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澤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更新課堂教學觀念,扭轉傳統落后的教學思路,在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的同時提升教學實踐能力,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學方法的有效滲透,打造高效課堂。文章簡要闡述數學高效教學的具體策略: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開展互動探究式教學;重視深挖教材,充分了解學情;構建高效數學教學課堂,重視合作學習。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9-0079-01
數學學習需要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能力,青少年階段學生的思維尚未完善,所以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與幫助。在新課標下,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有效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究,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不僅要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具備學習能力與數學素養。這就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不能一味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一味以考試為中心,這些都會嚴重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的長處以及潛質,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并進行適時的引導與幫助。新課程改革強調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體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這就要求教師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互動探究式教學,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善于給學生留白,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促進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形成互動探究式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應當明確,要合理利用教材,而不是單純地教教材,所以教師不可想當然地認為講了教材,就算完成教學任務。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備課,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是有趣味的,是有價值的,是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的。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應當考慮其自身特點,也應當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所以教師要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避免課堂教學單純灌輸的現象。就數學教學而言,抽象的公式和數理會讓學生感到枯燥,教師必須結合教材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例如在數數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回家數一數家里有多少個人,數一數餐桌上有幾個盤子,數一數文具盒里有幾支鉛筆。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把數學知識的傳授一步一步深入下去,逐漸增加加法、減法等的具體化教學例子。
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前對學生進行摸底,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以及知識結構,這樣有助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可通過課堂觀察、布置作業、調查問卷、家訪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并注意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了解了學情,教師就能有效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可以根據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設計分層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所有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交流過程,在教學前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個體,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建構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教師要注意的是,內容簡單的知識不要以小組的形式學習,直接講解就可以了。內容較難的知識,教師首先要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再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例如:“五年級三班排隊做操,小明的后面有兩個人,前面有七個人,那么小明所在的隊列共有幾個人呢?如果從前面數小明是第七個,從后面數他是第二個,他所在的隊列有幾個人呢?”由于部分學生沒有認真讀題,一開始會產生疑問,說這兩個問題難道不是一樣的嗎,為什么還需要判斷呢。此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切忌直接告訴答案,要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嘗試解題中可以列式計算,從而得出答案。雖然學生的解題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思考,然后引導學生說出兩種方法的利弊。最后教師肯定學生的思考方法,并指出可以將列式計算作為正式計算,而第二種畫圖的方法當作驗證的手段,這樣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深刻的領會,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傳統教學理念與方法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教師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互動探究式教學;深挖教材,充分了解學情;重視合作學習,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斯超.試析小學數學教學實現高效教學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2]倪艾俠.趣味教學 注重改革——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構建高效課堂[J].數學教學通訊,2016(22).
[3]潘靜.新課標小學數學第一學段“綜合與實踐”教材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