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川寧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其次,就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兩方面的相關內容:一方面是音樂審美教育和實踐教育中強調感知能力與鑒賞能力;另一方面為音樂審美教育和實踐教育中強調想象力與創造力。最后,針對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體現路徑進行了更具探究性的研討,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分別為聽音彈奏、移調練習、視奏練習。旨在通過本文研究工作的展開,為音樂教育教學水平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音也教育;審美教育;實踐教育;鋼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院校鋼琴教學課程開展過程中,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優化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就學生自身的表演能力進行培養之外,還應該充分就學生現有的實踐能力以及水平加以關注。但是,在大部分鋼琴課程教學中,教師并未清晰認知到該項培養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嚴重缺少音樂審美認知和實踐認知,最終造成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鑒于此,文中針對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這一課題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在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審美教育和實踐教育最初是由美國音樂教育學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音樂教育哲學思想,在這一基礎上,進行音樂的實踐學習時,可以充分從音樂的本質、價值以及內涵視角加以解讀,最終在此種角度上凸顯出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以及展開模式[1]。另一方面,在進行音樂教學管理時,音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產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其中,鋼琴這一音樂教學組建的重要元素,其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應用良好的“審美+實踐”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這對于學生自身整體的素質教育實踐水平提升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論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
(一)音樂審美教育和實踐教育中強調感知能力與鑒賞能力
對于藝術生而言,其在進行藝術學習時,往往需要就藝術素養養成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尤其是在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的體現上最為重要。一方面,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入到更高層級的學習之后,通常應該更進一步地針對演奏的技巧以及難度進行掌握和分析,尤其是在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以及詮釋能力的展現上,需要加倍進行學習和掌握。[2]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學生對于鋼琴的音樂之美。單純就鋼琴這一樂器而言,其與所有的演奏樂器相比較,在音樂語言的表現力上更為強烈,尤其是在音響效果的呈現上更為豐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鋼琴練習往往能夠將難度要求極高的音樂藝術意境表現出來,使得整部音樂作品內涵深處的音樂風格最大程度地被展現出來。而學生在音樂內涵的理解上,如果缺少教師的正確引導,將會在極大程度上造成學生學習缺少方向性。所以,教師在鋼琴教學期間應該著重引導好學生對于鋼琴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掌握,使學生的內在潛力有效挖掘出來。
(二)音樂審美教育和實踐教育中強調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鋼琴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想要實現教學質量從最初的量向質進行轉化時,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在鋼琴教學活動中充分將該項藝術中的“想象”以及“創造”兩種音樂學習技能應用到其中去,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創造出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的優質鋼琴音樂作品。[3]通常情況下,針對同一部作品而言,不同經歷的學生在進行作品的解讀時,其對作品所產生的想法以及感受的美感各不相同,導致此種差異存在的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個人的審美能力不同。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時,應該充分將與音樂相對應的標題與音樂思想內涵相互融合與解讀,為學生在進行音樂作品解讀時能夠精準領悟到音樂作品的精髓之處。另一方面,在鋼琴曲中,名稱相同的樂曲數量十分繁多,此時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充分教授其樂曲區分的方法,使得學生在進行藝術創作時能夠更多的將自身的主觀情緒和精神意境等內容融入其中,最終為學生鋼琴這一樂器的審美體驗感提升和深化奠定基礎。
三、音樂“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路徑分析
(一)聽音彈奏
從本質上進行音樂的解讀時能夠發現,音樂是一種對聽覺進行表達的一種符號,所以,在進行彈奏教學時,應該將高音、聲部以及節奏之間的關聯性教學進行嚴格要求,正確引導學生利用聽覺這一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領悟鋼琴作品所反饋出來的價值和意義。[4]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積極教授學生對不同鋼琴按鍵方法的學習和掌握,借此更好地培養學生個人的綜合表現能力。
(二)移調練習
在樂譜教學中,想要改變音符表達狀況,比較常見的就是通過移調的方法加以改變,并且此種方法的應用能夠充分保障音樂原有的意境。此時,鋼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從基礎上避免學生出現機械性的樂譜音符“復制粘貼”式學習,同時,充分利用鋼琴的移調和即興伴奏形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兩種音樂學習手段的精髓之處。[5]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時容易陷入到機械式的復述困境中,所以在進行鋼琴初始階段教學時,應該充分帶領學生熟練掌握各個琴鍵位置。
(三)視奏練習
對于鋼琴這門音樂藝術而言,視奏練習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于世界鋼琴藝術品的理解能力及水平高低,尤其是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通過視奏所提供的聽覺條件更加深入地感受音樂魅力,并對學生個人的樂譜創作能力以及現代音樂的表現能力進行逐步培養。另一方面,面對部分不具備創作能力的學習者來講,視奏練習工作的展開,能夠進一步培養其在樂曲演奏時的創作欲望和技巧,從而提升創作能力,幫助其優化自身的鋼琴藝術表現水平。
四、結語
通過對全文論述的內容進行分析發現,當前時期下,想要提升音樂教學中鋼琴課程的教學質量,首先需要做好的除了基礎的指法教學內容之外,還應該充分就學生個人的音樂審美水平加以培養,促使學生的鋼琴學習能夠充分與音樂審美情況加以結合,優化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鋼琴演奏水平,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鋼琴學習中的實踐能力,尤其是在技能的應用上,使得學生的鋼琴練習技能得以優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梅潔.論音樂的“審美”教育與“實踐”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49-50.
[2]于仙.論音樂教育哲學中的思辨特性對音樂教學實踐的影響[J].當代音樂,2017(2):26-30.
[3]梁陳相.音樂教育心理學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8.
[4]楊慧,張賽.教育心理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兒童初級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8,327(11):67-68.
[5]宋揚.現代教育理論在大學鋼琴教學改革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