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培養學生法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重點學科,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賞識教育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成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有助于構建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文章主要研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滲透,希望給初中教師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教學;賞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019-01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滲透原則
1.針對性原則
賞識教育具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鼓勵,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教師應遵循針對性原則,發揮賞識教育作用,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第一,教師應考慮學生實際水平,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第二,教師賞識學生時,不僅需要針對學生個人,還需要針對具體事件。教師通過賞識具體事件中的學生行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2.整體性原則
賞識教育具有整體性,面向整個學生群體,可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思想素養。教師應遵循整體性原則,以學生素質發展為目標,通過賞識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第一,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社會屬性,將學生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統一,使學生形成健全的素質結構。第二,教師應重視學生身心統一發展,協調學生各方面素質,提高學生素質整體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滲透策略
1.賞識教育與懲罰教育相結合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相結合,提高教學有效性。首先,教師應實事求是,利用真實性話語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生活,通過生活事例賞識學生,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其次,教師應觀察學生課堂表現,了解學生對哪部分知識不熟悉,開展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最后,教師應和學生探討交流,得知學生思想問題和能力缺陷,給予學生鼓勵及肯定,促使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對于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應用懲罰教育,使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幫助學生改正,從而實現學生共同發展目標。
2.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擴大賞識教育范圍,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水平和法治素養。在理論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發言機會,積極和學生互動,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誘導學生發言,讓學生表達想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解答學生疑問,使學生善于提問、樂于提問,促使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教師應針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賞識,鼓勵學生發言、提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知識熟練度。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辯論社會熱點話題,也可以讓學生分析實際生活案例,提升課程趣味性。教師需要落實賞識教育,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指出學生長處和不足之處,提出解決方案,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
3.現代技術和傳統教學相結合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把現代技術和傳統教學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賞識教育作用。第一,教師可以開設個人微博、微信公眾號,將教材知識點和網絡教學資源相結合,編制內容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利用媒體平臺的評論功能,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規范學生行為表現,提高學生道德修養。第二,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帶給學生全新體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件、教學視頻,刺激學生感官,使學生產生深刻印象。教師在課堂中應直接表揚學生,端正學生道德修養,滿足學生個人榮譽感,使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滲透,對學生和教師都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做好本職工作,主動應用賞識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發揮賞識教育作用,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使學生找到正確發展方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車俊龍.淺談如何推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J].才智,2018(34):175.
[2]張逸.在初中道德法治教育中融入賞識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9.
作者簡介:陸偉(1968—),男,壯族,廣西南寧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政史教研組長,研究方向:初中道德與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