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是當今主流的教育理念,它是為適應新型人才的發展而提出的教育改革。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學科中的具體表現。新課標將核心素養和語文學科的特性及高中階段語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提出了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怎樣把核心素養融進具體的語文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高中語文教師研究的課題。本文主要對高中語文素養的內涵進行分析,并探討怎樣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途徑,希望對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途徑;語文教學
一、 引言
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對教學提出的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人才要求。在新《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容作了具體的表述,這對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了具體的依據。新課標中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理論性,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只有認真領會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語文學科負載著文化的交際工具,還對學生文化品性及道德風尚的影響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依據新課標核心素養要求,根據教學實際改進教學方式,結合語文學科特性把核心素養貫徹于教學中。
二、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內涵分析
新課標中語文核心素養是由“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建構的,它是高中語文課程設計的依據,也是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理論依據。
(一) 語言構建與運用
語言它是人的思維、思想及文化的承載方式,它是情感表達的重要形式,語言素養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位于語文核心素養的第一個部分,可見其重要性。語言的建構與運用體現出主體的主動習得并且在生活中使用。只有語言不斷得以完善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得到提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的設計和實施。
(二) 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思維和語言有著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思維的外化形式,高級語言的運用需要高水平的思維能力,比如寫作和文章的分析。因此,“思維的發展與提升”緊跟“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相互聯系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會讓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獲得提高,建構屬于自己的語言體系,提高綜合素養。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因素。
(三) 審美鑒賞與創造
語文學科具有培育學生審美素養的作用,審美素養包括了鑒賞和創造等內容。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體驗、鑒賞與創造美。審美不僅影響學生認識世界,還對他們認識自己,不斷發展和我完善自己有著重要作用。高中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美的鑒賞與創造能力非常重要。
(四) 文化傳承與理解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文化的傳承與理解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體現。文化的傳承與詮釋,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高中語文學習是對漢語以及中華文化的學習。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它承載著中華傳統的歷史和文化。語文的教學要讓學生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使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有歸屬感和認同感。教師培養學生閱讀經典、理解經典文章,體會作品蘊含的意義和思想情感,體會傳統文化。不斷加強對傳統經典文化的理解與繼承。
三、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途徑分析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兼具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過度重視人文性,語文的工具性應當加強,才能更好體現語文的教育價值。語文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這才是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
(一) 重視文本閱讀理解
新課標語文核心素養“語言構建與運用”中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感。高中語文課文內容較多,在課堂教學中大都偏重理解而閱讀程度不夠,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理解課文,因為朗讀、默讀等閱讀訓練不足,學生對課文閱讀感知較少,語感的培養就不足。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一定要設置閱讀的環節,并且要監測閱讀質量。學生在閱讀的構成中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語文素養中“思維提升與發展”中要求培養學生想象、聯想、比較、分析、歸納和概括等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時候,著重培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分析、歸納和概括等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重視文本的審美鑒賞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出來的,很多文章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時候,應當通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培學生的審美體驗和鑒賞能力,讓學生不僅掌握知識技能,而且審美能力獲得提升。教師可以通過某一篇文章或者相似的文章對學生審美鑒賞進行培養,以群文閱讀教學的形式對文章審美分析,讓學生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學生通過在文本中獲得美與丑的體驗,高尚與卑劣理解,這利于他們人格的發展和塑造,這也是語文學科人文性的體現。
(三) 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
傳統文化經過深厚的歷史沉淀,經典的文章值得認真學習,這不僅能夠讓我們了解歷史和先哲智慧,還能提升文化的歸屬感。近年來國家不斷提倡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就是要提高民族的文化自信。高中教材中很多優秀的古文和詩詞都屬于傳統文化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對作品時代背景和作品意蘊的學習,還多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經典的傳統文化方面作品。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時代的局限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辯證的歷史觀去學習歷史作品。
四、 結語
高中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語文核心素養是促進他們人格健全發展的關鍵。教師應認真領會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研究核心素養的實施途徑,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語文知識獲得提高、人格素質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顧之川.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語文教學,2016(3):16.
[2]王海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及培育路徑[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11):37.
作者簡介:
雷露,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