堽城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