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雪崢
【摘要】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媒體,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行為,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提供著驅動力量。在新媒體背景下,共青團組織也要與時俱進,積極適應網絡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從組織建設、宣傳媒體建設和工作方法上,促進新時代共青團工作創新。
【關鍵詞】新媒體? 共青團? 組織建設? 宣傳工作? 工作方法
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到來,我國已經進入以高度網絡化為基礎的現代社會。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媒體,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行為,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提供著驅動力量。不容否認,移動網絡信息媒體的空前普及,也對當代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和成長規律的形成產生著潛移默化地影響。探索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創新共青團工作,是值得每個團干部和青年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團的組織建設創新
“高進、嚴管、優出”是黨對共青團組織建設的要求,新媒體背景下團的組織建設創新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1)高進是前提。新時代的偉大工程需要一支政治素質硬、文化層次高、綜合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骨干隊伍。共青團干部就是這支隊伍的帶頭人。選拔共青團干部的入口非常關鍵,必須高標準,嚴要求,注重組織領導能力和政績考核,真正把黨和青年群眾認可的的優秀人才選拔到共青團的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2)嚴管是關鍵。共青團是書寫人生華章的序曲,是錘煉青年和年輕干部的熔爐。一定要健全和完善團干部的雙重管理機制,既要對同級黨委負責,又要對上級團委負責,更要對廣大共青團員和群眾青年負責。黨組織要有意識地選送團干部到復雜環境鍛煉,在實踐中磨煉意志,增長才干。使每一位團干部都能百倍珍惜團的崗位,勤勤懇懇地做好團的工作。在實踐中使他們的政治品質得到鍛煉,理論水平得到提高,組織能力得到加強,創新能力得到挖掘。
(3)優出是目的。為黨培養輸送優秀年輕干部,是共青團組織干部培養管理選拔工作的最終體現。“干過共青團,干啥也不難”是說青春時期能夠從事共青團工作,好比獲得了一筆巨大人生精神財富,心智、經驗、知識、能力都會在同齡人中出類拔萃。要本著對黨的未來事業發展負責的態度,保持團干部作為黨的干部后備力量的出口暢通。
二、團的宣傳工作創新
在新媒體背景下,各級團組織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針,在廣大青年中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政治宣傳工作。
(1)充分利用新媒體,牢固占領思想宣傳陣地。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特別是青年獲取各種信息的主流媒體。我們也就清醒地看到,網絡的多元化對青年的思想影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團的宣傳工作要因勢利導,既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又要積極應對信息多元化帶來的挑戰。牢固占領新媒體這塊思想宣傳的重要陣地。團干部在掌握網絡技術上必須先行一步,成為游刃有余的網絡達人。積極搭建網絡教育和學習平臺。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加強與青年的聯系和溝通。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營造出來的充滿“正能量”的網絡媒體上,實現對當代青年進行正面政治宣傳的目的。
(2)宣傳內容上的“三個貼近”。新時代團的宣傳工作在內容要尊重青年的價值觀念、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更加貼近實際、貼近青年、貼近時代。貼近實際就是在宣傳教育的內容上要結合青年工作特點,言之有物,切記空對空的泛泛說教。貼近青年就是要關注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注重消除他們在工作中和人生職業規劃上的困惑,解決在戀愛、結婚和育兒等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貼近時代就是要緊跟形勢,與時俱進。語言要跟上社會文化發展,與時代主旋律形成共鳴,同頻共振,確保宣傳教育產生實際效果。
(3)宣傳方式上的勇于創新。改變以往的單純依靠開會講課、我讀你聽、照本宣科、被動灌輸的宣傳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信息發布,重視互動討論,相互交流啟發。把傳統的政治宣傳變為新穎的政治研討和學術交流,給青年以充分的思考機會,在互動中提高宣傳工作的吸引力,優化宣傳效果。
三、青年工作方式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要牢固樹立“以青年為中心”新思維,關注青年感受,積極搭建平臺,服務青年成長。
(1)關注青年感受。新媒體背景下,互聯網顛覆了我們傳統的青年工作模式,不再是我們說什么,青年就必須信什么。首先是要讓他們喜歡你語言風格。見面叫聲“親”立馬拉近距離,你還“蠻拼的”立馬激勵斗志, “有勁不可任性”可以制止某些言行。“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我與英雄零距離”等都是我們組織某些活動的主題名稱。團干部改變了以往古板、正統的形象,更被青年接受和喜歡,更會增加團組織的影響力、滲透力和凝聚力。
(2)積極搭建平臺。新媒體背景下,青年的價值及需求更加多元,只有我們的服務更及時、更精準、更貼心、更優質,才能決定青年對共青團組織的歸屬。團組織工作要把服務青年成長發展作為的立足點。每個青年都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成長成才、大顯身手。團委要掌握青年渴望成才的心理需求,積極搭建平臺,提供資源服務。一是搭建理論學習平臺,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如主題活動和有獎知識競賽等。二是搭建實踐鍛煉平臺。立足青年崗位建功,評選青年突擊手、創建“青年文明示范崗”“五四”號崗位等。三是搭建志愿者服務平臺。共青團團要經常組織各種名目的志愿者服務活動,鼓勵青年走向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3)服務青年成長。新媒體背景下要注重青年綜合素質的提升。共青團工作模式也要不斷地轉型升級、自我變革、自我完善。建構共青團服務青年成長的智慧型體系。多向青年推送多元化、具象化的服務產品,力求實現線上的便捷交流和線下用戶群居社交需求的滿足。
參考文獻:
[1]白小會.淺談新時期企業宣傳工作任務及方法[J].河北企業, 2017.
[2]劉書英.試論互聯網思維運用于基層工會工作[J].中外企業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