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昱龍
【摘要】將項目教學法科學運用于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之中,讓大學生參與到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每一項項目資料的運用與實際操作過程中,從而科學解決大學生創業教育案例學習不足的問題,使大學生在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但能夠學習到傳統教學中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在大學生創業教育學習中有較強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本文對于項目教學法在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中的科學運用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大學生創業教育 教學 探索 實踐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概念與內涵
(一) 創業
創業是一個發現機會與獲得機會的過程,也是一個實現其人生價值與潛在價值的過程。創業是指以創造價值為目的創辦新企業而進行的經濟活動。雖然關于創業的定義眾說紛紜,從本質上看就是一種經濟活動,就是一種如何“賺錢”的活動;以創新的方式來從事這樣一種活動,是這種活動成功的重要保障。所謂“業”,即企業;“創業”即怎樣創辦企業,怎樣辦好一個企業。
(二)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1.大學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大學生有著朝氣蓬勃的精神,以及為了社會發“光”、發“熱”的決心。而大學生的這些素質正是新時期創業者所應該具備的素質。
2.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學到了很多專業性的理論知識,具備較高層次的技術水平,但是,我國目前發展較好的事業是創建高科技企業。因此,技術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新時期大學生創業首先會選擇高科技高技術的行業,因此,“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優勢。世界上的許多風險投資家都非常青睞大學生所擁有的先進技術,而心甘情愿地對大學生的創業進行慷慨解囊。
3.新時期的大學生具備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他們勇于對傳統觀念與傳統行業提出挑戰,他們對于創新創業充滿了信心與勇氣,而大學生的這種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也成為大學生創業的不竭的源泉,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內動力。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是能夠在創業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實踐經驗,使大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大學生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與抱負,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大學生創業的劣勢
1.因為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常表現為盲目樂觀,缺乏創業的心理準備。對于創業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許多大學生都感到沮喪與茫然,甚至意志消沉。因為大學生以前看到的創業案例,都是成功的案例,所以自然對于創業都是理想主義者。然而,成功創業案例的背后還有許多失敗的案例。大學生不但要看到成功的案例,而且要看到失敗的案例,要有成功的信心,還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這才是真正的創業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變得更加理智、更加從容、更加充滿信心。
2.對于創業急功近利、缺乏市場研究與商業管理經驗,是制約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雖然大學生在學校掌握了一些理論知識,但是卻缺乏創業的實踐能力與經營管理能力。而且,因為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方面缺乏了解,無法很快進入企業經理人的角色進行工作。
3.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的基礎上。從大學生的創業計劃書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大學生還試圖用一個自以為很新穎的創意來吸引投資,然而,現在的投資人往往注重創業計劃中的的技術含量高不高,在創新程度上是無法復制的,最主要的是市場贏利的幾率有多大。所以,大學生必須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論證與實施計劃,而不能以簡單的不科學的計劃讓投資人投資。
4.大學生缺乏市場觀念。一些大學生向投資人訴說自己的技術怎么領先,怎么獨特,卻閉口不談這些技術或產品有多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然而,真正能激發投資人興趣的不是那些所謂的先進的東西,而是那些技術含量一般卻能帶來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大學生創業者應該擁有科學的市場營銷計劃,要能夠強有力地證明市場營銷計劃贏利的幾率有多高。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化教學的總體目標
通過大量的項目化教學的運用,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會到創業與就業成功的重要性,使大學生掌握創業的要領,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風險控制能力,使大學生學會合作團隊的建立以及制作創業計劃書的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創業道路上少走彎路,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職業教育健康、全面、可持續發展。
(一)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自己今后要從事的職業所需的各種能力進行明確的判斷;2.能夠發現自己身上現在所具備了哪些創業素質,還有哪些創業素質是自己沒有的,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3.能樹立明確的創業意識;4.能順利制作創業計劃書。
(二)知識目標
1.了解創業的含義,特點及創業者應具備的素質;2.掌握創業機會,選擇正確的盈利模式;3.學會控制創業風險;4.掌握創業計劃書的寫作要領。
(三)素質目標
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商業意識。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及創新精神。3.通過師生之間與學生之間切實可行的交流與合作,真正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綜合素質。
(四)項目化教學模塊教學設計
子模塊1:大學生創業基礎知識概說,學時2節;子模塊2:創業機會與盈利模式,學時4節;子模塊3:創業融資與風險,學時2節;子模塊4 :企業籌建與團隊組建,學時2節;子模塊5:創業計劃書的制作,學時5節。合計15學時。
課后小結:現在大學生的職業意識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再對創業感到畏懼,建立起了良好的就業觀念。
課后作業: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在紙上列出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全面正確的認識自己。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教學要遵循三個原則:1.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2.以項目為中心,課本知識應該圍繞著項目而科學運用;3.以項目化教學情境為中心,課堂教學應該圍繞著項目化教學目標而進行。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學生先進行課前導學,教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事半功倍的科學運用,以安排大學生任務的模式,科學進行項目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學習,學生通過線下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線上平臺的科學訓練,可以切實可行地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并且將新的疑問與學習成果與教師、同學們交流,師生在交流互動中相互評價,提高認識,共同把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涵。
例如:在“創業機會與盈利模式選擇”的項目教學設計中,知識訓練項目目標要求(1)能選擇創業機會;(2)知道企業盈利模式都有哪些;能力訓練目標:(1)能對市場敏銳觀察,捕捉到商機;(2)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盈利模式;項目化教學步驟:創設情境——布置任務——具體操作——分析評價——展示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如何成功求職的要點——教師總結。可以展示的結果:創業計劃書。
例如:在“創業融資與風險控制”的項目教學設計中,知識訓練項目目標要求(1)創業資本的來源;(2)風險產生的原因;(3)如何控制風險;能力訓練目標:(1)能用自己的創意贏得資本支持;(2)了解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風險;(3)學會控制風險;項目化教學步驟:創設情境——布置任務——具體操作——分析評價——展示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如何成功求職的要點——教師總結。可以展示的結果:創業計劃書。
例如:在“企業籌建與組建良好的合作團隊”的項目教學設計中,知識訓練項目目標要求(1)籌建企業需要做的各種準備;(2)創業之初團隊需要哪些人才加盟;能力訓練目標:(1)能快速籌建一家企業;(2)能組建良好的創業團隊;項目化教學步驟:創設情境——布置任務——具體操作——分析評價——展示自己的職業規劃與如何成功求職的要點——教師總結。可以展示的結果:創業計劃書。
師生互動不足不利于學生專業發展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有礙于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我國高校師生互動不足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學校缺乏師生交往的促進機制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現行的教學管理機制和教師評價機制也是影響師生互動的重要因素。在深化項目教學過程中師生協作程度上,應依據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成長需要變革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過程中的探索性并擴大發現學習所占的比例,使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過程逐步由教師搬運移植“既有知識”轉變為師生共同探索“未知知識”。因此,項目教學法的設計要將教學互動融入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全過程。
例如:在“大學生創業基礎知識概說”的項目教學設計中,項目化教學目標:掌握創業的含義及創業者應具備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項目化教學目標創設具體的互動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互動中學生之間對于學習效果互動交流、相互評價,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綜合的評價。
例如:在“創業機會與盈利模式”的項目教學設計中,項目化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對就業市場敏銳觀察,捕捉到能根據自己專業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盈利模式商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項目化教學目標創設具體的互動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互動中學生之間對于學習效果互動交流、相互評價,教師進行科學的總結。總之,課堂討論與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綜合的評價要科學融合。
例如:在“創業融資與風險”的項目教學設計中,項目化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創意贏得資本支持;能控制創業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項目化教學目標創設具體的互動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互動中學生之間對于學習效果互動交流、相互評價,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綜合的評價。
例如:在“企業籌建與團隊組建”的項目教學設計中,項目化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快速籌建一家企業;能組建良好的創業團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項目化教學目標創設具體的互動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互動中學生之間對于學習效果互動交流、相互評價,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綜合的評價。
例如:在“創業計劃書的制作”的項目教學設計中,項目化教學目標:要求學生了解創業計劃書的制作要點;能根據需要制作一份合適的創業計劃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項目化教學目標創設具體的互動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互動中學生之間對于學習效果互動交流、相互評價,教師進行科學的總結。總之,課堂討論與教師總結分析要科學融合。
四、考核方案
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是考查課,實行百分制,考核方式主要分課堂和作業兩方面:
1.課堂出勤及參與問題討論的次數為依據占30分;
2.期末大作業占70分。
3.評分標準:教師有的放矢地制定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綜合實訓題目,同時,聘請校外有聲望的專家與任課教師共同組成大學生成績考核小組,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的評價。學生作業面要大,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讓每一個組的學生都能夠承擔一部分任務。這樣,不但檢驗了大學生技能水平,而且還煅煉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從而科學提高了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項目化教學設計的體會
通過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的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師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師反思自己在項目化教學方法和技巧方面存在的問題。雖然教師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進行項目化教學設計的過程很辛苦,但受益匪淺。項目化教學模式轉變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在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考慮:1.興趣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第一堂課開始,就科學運用分配任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入完成任務的角色之中;這樣不但可以科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以大學生畢業后實際就業為目的,以模擬訓練的形式,讓大學生對實際就業有一個深思熟慮的學習過程,并通過實際的項目化的演示與訓練,促進大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3.首先讓大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大學生先經過實踐訓練,然后再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這樣,大學生通過項目化學習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科學理解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并且可以科學助推大學生今后的就業與創業。
參考文獻:
[1]張玉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M]中國商務出版社,2010.
[2]胡劍鋒.大學生職業指導——精彩人生從此開始. [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張敏.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 [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4]河南省高校就業指導通編教材編寫組.大學生創業教育.[M]大象出版社,2010.
[5]鄭復生.優秀員工必修的25堂課. [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