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建 王磊磊
摘? 要:體育教學俱樂部是以體育俱樂部形式組織教學,遵循教學的一般規律。在教師指導下,有自主選擇項目、教師、上課時間的權利。具有共同體育愛好的大學生基于生理、心理、社會和自我完善等需要,以素質教育、健康教育為目標,以體育鍛煉者自覺自愿結合為基礎,以學校體育場館為依托,圍繞著某一運動項目,以俱樂部的組織形式把體育教學、課外體育、運動訓練、群體競賽融為一體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本文通過調研懷化學院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的發展現狀和借鑒國外和國內其他省份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的成功模式,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癥結所在,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和對策。并通過對現狀與對策的研究,完善了懷化學院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建設的理論體系,構建了適合懷化學院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發展的模式。
關鍵詞:教學俱樂部? 課程模式? 探討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a)-0082-02
2014年國家公布600所高校轉型名單,建設“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競爭力的“應用型人才”日益成為我國部分高校的一項重要教育教學改革內容。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方向,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大學體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為了配合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轉型,更好的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環境,教學俱樂部模式的大學體育課的改革變成必然趨勢。近年來,許多學者對高校的教學俱樂部模式研究多以開課模式、課程設置、選課模式、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學生管理模式為研究對象。但對影響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建設發展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少之又少。找出制約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發展主要問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和對策,完善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建設的理論體系,構建適合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發展的模式,已成為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建設的重中之重。
1? 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建設模式研究
現階段大多數學者對高校的教學俱樂部模式研究多以開課模式、課程設置、選課模式、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學生管理模式為研究對象。但往往設計的模式與現實條件有很大的出入。
懷化學院大學體育課程設置實行“一、三制”。即第一學期設置“基礎體育課”,主要教授基本體育技能與體育基本理論,培養學生的基本體育能力;第二、三、四學期開設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
懷化學院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選課模式實行:學生選課“自主化”、教師聘任“擇優化”、俱樂部開課“規模化”、俱樂部開設“多樣化”,但由于選課系統的制約和師資力量的不足使學生選課“自主化”、教師聘任“擇優化”還無法實現。
懷化學院體育教學俱樂部的課程設置采用3個途徑解決:(1)根據現有師資的專業背景開設課程。(2)派青年教師外出學習,返校后開設新的課程。(3)根據學校的傳統優勢,開設少數民族體育項目。
懷化學院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設計很具體。(1)俱樂部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與考核,根據學生的技術水平的不同將學生設置成初級會員,中級會員、高級會員三個等級,根據不同的等級設置不同的評價與考核標準。(2)俱樂部對學生教學助手的考評分成指導教師考評與會員考評兩方面,其中指導教師考評占60%,會員考評占40%。(3)俱樂部對教師評價實行“三級制評價”,從學校、學院、學生三個角度對教學進行全方位評價,學校、學院對教師日常教學進行管理與考評,學生對教師指導與管理情況進行評價。
2? 影響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發展的影響因素
2.1 不同的體育項目特點對俱樂部教學過程實施的影響
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時,由于沒考慮各體育項目特點的不同大多是一個模式,給有些教師的教學活動造成困擾。
2.2 現有選課平臺對學生選課的制約
大多數大學的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學生選課平臺都是學校的公共選修課平臺,然而這個平臺無法滿足學生選課的需要,造成學生喜歡的課程學生選不上,或者與其他課程上課時間沖突,就隨便選一門容易過、輕松一點的、不用曬太陽的課,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不喜歡上這門課,上課積極性不高,教師教學難度加大,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所以開發一個與之匹配并能與學校網絡平臺兼容的選課系統成為俱樂部發展的重中之重。
2.3 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的差異性制約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各體育項目的平衡發展
大多數大學的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由任課教師自己制定,并沒有經過專家和教學團隊的審核,造成各體育項目的考試難易程度差距較大,誤導了學生的選課方向,使考試難度較大的體育項目學生選擇的人數較少,考試難度較小的體育項目學生選擇的人數較多。
2.4 上課人數的不固定影響了教師授課的延續性
由于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上課的人數的不固定,造成有時候上課人很少,有時候上課人數很多,有時候這個學生一個月也不來,有時候這個學生為了上滿課時天天來上課,僅僅為了打滿考勤,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例如:操化類、體育舞蹈、武術類的教學過程是一個連貫的過程,由于中間課程沒上后面的課就沒法繼續學習,影響了教師授課的延續性,影響了學習效果。
2.5 教師評分的客觀性影響學生選課的方向,制約了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各體育項目的均衡發展
教師在給學生評分時由于缺乏監管,以至于出現認真負責的教師嚴格按照考試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分,而比較隨意的教師隨便給分獲收受學生好處而給學生高分,誤導了學生的選課方向,給學校帶來了不良的考試風氣。
3? 促進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發展的對策
3.1 根據不同的體育項目特點對俱樂部教學過程實行分類模式
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時,考慮各體育項目特點,分類分課程群制定不同的特色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3.2 建立適合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選課平臺
組織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教師團隊,研究選課的矛盾,制定選課的原則,聘請網絡工程人員共同開發適合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選課系統,同時做好與學校教務部門和網管中心的銜接工作,使選課系統與學校網絡平臺兼容,滿足大多數學生選課的志愿。
3.3 建立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的3級審核制度
(1)一級審核:體育學院組織相關專業教師對相關項目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
(2)二級審核:體育學院組織各教研室全體教師對教研室成員所承擔的體育項目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
(3)三級審核:體育學院組織專家對所有開設的體育項目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
3.4 固定教學班級人數保障教師授課的延續性
2009年國家針對廣大青少年制定了“學生陽光體育”計劃,提出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要求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由于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上課人數的不固定,造成有時候上課人很少,有時候上課人數很多,有時候這個學生一個月也不來,有時候這個學生為了上滿課時天天來上課,就是為了打滿考勤,使學生在體育課上沒有得到真正的鍛煉,也沒養成鍛煉的習慣,建議固定教學班級人數,如果與文化課上課時間有沖突的學生可在同一體育項目任課教師的其他授課時間段上課。
3.5 建立統一考試制度
體育學院對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對各體育項目進行分類,建立體育項目群,組織相關專業教師成立考評組合,對所有體育項目課程進行統一考試,成績進行統一管理,杜絕教師給人情分,學生走后門拉關系的不良風氣。
4? 結語
懷化學院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運行現狀總體趨于穩定,與其他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比較還是有很多的創新之處,解決了體育教師缺編的矛盾、體育場館設施不能滿足需求的矛盾和大學體育課程與專業課程排課時間沖突的矛盾。但還是存一些問題,需進一步改進,建議如下:
(1)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時,考慮各體育項目特點,分類分課程群制定不同的特色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2)組織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教師團隊,研究選課的矛盾,制定選課的原則,聘請網絡工程人員共同開發適合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選課系統,同時做好與學校教務部門和網管中心的銜接工作,使選課系統與學校網絡平臺兼容,滿足大多數學生選課的志愿。
(3)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應建立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的3級審核制度,即:第一,相關專業教師對相關項目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第二,各教研室全體教師對教研室成員所承擔的體育項目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第三,專家對所有開設的體育項目的考試方法與評價體系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
(4)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應固定教學班級人數保障教師授課的延續性。
(5)體育學院對大學體育教學俱樂部的各體育項目進行分類,建立體育項目群,組織相關專業教師成立考評組合,對所有體育項目課程進行統一考試,成績進行統一管理,杜絕教師給人情分,學生走后門拉關系的不良風氣。
參考文獻
[1] 唐大鵬.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俱樂部課程設置優化研究——以河南農業大學為例[J].體育科技,2018(9).
[2] 問紹飛.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的重構研究[J].體育科技,2018(1):110-111,113.
[3] 唐大鵬.深化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改革的路徑——以體育國際化為視角[J].體育科技,2017(3):159-160,162.
[4] 董燕.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的運行機制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7(12):81.
[5] 朱有德,馬月平,劉文佳.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的探索與重構[J].科技創新導報,2015(36):243-244.
[6] 王少博.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俱樂部化改革探索——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6(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