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清
摘要 目的:探討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對異位妊娠的治療效果。方法:收治輸卵管妊娠保守治療患者148例,隨機選擇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與單獨甲氨蝶呤治療。對比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β -HCG水平、異位妊娠包塊直徑均顯著降低(減小),聯合治療組的β-HCG、異位妊娠包塊直徑在治療7、10.14 d復查指標均優于單獨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均轉手術治療。聯合治療組血β-HCG值完全恢復正常時間、異位妊娠包塊消失時間均顯著低于單獨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宮外孕療效顯著,安全性高。
關鍵詞 宮外孕保守治療;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輸卵管妊娠
異位妊娠屬于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其中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妊娠,約95%,輸卵管妊娠主要的病因是輸卵管炎癥及輸卵管妊娠史或手術史。近年來,由于盆腔炎的發生率和流產手術率增高等原因增加了輸卵管炎癥的發生率,對女性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2]。治療輸卵管妊娠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屬于一種有創傷的治療,近年來,異位妊娠發病呈現年輕化,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多數患者在生育年齡段,需要保留輸卵管功能,因此臨床更多患者采取非手術保守治療代替傳統的手術治療。
本研究收治宮外孕患者148例,比較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的不良反應及藥物保守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輸卵管妊娠患者148例,年齡18 - 45歲,平均(29±7.4)歲;停經時間35 - 63 d;不規則陰道流血110例,下腹痛138例;B超檢查均有附件腫塊,直徑29 - 86 mm,盆腔積液42例,深度2.5 - 8.9 cm。血B-HCC值155 -2 460 IU/L,平均112 IU/L(正常值<5 IU/L)。所選的患者肝腎功能、血象以及體重指數均正常,且自愿接受藥物保守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上述患者隨機分成兩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聯合治療組(觀察組)76例,甲氨蝶呤單獨治療組(對照組)7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孕次、產次及人院時超聲下的異位妊娠包塊及血B -HC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治療前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診斷為輸卵管妊娠患者。參考第7版樂杰主編《婦產科學》中的診斷標準;輸卵管妊娠未發生流產及破裂;無藥物治療禁忌證;血B -HCG< 20 000 IU/L.無明顯內出血;妊娠囊直徑≤4 cm;外周血白細胞(WBC)> 4.0×109/L,肝、腎功能正常;要求保守治療,有生育要求。
治療方案:觀察組給予患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甲氨蝶呤0.4 mg/(kg.d)肌內注射.1次/d,Sd為1個療程;米非司酮口服50 mg/次,1次/12 h,連續治療Sd后觀察治療效果。對照組僅給予甲氨蝶呤0.4 mg/(kg.d)肌內注射,1次/d,5d為1個療程。兩組均根據第4、7天復查的血B -HCG考慮是否為患者增加療程,若第4、7天血B -HCC下降比例> 20%,則為治療有效;若第4、7天血B -HCG下降比例≤20%,則給予重復劑量增加療程治療。
療效評定標準:治療2周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①無效: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有所加重,盆腔積液增多,原始心管搏動出現,血B -HCG下降幅度< 20%;②有效:上述癥狀均有所緩解,血B -HCC下降幅度≥20%;③顯效:患者包塊消失、無腹痛、無陰道流血,血B -HCG下降至正常值。記錄兩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包塊消失時間、血B -HCG陰轉時間、陰道流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2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頻數(%)表示計數資料,等級資料比較采用Mann - Whitney 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后,觀察組顯效39例,有效30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90.79%;對照組顯效20例,有效31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70.83%。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59,P<0.05),見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經過治療之后,觀察組在陰道止血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和B -HCG數據下降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治療組治療中出現口腔潰瘍2例,胃腸道反應4例,一過性谷丙轉氨酶升高5例,白細胞數下降,<4×109//L 18例;對照組中出現口腔潰瘍1例,一過性肝功能損傷3例,白細胞總數下降7例。兩組患者均出現較輕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給予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好轉。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近年來,臨床不斷提升了高分辨率超聲檢測聯合血β -HCG診斷異位妊娠的靈敏度,降低了早期臨床診斷異位妊娠的難度,從而讓一些年輕患者有更多的保守治療機會,為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創造了必要條件[3]。目前臨床除了手術治療,保守治療采用化學藥物,對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有明顯的優勢。
米非司酮屬于強效抗孕酮激素,抗孕酮效果顯著,可競爭性結合內源性孕酮,使妊娠絨毛組織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黃體萎縮,LH含量降低,黃體萎縮后胚胎壞死,因為胚胎依賴黃體。甲氨蝶呤臨床已廣泛應用于滋養細胞疾病和異位妊娠的藥物治療,是一種殺滅胚胎的抗代謝藥物[4]。它通過破壞絨毛、抑制滋養細胞增生,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最初多用于抗腫瘤治療。聯合應用兩種藥物時,可在短時間內保護輸卵管不發生破裂,快速抑制滋養細胞,在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時保證療效,藥物單獨應用時,常有不良反應發生,聯合用藥后可有效避免[5]。
傳統的藥物保守治療主要是單一的甲氨蝶呤治療。近年來異位妊娠藥物治療的首選藥物是甲氨蝶呤,療效肯定[6]。據文獻報道,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成功率65% - 95%,預后佳。一般臨床推薦甲氨蝶呤50 mg/m2單劑量用藥,有效率65%~95%[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比較,聯合組治療成功率90.79%,高于單獨組的70.8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相關臨床報道結果相似,呂曉琳的研究中通過隨機平行對照研究[8],結果發現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2.3%,高于對照組的61.5%,而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明顯,結果顯示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可提高輸卵管妊娠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能加快輸卵管妊娠患者異位妊娠包塊的消失和β -HCC水平下降,治療時間明顯縮短。由此也說明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輸卵管妊娠可以縮短患者病程,提高治療效果,有助于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Alkatout I,Honemeyer U,Strauss A.et al.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ctopiepregnancy[J].Ohstetrical & C.ynecologicalSurvey,2013,68(8):571-5 81.
[2] Rana P,Kazmi I.Singh R,et al.Ectopie preg-nancy:a review[J].Archives of Cynecologynd Obstetrics.2013,288(4):747-757.
[3]王玉東,周赟.早期異位妊娠快速診斷新方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33(9):881-884.
[4]何靜,楊洋,李華麗.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12):1042-1044.
[5]胡喬飛,李長東,陳素文,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術后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變化趨勢[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29):2332-2334.
[6]張玲,王鹓,陳祥云,等.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09-211.
[7]黃雅容.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5,40(6):633-635.
[8] 呂曉琳,朱艷,艾浩,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130例[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40(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