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此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小學數學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以核心素養為目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各項能力。本文就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
一、 前言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核心素養理念已經全面滲透在教育領域中,并且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核心素養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分析能力,而這也是核心素養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所以在實際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鼓勵學生在探究、合作中掌握數學知識,并促進自身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可以全面反映出數學學科的本質屬性,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思維、數學意識,并且學會用數學觀念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核心素養培養對于學生發展、學校教學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數字圖形、數學符號將生活中的一些物體表現出來,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高,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促進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滿足了學生各方面發展需求。
三、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新課程改革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及目標,但是在實際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發展,其主要表現在:(1)教學觀念滯后,小學數學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中最為重要的學科,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課堂上忽視了學生能力訓練,單方面為學生灌輸知識,影響到學生思維發展。(2)教學內容單一,在課堂教學中,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是單純的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知識講解,如在四則運算講解中,教師就是單純的講解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及驗算過程,并沒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講述,導致學生的學習活動存在極大局限性。
四、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 創設合理問題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解決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也是核心素養的要求,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分離開來,從而影響到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際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現實情況,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趣味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對問題、知識進行思考、探索,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科保持很高的興趣,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有余數除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有7個草莓,將它們分給3個小朋友,問怎樣分才可以最公平?這樣的問題與學生生活有很大的關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經過思考會發現,每個小朋友分2個是最公平的,但是還會剩余1個草莓。教師接著啟示學生,能不能用式子表示出來,預習過的學生則會寫道7÷3=2……1,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對7、3、2、1每個數字的意義進行討論,學生經過合作探究,就會了解到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等的意義,經過這樣的課堂活動組織,學生的主動性會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的對知識進行探究,促進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二) 開展多樣化教學活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多樣化探索活動中發展自身的數學思維,并且多樣化教學活動的開展,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體驗,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組織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從而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態事物充滿興趣的特點,采取多媒體教學活動,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將原圖展現出來,讓學生對其進行仔細觀察,然后教師對原圖進行放大2倍的操作,并讓學生對比原圖和放大后的圖形的長、寬關系,學生通過多媒體,對比分析后,就可以很快地得出規律,放大后的圖形的長、寬是原圖的2倍,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3倍、4倍放大操作,讓學生繼續觀察,從而鞏固學生對這一規律的理解。在課堂講解結束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方格,讓學生在方格中畫出原圖,然后在畫出放大2倍、3倍的圖形,這樣不能夯實了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三) 強化學生數學意識
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引導學生可以靈活的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一些與學生緊密相關的數學問題,指引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掌握數學知識,并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應用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1~5的認識和加減法”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一些小的材料,如火柴棒,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材料,然后根據教師說出的數字,拿出相應多的火柴棒,并通過實際演示來學習相應的加減法知識。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設置,學生的積極性會全面激發出來,在課堂上主動的進行操作、思考,極大地強化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四) 優化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機制也會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帶來影響,所以在實際中,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當前的教學評價機制進行改革、優化,讓學生可以根據教學評價結果對自身學習活動進行調整、完善。具體而言,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以往唯成績論的評價觀念,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相互結合,并注重評價活動的多樣化,鼓勵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小組互評等,幫助學生更加客觀的了解自我,找出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等進行綜合評價,加強對學生的鼓勵、支持、肯定,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
五、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的改革自身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可以積極的進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上,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立紅.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7(13):162-163.
[2]馮萍英.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7(6):26.
[3]王艷輝.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之研究[J].新課程(上),2017(8):69.
[4]蘇明強.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視界,2016(34):4-6.
[5]李燕.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探析[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5):89.
[6]潘建華.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8):217.
作者簡介:
王慶鋒,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槐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