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鋒 林紅明

摘 ? ?要: 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在“潛能德育”的育人理念指導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常規管理“五六七”從學校管理層面自上而下的外在管控,與學生干部成長動力特訓營培養學生自下而上自主管理,構成內外結合的學生管理工作體系,有效挖掘學生的成長潛能,學生管理工作實現了學生安全穩定、遵紀守法、行為規范、自主管理、素養發展。
關鍵詞: 職業教育 ? ?學生管理 ? ?“潛能德育”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傳承梅花書院(學校前身)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梅花精神的價值追求為辦學方向,以培育具有梅花精神品質(自信、自律、自立、自強、自覺)的梅品人為育人目標,營造出書院精神與知行文化融為一體的校園特色文化,始終注重通過“行”,即讓學生在體驗的氛圍中感受、感觸、感動、感化,喚醒學生的發展潛力。為此,學校更新育人理念,倡導“潛能德育”,并探索構建了“潛能德育”育人工作體系。
一、“潛能德育”的內涵、體系與特色
(一)“潛能德育”的育人內涵
“潛能德育”是激發學生潛在道德力的育人過程,即在多元智能理論及積極心理學引領下,立足中職生的客觀實際,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和中職生成長規律,以梅花精神為價值追求,充分利用學生處在青春期有向好、向強、可塑性強的特點,通過適合的、積極的教育,培養、激發、挖掘學生潛在的道德修養力、道德判斷力、道德選擇力、道德實踐力、道德影響力及道德創新力,以培養有品位(自信、自律、自立、自強、自覺)的職業人和社會人為目標,促進學生德行的持續增長[1]。
(二)“潛能德育”的育人體系
學校以培養、激發和挖掘學生潛能為育人核心,從文化、行為、活動、技能和評價構建了“潛能德育”育人工作體系:校園文化養德潛能:“文化潛能養德”;行為規范挖德育潛能:“行為潛能鑄德”;特色活動激德育潛能:“活動潛能育德”;技能訓練掘德育潛能:“技能潛能礪德”;評價機制喚德育潛能:“評價潛能明德”[2]。“潛能德育”工作體系成為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框架,是指導德育工作開展的路線圖。
(三)“潛能德育”的管理特色
挖掘成長潛能,塑造梅品人,離不開真抓實干的行為規范管理。基于學生的素質提升、企業的用人標準及學校的內涵發展需求,學校在多年“潛能德育”的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不斷創新,總結出常規管理“五六七”特色工作法。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離不開自我管理。為了不斷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的自我管理能力,打造學生自主管理隊伍,學校研發并實施了“學生干部成長動力特訓營”活動課程。常規管理“五六七”對學生的外在管控與“特訓營”發展學生管理的內在自主相結合,成就了“潛能德育”學生管理工作的特色與創新。
二、常規管理“五六七”,立德樹人抓養成
(一)“五六七”工作法的意涵
常規管理“五六七”工作法,是在常規管理的過程中,通過“五有”“六位”“七抓”的德育管理措施,促進學生外在良好行為的積極養成,促進學生內在道德品質的持續發展,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和做事。
(二)“五六七”工作法的內容
“五”“六”“七”工作法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況為:“五有”即:“有書包”“有胸牌”“有校服”“有形象”“有禮貌”等,“六位”即:車位管理、床位管理、餐位管理、學位管理、工位管理、崗位管理,“七抓”即:抓入學教育、抓法紀教育、抓陽光跑操、抓精致打掃、抓激情早讀、抓中午靜校、抓學生自省等。
1.“五有”樹外在形象。
(1)有書包。中職生雖然學習基礎薄弱,甚至部分學生厭學,如此經??吹降那闆r是,學生空手來校又空手回家,沒有書包的學生難以稱之為學生。為此,我校學生日常行為管理條例中明文規定,每天學生上學和放學,必須帶書包。把書包帶回家,才有在家看書學習的可能。
(2)有胸牌。對接企業管理規范,我校嚴格要求學生在校佩戴胸牌。從進入校園開始,每天學生會及執勤教師都嚴格檢查、督促學生戴好胸牌。早讀及下午習字課上還加強檢查,檢查結果納入班級考核。
(3)有校服。與企業用人單位管理規范接軌,旨在培養用人單位需要的職業人,必須按照企業規范要求培養學生。我校嚴格要求學生在校穿校服,并做到“三全”,即全班學生、全天在校、全身穿校服。
(4)有形象。我校學生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學生不燙發、不染發、不留奇怪發型,男生做到以軍人發型為標準;女生頭發劉海不過眉毛、不留散發;男女生都要求不戴首飾、不涂指甲油,不化濃妝、不抽煙、不喝酒,從外觀上讓中職生像學生。
(5)有禮貌。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修訂版)》的德育要求,結合江蘇省“八禮四儀”及“揚州文明有禮二十四條”的內容,我校強化禮貌教育,從新生入學狠抓落到實處。通過開展教育活動,如“禮貌是最美的名片”“禮貌免檢班級”等主題評比活動。
2.“六位”養行為習慣。
學校對接企業用人需求,強化崗位意識,實施“六位”管理?!傲弧惫芾恚窜囄还芾怼⒋参还芾怼⒉臀还芾怼W位管理、工位管理、崗位管理六項管理,因為六個方面的管理都帶“位”字,故我校簡稱之為“六位”管理。
(1)“車位”管理。學生到校的第一項管理活動是“車位”。“車位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師生校內推車進行校門、電動車一律停在車庫制定的車位、車庫衛生每天要打掃。規定特別強調嚴禁師生在校內騎車。車庫車輛停放整齊,車頭在一個方向。
(2)“床位”管理。我校根據軍事化內務整理,制定宿舍整理規定,其中“床位”有特定的要求:床上被子等物品擺放統一整齊、床下鞋子統一方向擺放整齊、床位下方地面無垃圾和灰塵、行李箱及包統一擺放在進門第一張床邊指定位置。
(3)“餐位”管理。“餐位”管理細則的主要內容有:排隊打飯、安靜就餐、就餐光盤。除此之外,還規定就餐餐具吃完要送到指定的地點,吃剩的菜渣要倒進指定的泔水桶。吃飯后的餐桌要收拾干凈。
(4)“學位”管理?!皩W位”主要指教室內學生的課桌凳。具體要求是,上課前課桌上只允許擺放本節課要用的書本,書本統一放在桌面左上角,當上體育課、實訓課及放學后教室無人時,全班課桌不許有書,桌凳統一整齊、有序擺放。
(5)“工位”管理。“工位”是學生在實訓室實訓時做出的規定。學校根據不同專業,制定了不同的實訓室管理細則。每個實訓室細則包括整理、清掃、安全、節約、素養五個方面。比如烹飪實訓室在整理方面的內容有:師生戴好胸牌,衣服帽飾按規定整潔、整齊、劃一。
(6)“崗位”管理。我校的“崗位”指學生在實習單位實習方面的管理規定。主要內容有:每個學生都要明確實習的目的,了解實習時要完成的任務,懂得外出實習的意義,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定,遵守學校的實習管理規定。
3.“七抓”育內在素養。
(1)抓新生入學教育。學校高度重視新生的入學教育。每年9月學校要對新生進行為期10天左右的新生軍訓。軍訓內容除了隊列訓練、軍體操訓練外,還開展學生行為規范等教育,如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禮儀知識講座、生涯規劃講座等。
(2)抓法紀教育。我校與揚州市人民檢察院合作開展檢校共建,定期對學生開展法制講座及相關報告會。學校還充分利用班會、國旗下講話等開展法制宣傳。另外,學工處學期還定期組織學生參觀看守所、戒毒所等,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增強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3)抓“精致打掃”。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勞動者。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養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學校制定“一人一責”勞動制度。該制度規定學校包干區劃分到每個學生,學生每天必須認真完成責任區。對于瓷磚地板和瓷磚墻壁必須用抹布抹,抹布要洗干凈,擺放在教室指定的衛生角。
(4)抓“激情早讀”。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震精氣神,學校自編了《激情早讀》校本教材。每天早上,全校學生早讀課讀《激情早讀》。早讀時要求學生坐端正、拿好書、聲音響。每學期定期舉行“經典誦讀”比賽,參賽內容來自于《激情早讀》。
(5)抓午間靜校。午間靜校是我校十多年以來的一項傳統管理活動。住校生及中午不回家的走讀生,在午飯后規定的時間期間,必須在教室里靜校。靜校時在自己的座位上,要么看書寫字,要么趴在桌上午睡,不能隨意在教室和校園里走動,影響他人休息。總之教室及整個校園必須做到安靜。靜校時值班老師和學生會學生進行督促檢查,每天通報靜校班級情況。
(6)抓“陽光跑操”。學校每天下午放學前組織全校在校班級參加跑操,跑操有嚴格的制度要求:各班聽到廣播響后,從教室迅速出門在走廊上整隊,有序下樓梯,到一樓后小跑進場。在跑操過程中班級要有口號,隊形要整齊,步伐要統一。每學期要進行一次全校跑操比賽。跑操鍛煉了學生身體,增強了學生意志,提升了班級凝聚力和戰斗力。
(7)抓“每日一省”。學校以《學生一日常規管理18條》為依據,編制了《每日一省》素養長跑手冊。手冊內容包括按時起床、整理內容、準時到班、佩戴胸牌、激情早讀、陽光跑操、午間靜校、“一人一責”等30多項。每天晚上要求學生對照反省內容及行為標準進行反省。一周要進行周小結,一學期要進行學期總結,在總結中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每日反省,自我總結和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律,進而逐步自覺。
三、干部成長育自主,課程實施建體系
要開發學生的成長潛能,培養學生“五自”(自信、自律、自立、自強、自覺)的精神品質,關鍵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品質。我校以半軍事化管理為手段,通過制度保障、游藝筑夢、野訓錘煉、營規篤行、勵志演說、專題教育、影視激勵、勞動體驗、日志反思等活動課程實踐,在“潛能德育”活動內涵實踐探索創新中,成功研發學生成長特訓活動課程體系,打造學生干部成長特訓營。
(一)“特訓營”實踐緣起
中職生不僅存在知識和技能發展的巨大的潛能,而且存在道德成長的巨大潛力。針對不少學生自信、自覺、自律等不足,我校在“潛能德育”育人理念的指導下,緊扣培養、挖掘學生潛能,研發了激情早讀、陽光跑操、校園夢想秀等許多特色的德育活動,其中學生干部成長動力特訓營以磨煉品質、寓教于樂、激情激趣為活動特色,開展課程化活動已成為我校一個德育活動品牌,有效培養、提高學生干部的自主管理和教育能力。活動在暑期舉行,由高一、二班級的班干部報名、團委審定,組建成營。特訓營以系部為連,全營200人左右。
(二)“特訓營”課程體系
對接企業、行業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借鑒企業特別是軍隊在教育與管理上的特色做法,整合企業、部隊和學校的育人資源,旨在培養和提高我校學生干部隊伍的能力和素質,學校構建和實施了學生干部成長特訓營活動課程體系(如下表):
(三)“特訓營”課程實施
1.制度搭臺,部門合作。
學校成立了校長為營長、副校長為副營長及學工處、教務處、后勤處等部門主任組織的特訓營領導機構。舉行實施由學工處牽頭,對接各部門。特別負責活動的總安排,如教官的選定、輔導老師的確定、安全教育和保障制度的落實。團委負責具體活動課程方案、學員每天的考核等工作。多年下來,特訓營活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一套制度體系。
2.營規自學,連隊競爭。
為了確保特訓營活動順利開展,特訓營嚴把入口關,要求系部組織連隊在開營前自學營規。開展系部連隊的營規自學競賽,給了學員一定的壓力,同時讓學員有了挑戰自我的動力。系部連隊為了榮譽積極幫助學員自學,過好入營關。開營第一天,營規自學競賽開始,各系連隊學員根據營規條例,通過自導自編自演短劇、小品、相聲等方式,展開團隊PK。營規自學,為整個特訓營活動提供了紀律保障。
3.游藝筑夢,野訓錘煉。
寓教于樂、激情激趣是我校學生干部成長特訓營的一大特點。比如報紙搭橋游戲,通過在合作中開展競賽,在競賽中展開合作,讓學員加深了解,提升友情,同時認識合作與競賽在團隊活動中的意義,也很好地培養學員創新和思考能力。又如,野外拉練特訓活動,通過連隊學員之間的權力合作,連隊之間的激烈競賽,磨煉了學員的意志,增強了學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4.專題教育,勵志演說。
針對部分干部自信心不足、自制力不強、職業規劃不明等問題,特訓營聘請校內外德育專家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專題教育,如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專題講座等。同時開展如連隊“德VS技”主題辯論賽、“我的夢想與責任”演講比賽等。
5.影視激勵,勞動體驗。
“00后”是影視伴隨成長的一代,影視對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為此,特訓營安排了影視欣賞課,精選愛國、勵志類型的電影,對學生進行“三觀”教育。影視欣賞后還要開展觀后感寫作比賽,獲獎積分計入個人和系部連隊。“農家樂我樂行”是特訓營課程中的又一特色活動。學校組織營員到農家樂體驗勞動,如種植蔬果、喂雞放牛、割草養魚等。農家樂的勞動體驗,讓營員從一天的勞動中體驗并感悟到勞動的艱辛。
6.日志反思,評優爭先。
根據營規,特訓營編寫了《每日特訓反思日志》,內容涉及每天從早到晚活動的相關規定要求,每天晚上營員要對照要求,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寫下當天的所思所為,找到今日亮點,發現今日存在的不足,制定明天改進的措施。另外,特訓營對營員個人和西部連隊的考核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每個營員的努力,既是在為自己而戰,又是在為系部連隊而戰。每項活動都有相應的評分標準,個人積分和連隊的總積分是個人評優和連隊評優最主要的依據,如此大大開發了每個營員的潛能,強化了特訓效果。
四、結語
在“潛能德育”育人理念的指導下,常規管理“五六七”從學校管理層面自上而下地外在管控,與學生干部成長動力特訓營培養學生自下而上的自主管理相結合,有效挖掘了學生的成長潛能,學生管理工作實現了學生安全穩定、遵紀守法、行為規范、自主管理、素養發展。學校影響力不斷擴大,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德育特色學?!薄敖K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2016學校被評為“國防教育特色學?!保?018年4月學校榮獲“江蘇省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校(2015—2017)”。
參考文獻:
[1][2]林紅明.“潛能德育”激發道德力:理念、架構與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17(10C):47.
[3]林紅明.“勞動潛能礪德”的職教實踐[J].職業技術,2018(08):54-58.
本文為第四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自籌課題《中職學?!皾撃艿掠斌w系的整體構建與實踐》(課題編號:ZCZ47)、江蘇職業教育技術學會2019—2020年度的課題《新時代整體構建“潛能德育”體系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