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茹
【摘 要】 對于事業單位來講,績效考核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現階段的發展情況而言,許多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存在很多問題,深入研究問題并作出相關決策已經是迫在眉睫。接下來,本文就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機制,具體展開探索。
【關鍵詞】 事業單位 人力資源管理 績效考核機制
在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績效考核機制占有重要地位,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績效考核是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評價,推動事業單位合理調整工作方向,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機制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嚴重影響,限制了事業單位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在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所謂的人力資源配置,主要是指如何科學運用人力資源,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績效考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績效考核機制與人力資源、事業單位發展有密切聯系。所以,事業單位管理者要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科學配置資源。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現狀
所謂的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指運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調配人力、財力、物力,讓其保持均衡的狀態,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主觀能動性。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也被稱為成效測評。事業單位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借助確定的考核體系,對人力資源進行績效判斷和考核,并開展薪酬分配、人事調動、培訓等人事管理行為。事業單位在開展人力資源考核過程中,主要是行為能力、政治素養、工作成效、職業道德等幾個方面。就現價段我國事業單位管理過程中的績效考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沒有深入認識績效考核中的人力資源管理
隨著現代化管理制度的不斷普及,這種理念在許多領域中被應用。但是,在事業單位的具體管理過程中,績效管理被當成各種評價考核,績效管理效果不太理想,事業單位職工情緒不太穩定,比較容易產生焦躁等負面情緒[1]。從根本上看,事業單位的管理思維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被原有的績效管理體制思想所局限。因此,許多事業單位沒有充分了解績效考核的實質,但是牽涉到人員晉升、獎懲等根本問題時,就特別容易出現問題,造成績效考核的效果不太理想,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依舊十分落后[2]。
(二)績效考核機制方法不完善
健全的績效考核機制,對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效果巨頭重要影響。但是就目前的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依舊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績效考核存在空缺,難以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第二,管理人員績效考核存在很大困難,對智力勞動進行量化和評價存在一定困難,這也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困擾;第三,平均主義的盛行,有些事業單位領導沒有充分重視績效考核的作用,薪酬分配不合理,大多服從于領導的絕對權威。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單位的發展戰略得不到有效執行,難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3]。
(三)績效考核辦法不合理
績效管理過程中的評價指標,難以對部門和崗位的工作成果進行有效、客觀地評價。許多事業單位的績效管理人員缺少豐富的管理經驗,難以對績效考核成果及時反饋,績效考核與實際運營過程中存在很大誤差。所以,事業單位進行績效評估的過程中,很難了解到單位職工的不同意見。除此之外,受到機關文化、人員素質等影響,在事業單位中應用績效考核,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忽略了職工的長遠發展[4]。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方法
(一)重視績效管理與考核,落實監督環節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員工晉升、獎懲的重要依據,也是提升員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完成企業經營目標的有效舉措[5]。要想做好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要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方法,不斷完善績效考核體系,涵蓋定量指標、定性測評標準。統籌全局觀,完善人才資源管理戰略。全局觀是與企業發展有關的思維方式,比如協作精神、團隊精神。統籌考慮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研究、挖掘單位的整體性發展活動。全局觀在優化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方面,充分發揮了重要作用,進行全球性協作,形成團隊合作的伙伴關系,逐漸完善協作機制。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鼓勵團隊協作,加強企業各部門的內部交流,提高團隊工作的效率[6]。
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中,科學應用績效考核,落實監督過程,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員對績效考核的認識度,提升員工參與管理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健全其他監督機制,幫助更好發揮其自身職能,提升工作效率。對于管理者而言,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的有效參與,可以更好監督員工的工作情況。對于企業員工而言,事業管理者有機參與到人力資源配置過程中,可以有效發揮監督職能,對領導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提升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7]。
(二)明確績效管理方向
在事業單位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人掌握重大決策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會因為事業單位管理知識的不完善,管理意識薄弱導致決策出現偏差,不利于單位的經營發展。績效管理剛好彌補了這一局限性,可以有效規避事業單位經營的風險,提升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工作效率,不斷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所謂績效管理,就是要充分發揮單位員工的積極性,提升工作效果,所以,在績效管理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好以下幾點:要尊重職工的具體成果,真正落實績效管理的職責,明確績效管理過程中的具體要求,要讓員工對績效考核的評價體系產生認同感,要明確好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發展方向[8]。在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順應時代的不斷發展,單位必須重視人力資源配置的作用,推動績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協調發展。在人力資源配置管理過程中,要制定科學的舉措,提升績效考核的效率,幫助企事業單位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為單位營造良好的管理范圍,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在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經濟利益,更要注重社會效益,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實現雙贏。
(三)強化績效改革配套建設
要想有效提升事業單位的經營效益,只注重產品生產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重視相關人員的合理配置。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單位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在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完善科學評估體系,多方位考察績效管理效果。除此之外,還要運用多元的方法進行績效評估,綜合運用目標管理、民主測評等手段進行綜合考核,對員工進行綜合評估,提升測評結果的有效性。再者,要不斷完善績效評估反饋評價機制,深化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科學處理員工的訴求,深化績效改革管理的相關指導。事業單位要加強績效考核管理的相關培訓,尤其是針對績效管理人員來講,要創建合理的入職培訓考核機制,深化績效管理的技術培訓。
綜上所述,隨著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傳統的人力資資源管理質素已經無法十億能夠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因此,事業單位要不斷創新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要重視績效考核管理的方法,提升科學績效管理的意識,深化績效考核管理培訓,形成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核評價方法。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配置中,科學應用績效考核,落實監督過程,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員對績效考核的認識度,提升員工參與管理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健全其他監督機制,幫助更好發揮其自身職能,提升工作效率。對于管理者而言,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的有效參與,可以更好監督員工的工作情況。對于企業員工而言,事業管理者有機參與到人力資源配置過程中,可以有效發揮監督職能,對領導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提升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范瑞.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分析[J].卷宗,2019,9(3):166.
[2] 孫本杰.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研究[J].環球市場,2018,(28):71-72.
[3 ]孫海琴.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研究[J].商情,2018,(37):118.
[4] 程溪.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研究[J].人力資源,2018,(9):288.
[5] 李慧芬.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3):122-123.
[6] 朱曉春.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與 激勵機制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3):48-49.
[7] 常輝芳.淺談事業單位改革中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考核的發展方向[J].價值工程,2018,37(32):56-58.
[8] 王海燕.芻議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考核[J].環球市場,2019,(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