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回希

摘要 目的:研究Rockall評分對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預后評估的價值。方法:收治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使用Rockall評分系統計算所有患者的Rockall分數,按照分數分為高、中、低三組。分析Rockall評分對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預后價值。結果:高分組的病死率顯著高于低分組和中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Rockall積分系統對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預后評估,可以優先篩選出高風險患者。
關鍵詞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Rockall評分;預后
嚴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導致患者在數小時內失去>1000mL的血液,進而引發全身性的器官衰竭和急性休克"。據醫學報告指出,重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10.29%。使用Rockall對患者進行病情危險程度評估,可以取得良好的評估效果。
資料與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年齡56~78歲,平均(61.72±5.47)歲。調閱所有患者的病例資料,已通過科室審批。
方法:根據Rockall評分系統,收集患者有關臨床資料后進行評分。以臨床上出現嘔血或(和)黑便作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首要診斷標準,結合患者胃鏡檢查結果,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根據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的治療藥物,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肝病、泌尿系統疾病以及心腦血管方面的治療藥物作為患者伴發病的診斷標準。患者急性出血后經治療出血停止,在24h內又出現嘔血或(和)黑便可判定為再出血。患者首次出血后住院期間死亡為死亡病例。
評分標準:依據患者住院治療后第1天的生命體征和臨床資料作為Rockall危險評分數據,Rockall評分系統的評價指標主要為患者年齡、并存疾病和患者在休克中的表現(血壓、脈搏)。Rockall評分0~7分,將Rockall積分<2分的患者納入低分組,2~4分的患者作為中分組,總分>4分的患者納人高分組。
統計學方法:所有研究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06例患者的Rockall積分結果分組和每組死亡人數及病死率:對三組患者的病死率進行分析,發現隨著Rockall積分值的增加,患者的危險程度升高,代表患者的病死率也越高,患者病死率與積分值呈正相關。使用SPSS17.0軟件分析高分組與中分組、高分組與低分組、中分組與低分組之間的病死率關系,可發現高分組患者的病死率顯著高于中分組與低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53.47,x*=59.73,P<0.05)。中分組與低分組之間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51,P>0.05),見表1。
討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為臨床常見的急癥,隨著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變化,近幾年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嚴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預后十分兇險,老年患者死亡率高于年輕患者。影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很多叫,患者出現活動性出血和休克均會增加再出血和死亡的發生率,所以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人院時應立即使用Rockall評分系統進行危險性評估,對于老年患者在臨床治療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馬麗娜,張乃麗,王加斌,等Rockall評分高危患者行急診內鏡的診療價值[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3):5366-5371.
[2]孫娟.ROCKALL評分在判斷上消化道出血預后中的意義[J].淮海醫藥,2013,31(6):48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