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如今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教學方法也獲得了很好的創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法是重要的模式,在生物教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初中階段學生如果能夠很好的掌握生物知識,能夠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實驗教學法就是結合課本需要,利用學校的設備、儀器試劑,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使學生的實踐水平得到提高,強化學生生物成績。本文就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進行闡述分析。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 初中 生物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98-01
初中生物知識以實驗為基礎,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實驗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助于生物科學的形成與發展,也是生物教學基本的方法。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法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積極優化教學思想理念,通過實驗教學簡化重難點問題,優化實驗方法與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教學思路,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學習中,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
一、優化實驗教學理念
為實現理想的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就要認識到實驗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初中生物教學并不是單純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要讓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并能夠在實踐中科學的運用。生物實驗是與生物課程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課堂。作為學生也需要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在實驗中要認真、嚴謹,依據教師指導探索生物的奧秘。
二、科學進行實驗演示
生物實驗教學中,能否準確的操作實驗步驟是極為重要的,這對于學生生物學習會有極大的影響。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先明確的將實驗的步驟寫出來,讓學生對實驗的操作步驟進行了解,進而把握整個實驗。同時教師要一邊講解、一邊進行實驗操作。如進行“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的實驗時,需要先制作臨時裝片,準備好相關材料設備,如顯微鏡、稀碘液、生理鹽水、清水、鑷子、紗布、洋蔥、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消毒牙簽等[1],準備好裝片后,觀察細胞結構,正確操作顯微鏡,調節顯微鏡對細胞結構清晰的觀察,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法呈現出細胞的具體結構。教師準確演示,讓學生對重點步驟進行理解,加深印象,從而在自己的實驗操作中更加準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三、改進傳統實驗模式
以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都是教師演示、講解,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不是很多。而主動探究性的實驗開展,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創造能力。為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物學習情況對實驗進行改進,如“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實驗中,主要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以及產物等。在課堂上不直接將實驗流程、結果告知學生,而是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操作,自己動手操作探究:使用天竺葵進行光合作用實驗時,為什么要將天竺葵預先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為什么要用黑紙片包裹葉片的一部分?將水生植物金魚藻作為實驗材料時,金魚藻釋放的氣體能夠讓火柴復燃,這是為什么?[2]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分析,最終得出實驗的結論。
四、結合生活開展實驗教學
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生物知識和現象,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其理解生物知識。比如在研究“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新鮮蔬菜作為實驗原料,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保鮮蔬菜的方法。通過一定時間,大家面前呈現出各種保鮮蔬菜的效果,學生可以認識到多樣化保鮮蔬菜方法獲得效果是有差異的。學生能夠對出現這些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索,了解到蔬菜保鮮程度會受到氣溫、空氣流通、濕度等因素的影響,認識到在合適的濕度、低溫與低氧情況下能夠獲得理想的保鮮效果。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是重要的內容,作為初中生物教師,要認識到生物實驗教學法的重要性,優化實驗教學的理念,教師科學的進行實驗操作演示,改進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實現學生的主動探究,并結合實際生活使生物教學更加容易,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把握,掌握實驗操作的要領,進而實現理想的生物實驗教學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水平。
參考文獻:
[1]韓玲.積極加強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01):186-187.
[2]辛寧,丁素娟,張秋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