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
◆摘 要:經過近些年的教育理念熏陶,藝術類學科在教學中占據的比例持續增長。而面對小學的美術教學,課程導入作為一個重要環節,逐漸被師生予以高度重視。總體上看,課堂導入為學生學習奠定了基礎,良好的導入過程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狀態,以系統性的教學準備去加深小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認知,在濃厚藝術氣息的影響下提高其美術素養。作為美術教師,則應該掌握多種類的教學技能,使課堂導入產生足夠的吸引力,使學生在漸進的過程中產生學習欲望。本文從課堂教學融入的導入方法出發,力求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去代入藝術作品,發現經典作品的美感,從而促進其美術觀念的轉變。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的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存在固定的環節與步驟,它是在保證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對象與內容進行形式的變化。從教學的脈絡來看,課堂導入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課堂導入的環節,美術能夠使學生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內容,以非凡的色彩應用或是空間結構處理,讓學生用新角度去觀察與面對生活,實現美術與現實的良好融合。其中,導入過程既不能全盤宣傳演示,也不能一味地進行美術理論講解,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以下是筆者通過課堂導入方式的多種嘗試,展開了成功有效的美術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形成了審美上的情趣。
一、運用音樂導入,在通感上促進學生學習美術知識
藝術類學科通常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在教育教學行為中,這種共通性體現在對美的欣賞與學習上。在人的感官印象中,經由大腦這個中轉器,可以使體感進行轉化,簡而言之就是通感。因而,教師可以在美術教學的課堂導入中,采用與美術教學主題相襯的音樂,在情緒的宣泄下巧妙地運用聯覺與通感,由耳到眼,學習過程得到了活化,小學生也在思維的飛躍中進行藝術互補探索,在歌曲中回憶美好景象,從而實現美術上的刻畫。從音樂到美術,達成了美術學習過程的優化與升華,在沉悶教學格局的改變中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學生也能在新穎的導入形勢下進行學習發展。
舉例而言,當教師需要在美術課上進行愛國主義教學時,應該在繪畫課堂開展之前播放愛國主題的音樂,由律動的節奏帶動學生的學習。在慷慨激昂的主題曲影響下,能夠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熱情與學習態度,學生能在情緒的感染下產生通感,其繪畫的美術作品也會表現出不自覺的激昂。而音樂教學導入則促使了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的發展,在神經的聯結下為美術教學做好了鋪墊。在后續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孩子們也能產生對美術乃至藝術的整體上的興趣,在觀感上就能夠產生巨大的沖擊力,促進其學習。
二、積極展開游戲導入,促進教學效率的高度提升
在美術的教學課堂上,游戲導入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形式。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充分發揮出學生對于顏料、筆觸的興趣,在色彩與形象結構刻畫上使其加強學習。通過趣味化的美術游戲,學生在掌握基礎美術知識的同時,可以去改變學生對美術學科的看法,而不是簡單地將美術等同于“畫畫”這個動作。相對較為理論性的知識能通過游戲與小學生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使教師在教學時能夠更加舒心地進行授課。而基礎的教學環節也能在游戲的導入下層層推進,學生在較為快速的過程中能去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
舉例來說,教師在美術課上課之前,可以在教室中展開你畫我猜的教學游戲,通過簡化的物體特征,經由學生的筆觸進行美術描繪,能夠在疑問(這是什么)——解答(原來是xx)——質疑(為什么你畫得不太像)——練習(進行更多的事物描繪)這樣的過程中去鍛煉學生的美術基礎。通過你畫我猜的美術教學游戲設置,學生之間能在猜想與嬉鬧的氛圍中加深對事物特征的理解,并在不斷的嘗試中推進教學的變化。
三、引入教學懸念,進行高效的課程導入
美術教學中不乏各種精心構思,在教育教學的階段,課堂導入引入教學懸念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懸念的布局,催發學生對問題的思索,進而能夠引導出對相關美術知識的探尋。在以求知為動力的探尋下,學生驅使著自身的思維對教學內容進行多方位的思考,以教學懸念為載體,使美術的課程導入更為高效。它通過極為有效的課程指引,使學生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感受到趣味,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使其投入學習,加深美術教育的效果。
舉例說明,教師可以在美術課堂上給學生展示秘密花園涂色書,同樣的一幅圖的框架,為什么兩幅填色作品在表達效果上具有明顯的差異,給人的感覺也大不一樣?在這樣的懸念引導下,學生能夠發現兩幅填色作品運用的主色調不同,一幅偏向暖系色調,另一幅則相對較“冷”,在色彩上的差異則導致了感官上的差異,讓學生認識到這也是美術運用的一個方面。另外,在美術折紙課上,也可以通過“紙玩具是如何動起來的?”這一點進行設問,在美術教學中通過折出玩具青蛙、紙飛機等,讓學生理解紙張的折痕與結構對成品產生的影響,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美術知識。
四、總結
將導入過程作為教學的關鍵因素,對于整體教學來說可以積極向教學大綱靠攏,在使人耳目一新的過程中達到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目的。課堂導入通過多樣的形式,在課前實施趣味引導,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開展。具體來說,利用藝術鑒賞進行課堂導入,學生的興趣點則從課間的玩鬧轉移到藝術內容上,通過豐富的教學素材,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激發,從而有效地提高其在美術課程上的學習能力。這其中,無論是通過對話交流、作品鑒賞還是美術游戲,都是非常有效具體的課堂導入方案,能夠去活躍美術課堂的氣氛,把被動學習化為主動,在學生“樂學”與“好學”的過程中使美術課程走近學生的生活與心靈,進行多方位的藝術熏陶。
參考文獻
[1]徐偉.探究小學美術課堂導入的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
[2]韓麗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導入方法略談[J].黑河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