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高職院校在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也使得相關經濟糾紛事例增多,經濟法開始受到關注和重視。在高職院校中,經濟法更是極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對于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懂經濟、知法律的人才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 經濟法課程 教學改革 分析研究
高職院校的目標任務,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經濟法是一門屬于和偏重于管理類的職業技能學科,有著較強的實用性、影響性和廣泛性。高職院校開設經濟法,對于培養我國相關人才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管理領域的發展。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中有著一些普遍的問題,阻礙制約著教學的質量、效率,不利于相關人才的培養。如何將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提高教學的質量,使之能夠滿足教學目標的要求,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1當前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1.1教材適用性和實踐性不足
當前我國出版和高職院校中使用的經濟法教材雖然版本較多,但是內容不一,偏差較大,良莠不齊,許多經濟法類教材都是從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法則中進行套用而得來的,側重于知識內容的理論方法,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幫助較小。雖然部分教材中為了彌補這一問題,添加了相關的案例和習題,但是這些案列選取較為隨意,沒有很強的適用性。教師在教材道德選取時,也沒有根據教學的具體情形和要求選擇難度適中,內容合適的教材。
1.2教學理念落后,對于學生幫助成長作用小
我國高職院校應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的提高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為主要的目標和任務,但是當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以學生成績的提高作為第一要務,在教學中將成績第一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的指導。這樣的教學理念十分落后,僅僅關注和重視學生成績的提高,而沒有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實踐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也并未幫助到學生未來的就業。教育理念是開展經濟法課程教學的最為宏觀的指導,教育理念的落后,會從根本上使經濟法的教學變得古板和老舊,影響著教學的水平和效率。
1.3忽略學生和專業差異,教學內容同質化嚴重
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各方向中基本都開設了經濟法的課程,專業和學生之間學習的主體都為經濟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之間和專業的差異進行評估,對不同專業和學生的差異加以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相同內容的教案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出現一部分學生學習較快,已有的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部分學生學習接受較慢,現有的教學學生難以掌握這樣矛盾的情況出現。教學內容同質化嚴重,學生不能根據自身實際情形進行學習,教學的效果自然不高。
1.4學生法律和經濟基礎知識薄弱
在法律和經濟知識中,經濟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密切,有著緊密的關系,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是學習經濟法的根本、基礎和前提。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中學生法律和經濟的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往往會花費一定時間將基礎知識教授學生,這就使課堂教學中有效內容知識教學的時間大大減少,有限地時間內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又會相應程度的加快教學的節奏和進度,使得學生進行學習的難度加大,從而使教學的質量下降。
2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策略分析
上文對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思考,并做出了相應的總結。可以看出,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在此情況下進行改革已成為必然的趨勢,本部分內容將對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策略進行分析。
2.1編寫和選擇合適教材進行教學
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改革首先應體現在教材的變革上,在當前我國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教材應結合我國社會發展中的實際情況和事例進行編寫和出版。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需仔細地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優缺點,結合教學實際合理選擇教材,使教材既有理論性,又有實踐性和適用性,能夠滿足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求。
2.2更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理念從根本上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教學理念的更新與否決定著高職院校中經濟法教學的質量。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在當前時代已經遠遠不能符合社會國家對于人才的需要,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標準。更新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中的教學理念,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更新教學理念,使教師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和最高標準,將會推動學生全面的發展,幫助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
2.3重視專業學生差異,因材施教進行教學
專業和學生間不同學習目標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對于經濟法教學的整體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以往的教學沒有關注專業和學生的差異,統一的對不同專業不同學生進行教學,使得教學在整體上不一致,經濟法有著很強的實用性,忽視學生專業的差異進行教學,沒有結合實際,學生在學習后也很難有所應用。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中,應強調教師重視專業學生的不同和差異,因材施教地進行教學,使每位同學能夠結合自身情況和生活實際進行學習,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
2.4強化學生經濟和法律知識基礎
對經濟法教學進行改革,強化和鞏固學生經濟和法律知識基礎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鞏固學生的基礎,以往教學中時間不足、教學進展緩慢、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將會有效地得以解決,緩解教師在教學時的壓力,幫助學生解決和克服學習新知識內容時的困難及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經濟法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飛速發展,對于經濟法相關人才需求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培養經濟法專業人才的壓力也隨之增大。高職院校中經濟法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和阻礙著學生的發展,在此情形下,開展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成為了必然趨勢。本文對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對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改革的策略方法間了思考闡述,以期能夠幫助高職院校相關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燕.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經驗及改革思路研究[J].長江叢刊,2017(36):274+276.
[2]張言民.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探析[J].鄂州大學學報,2014(4):8-9+12.
[3]左劍君.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