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偉
◆摘 要:作文是學生表達內心想法和真實情感的重要渠道,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語文成績,因此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闡述生本教育內涵,并結合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進策略,以期能夠充分發揮生本教育理論優勢,給學生創建良好的寫作環境,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從而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本教育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彰顯出來,教師必須要充分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教學方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之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語文教學才能更具成效。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于學生能力培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基于此,語文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在此情況下學生的寫作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也會穩步提升,這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大有助益。
一、生本教育理論內涵
生本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比較杰出的一種理論思想,顛覆了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需求出發設計教學方案,采用差異化的教學策略,還要創建活躍的課堂氛圍,想方設法的將學生的目光聚集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那么學生在學習上就會占據主動,這比灌輸式教育要有效的多。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重開發學生個體價值和潛能,發揚學生優勢,鼓勵學生團結合作,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自信心,這種先進的教學思想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新時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都比較契合,能夠促進學生樂觀向上的成長,讓他們在愉悅的情緒中進行學習,每個孩子都將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受到小學生理解和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往往不能夠很好的理解語文知識,再加上學生的閱讀量匱乏,語言文字功底比較薄弱,經常會在作文中出現錯字和病句,這些都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其次,小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較少,經常會發現學生的作文內容大同小異,有些學生拿起筆來卻不知該寫什么,他們覺得寫作是一件非常乏味無趣的事情,寫作興趣比較低下,抄襲現象盛行。再次,小學生的情感表達存在障礙,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用語言和文字來抒發內心情感,導致學生的作文空洞,缺乏感染力。最后,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不當,一味的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側重于文本教學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流于形式,難以達到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三、生本教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1.讓寫作走進生活
在進行作文的創作過程中,學生通常會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來豐富作文內容,而小學生的生活空間僅僅是學校和家兩點一線,沿途的景色比較單調,這就造成了學生的作文平鋪直敘,情感匱乏。對于這類情況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鼓勵學生多多觀察生活,從中積累寫作素材,還要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呈現在學生面前,教授學生如何去發現美,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感悟,并將語言轉換成為文字,一篇作文就會隨之成型,學生在寫作時也不會感到非常吃力。
2.讓寫作成為興趣
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并非朝夕可以完成,教師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語文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中堅持生本教育理論,將教學模式予以創新,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問題,并在語文課堂上大膽表達所思所想。譬如說在作文課上教師可以布置以下作文題目《感謝你,我的XX》,讓學生說一說他們最感謝的人,與他/她之間發生的故事,將語文課堂作為一個平臺,讓學生將快樂的或者悲傷的事情與他人進行分享,有助于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增加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制定的教學策略也會更加科學有效。
3.讓名家名作走進教學
閱讀是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只有學生的閱讀量達到一定數量以后,他們才能夠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的情感,學生在自己創作文章時也會不自知的將情感蘊含其中。而且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和生活閱歷,學生會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其作文中不斷出現新奇的詞匯,作文內容也將不再枯燥。教師在給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基于他們的身心特點,還要讓學生在閱讀過后及時寫下自己的感悟,這是一個回味和反思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多的接觸寫作,產生對寫作的濃厚興趣。
4.在寫作中發現自我
一篇優秀的作文往往是經過反復修改成型的,在修改的過程中學生會認識到自己的作文有哪些地方存在問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不但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水平會大幅上升,而且學生還能對自己知識的薄弱點產生清晰的認知,在日后的語文學習中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將學生運用的新奇詞匯和優美語言在課堂上展示出來,鼓勵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培養學生的寫作信心,并在給學生的批語中使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學生在寫作上也會更有動力和激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生本教育理論具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教師應明確當前語文作文教學的難點問題,積極優化教學方案,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鼓勵學生進行大量閱讀,從寫作中發現學生的優缺點。相信這些舉措的落實會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煥發出新的生機,之于學生語文核心素質的培養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田歌.探究情景體驗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實踐[J].學周刊,2019(08).
[2]于永龍.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J].甘肅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