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信息化技術水平的發展,使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許多教育新模式和新手段應運而生,為我國教育領域發展提供新動力。翻轉課堂作為全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問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效。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增強翻轉課堂模式應用效果的策略,從而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基金項目:2016年度河北省電化教育館教育技術研究規劃立項課題“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hbdj2016045)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發展迎來新趨勢,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技巧上,閱讀作為學習語文教學的首要方法,對學生語文知識積累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教育的發展使教育領域對于語文閱讀教學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師在加強學生閱讀理解基礎上,增進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教學要求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豐富閱讀教學內容,拓展閱讀教學范圍,為閱讀教學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因此小學教師要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的應用模式,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閱讀教學內容缺少靈活性
小學語文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應用技巧和應用方法,學生能通過閱讀獲取新知識,了解生活與學習中的咨詢信息,并將其應用到語文學習中,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策略的實施,我國教育領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不斷深化,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很難得到保證。部分小學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影響較大,將語文閱讀教學局限在單一的閱讀方面,對語文閱讀教育理解程度不足,使閱讀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靈活性。部分小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師時,重視學生閱讀的發音,忽視學生閱讀中能力的培養。小學學生還處在學習的初期階段,各方面發展還不夠成熟,對于閱讀教學中的內容,理解容易產生偏差,無法融入到閱讀內容中,體會不到作者的情感和所表達的內容,對閱讀容易產生枯燥感,不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仍是個難題。
1.2 缺乏閱讀教學資源
小學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育中重要環節之一,教師為了提升學生閱讀質量和水平,積極地為學生提供豐富閱讀資源的渠道,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課余時間學生閱讀效率低,使閱讀效果得不到保障。雖然學生能從書店購買大量圖書,但是課余時間學生進行閱讀的機會較少,同時缺乏專業的閱讀指導,使自主閱讀效率不高。另外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不能有效分清書籍的使用效果,學生更愿意選擇文字較少的書進行閱讀,使課外閱讀缺乏有效性。缺乏有效的閱讀教學資源,使學生對于閱讀很難提升興趣,很難發揮閱讀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成為教學難題之一。
2 翻轉課堂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2.1 細化翻轉課堂模式閱讀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主動進行閱讀的習慣和能力,對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師對翻轉課堂的閱讀教學計劃進行細化分析,才能夠充分發揮出翻轉課堂對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教師在課前準備過程中,要充分分析課程的難點和重點,探索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帶入到學習氣氛中,從而拓寬學生閱讀的知識面。例如:《盤古開天地》一課進行閱讀拓展過程中,教師應提前分析課文中的難點,講閱讀難點融入相應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理解盤古開天地的背景知識,并增加一些相關的神話故事,讓學生對課本內容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引發學生對課本內容閱讀的期待感受,有效的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2.2 豐富翻轉課堂模式教學互動
翻轉課堂的有效應用,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和互動,實現閱讀過程中問題的有效解決。這種教學模式應用的主要方式,需要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教學互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從而提升學生閱讀的參與度。以《火燒云》一課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文章大體含義。接下來教師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文中作者對于美麗景象的描繪手法,并了解火燒云的特點、顏色以及形狀。組織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進行個人闡述對問題的理解以及答案,這一教學互動內容,能提升學生閱讀的思考能力,并幫助學生找到閱讀思路,了解作者的描繪景物的寫作手法,體會到閱讀的有趣之處。這種閱讀教學的互動模式,能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情感的體驗,讓學生對于文章中情緒發展理解更透徹,實現閱讀教學中情感培養的目的。
2.3 拓展翻轉課堂模式閱讀教學內容
由于翻轉課堂是重新調整課堂時間,使學生具有更多時間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使教師不受到教學時間限制,教師具有充足時間進行閱讀背景的研究,從而實現教學內容的拓展。閱讀教學內容的拓展,能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生閱讀知識面,學生能學習到更多新知識新內容,同時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課本閱讀內容的內涵。例如《太陽》一課,教師可以提前利用網絡資源搜索相關視頻,在教學過程中,播放太陽的奧秘紀錄片,更生動形象的為學生介紹太陽相關知識。通過播放相關視頻進行課本文章內容的拓展,使學生對于太陽理解更加具象化,為學生探索文章情感基調創造良好的條件,激發學生對于自然科學文章閱讀興趣,充分發揮出翻轉課堂的應用效果,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有效解決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進行知識難點的細化,豐富學生對于課本內容的閱讀感受。利用翻轉課堂增加互動,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能力,使學生對于課文理解更加透徹。利用翻轉課堂進行閱讀知識的拓展,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實現高效的自主學習,真正發揮出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莫小勇.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90-91.
[2]徐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3):83-84.
[3]王茹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05):67-68.
作者簡介
梁潔,女,河北省保定人,中小學二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