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在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本文從初中英語公開課的有效導入,有效引導和有效活動三方面做到公開課的“生活化”,“社會化”和“教學做合一”,以此實現(xiàn)用生活教育升華初中英語公開課的有效教學。
關(guān)鍵詞:生活教育;英語公開課;有效教學
一、 初中英語公開課有效教學的意義
(一) 有效教學,忠于生活
一堂優(yōu)質(zhì)的公開課,一定是及有效與實用為一體的。初中英語公開課的有效教學不僅在于吸引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把平時課堂中學到的內(nèi)容生活化和社會化,讓學生體會到所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能把課堂的知識聯(lián)系并運用于實際生活。
(二) 有效教學,源于活動
有效的公開課教學還離不開卓有成效的活動,初中英語公開課中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在活動中感受所學內(nèi)容可以是“近在咫尺”,并且能夠“現(xiàn)學現(xiàn)用”。有著形式多樣活動的公開課不僅給學生們提供發(fā)揮和展示自我的機會,更讓他們“從活動中來,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游刃有余的成為公開課的主人。
二、 初中英語公開課有效教學的措施
(一) 有效導入,讓公開課“生活化”
正如生活教育理論提倡生活即教育,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離不開實際生活,而且能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一節(jié)成功的初中英語公開課離不開有效的導入,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激發(fā)其對整節(jié)課的興趣。若是能把公開課的導入設(shè)置得更生活化,更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會讓其更容易融入公開課中,更能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接受知識,并將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我在上9A Unit 3 Reading公開課時,由于本課的主題是teenage problems,所以在導入話題時,我以本班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作為導入對象,播放相關(guān)視頻,讓學生體會到主題的生活化,感受到上課的內(nèi)容與自己緊密聯(lián)系,吸引學生對本課的興趣。在總結(jié)課堂時,繼續(xù)回到導入的話題,讓學生討論通過本課的學習,應如何正確面對青少年問題。這樣既讓學生體會到公開課堂的生活化,又通過生活化的公開課學習了聯(lián)系實際的生活方法。
(二) 有效引導,讓公開課“社會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張社會和人生都是緊密相連的,因此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終生教育也是密不可分的,以此為基礎(chǔ),才能構(gòu)成社會終生教育體系。在初中英語公開課中,借助有效得引導,將課文主題與社會中的熱點掛鉤,我們有機會可以將課堂的主題深化得更“社會化”,使原本書本中的課文變得更貼近社會,而不只是停留在學習書本知識,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
在上8A Unit 6 Reading 的公開課中,本課的主題為Zhalong Nature Reserve,為了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我除了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的詞匯和語法的重難點,在公開課的最后,通過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一個扮演fisherman,另一份扮演officer,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如何保護鳥類。最后進行總結(jié)并教育他們作為學生也可以在這方面為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通過本節(jié)公開課的開設(shè),我深刻地體會到學生在公開課中不僅學習到了實用的知識,通過有效的引導,學生從更深層次的角度體會到學習本課的重要性,了解到書本上的知識也是可以“社會化”的。書本教育和社會教育也是可以緊密相連的。所以,在往后的每一堂公開課中,我都會在課的最后部分讓學生感受到本課主題的升華,把書本知識與社會教育銜接。
(三) 有效活動,讓公開課“教學做合一”
如果說生活即教育和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的認識論,那么“教學做合一”就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論。這一理論重在強調(diào)改變傳統(tǒng)的“紙上談兵”的學習,引導學生“激活”書本知識,做到“活學活用”,除了重視“教”與“學”,要更加培養(yǎng)“做”,就是提高學生的行動能力,生活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作為老師,我認為在平時的公開課中應該不斷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在初中英語公開課中,我們可以通過有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運用知識的平臺,讓他們能夠通過小組活動,相互學習和合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行動力,讓他們體會到“教”“學”和“做”是一個體系,逐步增強他們活用知識的意識。特別是在上復習課的公開課時,我通常會設(shè)計有效的活動,比如在上初三被動語態(tài)的公開課時,為了復習不用被動語態(tài)的四種情況,我將學生分為A,B,C,D四人一組,四人分別負責happen,take place等不及物動詞不用被動語態(tài),feel,look等聯(lián)系動詞不用被動語態(tài),need,want等主動形式表示被動意義以及sell,wash 等與easily和well連用時主動形式表示被動意義,挑選出準備充分的兩三組,上臺讓他們給全班講解,這樣既能檢測每個組的掌握情況,又能讓學生體會自己整合和運用知識的過程。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順利地實現(xiàn)了公開課的“教學做合一”。
三、 結(jié)束語
“生活化”的公開課離不開有效的導入,“社會化”的公開課離不開有效的引導,“教學做合一”的公開課離不開有效的活動。生活教育論有助于升華初中英語公開課堂,公開課的有效教學有利于充分體現(xiàn)生活教育論,兩者相得益彰,讓我們在今后的公開課教學中不斷將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展示更有效地公開課堂。
參考文獻:
[1]朱志仁,徐志輝.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簡明教程[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趙春生,陳民.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王守仁,何鋒.英語(九年級上冊)[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4]王守仁,何鋒.英語(八年級上冊)[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7.
[5]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指南——英語[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榮娟,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兵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