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學前教育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受到影響。學前教育作為一個國家基礎教育的教育基礎,承擔著對3~6歲幼兒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幼兒教育的教師們就像一根繩子一樣,教師自己先將自身捆綁在這根繩子中間,然后一頭牽著社會前進與發展方向,另一頭牽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和工作。
◆關鍵詞:新時期;幼兒教育;探討
一、幼兒教師要擺正教育價值觀
幼兒教師肩負著艱巨的任務,要帶領著從溫室中走出來的小主人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幼兒教師的教育是義不容辭地將這些小主人培養成為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發展的初始人才,使之成為祖國棟梁之才的良好開端,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并具一定特長的社會主義新時代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幼兒教師要認清新形勢下的教育需求,不是過去的單一傳授知識、死記硬背,讓娃娃寫寫算算,而是要面臨著復雜社會的挑戰。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對幼兒的生命安全負責,更應該為幼兒的全面協調發展考慮,我們幼兒教師要擺正教育價值觀,并科學的預測未來人生價值觀。
二、激發幼兒想象力
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實施的主導者,擔負著對特殊人群的啟蒙教育。因此,我們要具有堅定不移的教育目標,認清自己的地位作用,我們是教師而不是人們所謂的保姆,不是只帶孩子玩,而是要培養孩子全面協調發展,適應新時期的需要,不能用過去的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只教孩子知識,不教孩子做人。同時要正確引導家長對幼兒教師的理解,知道幼兒教師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幼兒教師是引導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任正規教師,幼兒教師的教育對幼兒的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孩子的未來。我們幼兒教師的教育是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要讓家長安心工作、生活。幼兒教師應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內容精神,并根據社會的發展制定一套較完整且適合本班幼兒特征的教學計劃。同時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不能對孩子要求過高,更不能小學化教育,要求過高將會造成拔苗助長,適得其反,使幼兒一開始就產生厭學或者被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沒有積極性、主動性。每所每班集體都應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特別是我們邊遠地區的幼兒教育,沒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現代化的設備,別人的東西更不適合我們,我們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利用我們的才能和智慧,體現我們的民族民風,打造自己的教學模式。
三、教師樹立良好形象
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常規教育也是值得大家引起重視,教師自身是幼兒學習的楷模,教師的衣著打扮等等都將影響幼兒的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行為規范,是幼兒教師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比如走路要走人行道,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等行為習慣將會伴隨幼兒一生,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很多人都認為幼兒園根本不學什么知識,而是讓孩子在幼兒園吃、喝、玩、樂。其實恰好相反,幼兒在幼兒園的吃、喝、玩、樂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是教師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開端,幼兒的良好習慣對幼兒的學習生活具有深遠的影響。具備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人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反之則會產生厭學,甚至走上斜路。
四、教師要關心孩子的感受
新時期下的幼兒教師應具有良好的性情,優雅的風度和豐富的才干。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啟蒙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重要,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幼兒教師的學習活動必須要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避免消極的情感體驗,盡可能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和獲得成功體驗,使其表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多數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常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的影響。只喜歡乖娃娃,不允許孩子們亂說亂動,讓幼兒限定在教師規定的范圍之內去探索、去發現和創造,使其幼兒失去獨立思考和勇于創新的機會和空間。我們教師要盡可能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活動的“指揮者”,而要成為孩子的“引導者”和“合作伙伴”。幼兒教師的教育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問題。
新時期下的幼兒教育,無論是家長或者教師都不能建立在權威之上,更不能用成人的權威性和命令式鎮壓孩子的一切活動,教師和家長都應該認真傾聽孩子的合理要求和建議,尊重和滿足孩子在活動實踐中的自主探究,使幼兒從苦學轉到樂學。勇于獨立思考,使其從活動中獲得知識,表現出幸福的滿足感。在當今國際國內新時期里教師和家長應脫離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不能總限制孩子的自由,要給孩子獨立空間,使其獨立思考,培養幼兒獨立去探索、發現和創造,這樣有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和勇于創造的精神。
五、全面發展幼兒健康三觀
新時期下的幼兒教育重在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而不只是知識的習得。社會的發展要求幼兒在身體、智力、情感、品德和性格以及審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幼兒期是塑造一個人個性的最初階段,而品德和性格的發展是全面發展中的重要部分。有教育家和思想家認為,意志比天資聰慧要重要得多,構成天才的重要因素是意志品質,并不在于他智力的高低。因此我們幼兒教育要為幼兒樹立自尊心,自信心和積極的態度。幼兒教師要正確對待自己的教學活動,尊重教育的復雜性,多變性,積極成為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既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又要成為孩子的研究者,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同時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六、結束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無論是什么崗位的教師,都要懷著滿腔熱情,要秉著為教育服務的心態去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滿足新時期教育的需要,推動新一代接班人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生蘭.學前兒童家庭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宗學.肢體語言在教學中的妙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