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彰 朱媛 蘇鵬 劉瑤
摘 要:教育體制的革新日新月異,如何加強學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決存在的問題,成為學生工作者面臨的嚴峻考驗。公共政策從管理學的角度深入分析問題,抓取問題核心所在,提出幾點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公共政策;學生管理;管理學
一、公共政策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區別于政策,但又源于政策。公共政策也叫政策科學,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學科,是一門跨領域、跨專業進行研究的綜合性學科。由美國政治學家哈羅德·拉斯韋爾創立,在歷代學者的不懈努力下,其知識結構、學科體系日趨完善。總的來說,公共政策指一個社會的公共權威,為了達成一項有價值、有目的的計劃,而經過一系列程序所制定的行為準則。
(二)公共政策與高校學生管理的聯系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政策,我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政策,涉及出行、醫療、教育等領域。高校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人才聚集地,要容納不同思想的碰撞和共存,協調方方面面利益的沖突和交融。所以為保證其內部機制合理運轉,高校的管理離不開一定的規章制度的約束,而學生管理又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所在,從近幾年學聯體制改革來看,學生管理與政策的制定息息相關,可以說已經到了缺之不可的地步。
二、高校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杜英從四個方面指出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聯系實際需要,將問題總結如下。
(一)過去教條的學生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管理的需求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學生權力的自主性和思想的開放性日益擴大,傳統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已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在學生管理中,管理者以“統治者”自居,沒有將學生當作一個獨立的人,沒能融入五大發展理念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沒能樹立起“以人為本,培養人全面發展”的科學理念。學生自主管理已成為世界潮流不可阻擋,給予自由裁量權以內的自由,這是學生迫切需要的,也是管理者理應施予的,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擇業、貧困補助,需要一套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規章制度來保證落實。
(二)世界范圍內經濟不景氣給高校學生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整個西方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這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是明顯的。中國的出口減少從而導致工作崗位銳減,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連年幾何式的增加,這是對高校學生的挑戰,也是對高校管理模式的考驗,是否與國家教育標準的要求匹配,這就要求學生管理者必須審時度勢,及時對管理模式進行自我變革,以適應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
(三)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給學生管理帶來的困難
心理健康是當代青年的心頭大患。材料顯示,僅2008年,就有63起自殺大學生自殺事故發生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心理問題是個人的人格問題,但也從側面對管理者提出嚴峻挑戰,現代大量充斥著色情、暴力的網絡信息,更是給心理問題的滋生提供了繁衍的溫床,這嚴重影響學生接受精華知識和正確認識的能力。網絡世界中虛假的、錯誤的信息,也會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
(四)對外交流的擴大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雙刃劍
高校擴大對外交流,引入先進的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這本是利校利學的好事,但過度的開放甚至無底線的開放,造成社會人員的大量涌入,使高校過早充斥社會化的氣息,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和健康發展實屬不利。如校園小廣告、校園貸的肆意橫行,這都是過度開放的陰暗面,高校學生還處于心理成型期,識別各種誘惑的防御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起來,稍有不慎便會深受其害,這是當代學生管理者理應妥善處理的灰色領域,利用的好皆大歡喜,利用不好便會成為一把“雙刃劍”。
三、改善學生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察覺并認定問題,找到對癥下藥的病因
一般在制定公共政策之前,政策制定主體都會對社會問題進行識別,確定其是過失性社會問題或是結構性社會問題,以便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如同醫生對癥下藥,這是政策制定過程中關鍵的一環。這就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者能應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對問題進行界定,到底是屬于這個學院單獨存在的問題,還是全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指導性的失誤又或是限制性的失誤;是心理方面,還是實物方面。第二步,對存在問題進行量化描述,以便其能順利進入政策決策系統。在此之前,少部分學生產生的問題會導致范圍性擴散,又或是媒體輿論的助勢,最終引起校方或學生管理者察覺。
(二)進入議程制定政策,對癥下藥
認定問題只是開始,只有當社會問題進入公眾議程,經過公共影響力將其擴大,進入政府(校方)議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學生團體和教工團體組成的利益集團,以及大眾傳媒的積極爭取,各方利益的互相沖突,會促使校方盡快建立議程,為解決問題提供官方準則。規劃或制定政策時,校方會集合外部腦庫或本校專家,盡量遵循客觀事實原則、務實原則、優化原則、預見原則等,牢牢把握問題的核心,集思廣益,制定出一套接地氣的政策,在此基礎上,利用成本-收益手段來評估政策。
(三)實行政策,解決問題
再好的政策都要付諸行動才能體現其好處,否則就只能是紙上談兵。校方在規劃政策之后,就要立刻部署實施,進行一系列的宣傳、解釋和服務將政策內容化為實效。要確保政策的時效性,否則政策作用就會衰減。前期要大力宣傳,組織準備好政策施行需要的物質材料和精神材料,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調配好各項資源,做到資源的合理運用,確保政策層層落實下去最終能在基層管理者手中得到細化,最大限度減少執行成本。同時,能否有效利用教育手段來推行政策,也是對政策施行的考驗,這就要求政策執行的主體必須是一支素質過硬、能力高強的隊伍,在落實政策過程中,做到以人文本,凡事按照程序來,斷決不可朝令夕改,否則就會損害公共權威的威信,影響后續政策的頒布。
參考文獻:
[1]謝明.公共政策導論(第四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郝宇航,孫立山.淺析國內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公共政策供給[J].2017,(10).
[3]羅蕊.從大學生自殺透視高校死亡教育[J],2010,(S2).
[4]杜英.淺析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J],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