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材上習作練習的安排是基于學生的認識水平需要達到的相關能力出發的。小學作文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寫作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培養;學生思考;習作能力
如何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積累素材,建立儲備
寫作的素材就像泉水的源頭一樣,只有源頭有水,泉水才能清澈,所以素材的積累非常重要。積累素材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 體驗式
組織開展各類需要學生親自參加的活動,如品嘗美食、了解傳說、動手試驗、戶外游戲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能體驗到成功、失敗、幸?!@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
(二) 閱讀式
組織學生通過讀報紙、看電視、聽廣播、上網等途徑,了解社會新聞,關注社會熱點,積累資料。
(三) 觀察式
老師可以經常有目的地提出觀察的要求,布置學生觀察的任務,并讓他們在觀察后進行交流。既培養了觀察的習慣,教給了觀察方法,又為細膩描寫類的文章打下了基礎。
(四) 調查式
對于一些說明類的文章,我們還可以提前設計相關的表格,讓學生在填寫表格的過程中,理清寫作的對象以及要查找的資料,有的放矢地對資料進行搜集整理。
(五) 素描式
其實作文的很多素材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所以對于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使用手機、相機拍下來,也可以通過漫畫的方式畫下來,更可以用文字的方式簡單寫下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日記)。
二、 讀寫聯系,領悟寫作
(一) 閱讀例文 歸納寫法
學生的作文都是從學習仿寫例文開始的,而“例文引路”又是蘇教版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好例文的示范作用,歸納出各類文體的寫作特點:如寫人類的文章,就是通過“一人一事”或者“一人多事”來突出人物的特點;記事類的文章在習作時,事情要有一定的經過,要寫清楚重要情節場景;寫景類的文章要抓住熟悉的景物來寫,要仔細觀察寫出特征,并適當運用修辭手法……總之,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寫作要求,要學習好例文,從例文中得出結論,學習習作的方法。
(二) 謀篇布局 寫好頭尾
領悟了方法,把事情寫具體后,還要學會謀篇布局。簡單的說,就是要寫好開頭和結尾。開頭和結尾有很多種寫法,如果運用得當,會使得文章大放異彩。
常見的文章開頭方式有這樣一些:
1. 開門見山。這種方法樸實自然、簡潔明了,就是起筆點題,直截了當切入話題,開頭就標明自己要敘述的內容。這種開頭方法最易學習,不過出彩不多。
2. 句子排比。在開頭的時候,用上幾個簡短的排比句,把文章的中心寫出來。這樣既富有詩情又點明了中心。要注意的是排比句不宜過長。
3. 詩詞名言。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不同的詩詞名言開頭,如寫母親的可以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開頭。詩詞名言一定要根據內容選擇最恰當的,否則不但不會起到一定的效果,說不定還會起到反作用。
4. 設置懸念。在寫作的開頭提出疑問,引起讀者急切探求,不僅能激發讀者興趣,還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5. 景物開篇。這種方法是指開頭進行自然環境的描寫,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可以烘托人物的心理,為全文打下感情的基調。
常見文章結尾的方法有這樣一些:
1. 概括全文。用一句或者幾句話歸納一下全文的主要內容。不僅讓人一目了然,還能使主題更加明確。
2. 交代結果。如《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的結尾:肖邦就這樣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當時他才39歲。這就交代了事情的結果,結束了全文。
3. 篇末點題。例如《愛如茉莉》,作者在敘述了爸媽之間的幾點小事后,寫道“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边@就是篇末點題。
4. 首尾呼應。這種結尾的方式有多種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跟開頭進行呼應;有的開頭設問,到結尾的時候對開頭進行回答。無論哪一種,都能使文章顯得更加完整。
5. 意猶未盡。最常見的是結尾用個省略號,用省略號結尾,可以促使讀者去思考、回味,使文章意猶未盡。但需要注意,文章本身是要有給人深思和回味的內容,千萬不要無話可說的時候隨便用個省略號。
三、 指導修改,完善提升
(一) 自己修改
習作的修改離不開學生的反復誦讀,反復推敲,通過誦讀發現文章中的錯誤。當然,因為學生水平有限,所以學生進行習作修改的重點是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修改,并且還要引導他們對照要求進行修改:一是是否符合習作的要求;二是文章的中心是否突出,例如人物形象是否鮮明、事情是否具體等。
學生對習作的自主修改,要讓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可以把自己的初稿跟改過后的習作進行自我對比,也可以把自己修改后的習作跟同桌的對比。通過對比,讓學生進行討論,在思想爭辯的過程中,激發更多的新思維、新靈感。
(二) 小組修改
小組組員之間互讀互改也是作文修改的一個辦法,雖然不指望他們能把作文改得有多優秀,但是小組修改一方面可以讓能力較差的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到優秀習作,另一方面也能讓能力較強的孩子在習作的修改中得到成就感。
(三) 老師修改
老師對習作進行修改時,為了突破難點,可以用示例修改的方法進行。老師可以適當出示典型的“病例”,組織討論修改。對于一些詞句難以表達或詞語表達不當的情況,要及時予以幫助修改;文中單個的動詞可以改成三五個的聯動動詞的使用;適當增添刪減修辭手法等等都是修改的重點。
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作文教學,老師還要注意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學會“立意”。立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文章的好壞,決定著文章對讀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如何“立”出獨特的、新穎的“意”,也是我們老師幫助學生修改作文的重中之重。
四、 及時評價,激發動機
作文修改好之后,及時的評價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激勵和幫助,能讓他們保持好的繼續習作的欲望。
評價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老師可以為修改好的習作加分,促進學生修改文章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把優秀的習作打印出來在班內張貼、展示,讓學生給這些作文點贊。我們還可以把好文章推薦給報刊雜志發表,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傊?,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只要本著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都是有效的、實用的。
當然,習作不能游離于課文、游離于生活之外,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教給學生一定的習作方法,不斷進行習作實踐,一定能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作者簡介:
韓蘋,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魏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