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斷深入,促使學校各個學科教育需要發生相應的變化,美術課程作為小學階段重要課程,如何有效保障美術教學質量可謂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而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其有效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能夠起到較為良好的促進效果,所以本文也就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相關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一、 引言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階段也開設了美術課程,并且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美術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能夠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理念,對生活熱愛。但是,就傳統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因為很多教師習慣以自己為主體,對學生進行講解,由學生進行被動聽課,這種教學模式直接抑制了小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習興趣,不僅無法保障教學效果,也無法實現美術教育的價值。合作學習則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經常會使用的教學模式,其能夠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從而真正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二、 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一) 激發興趣,樹立信心
合作學習模式相較于其它教學方式而言,具有更強的自由性,所以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之上可以自由的展開合作學習,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上所存在的束縛,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另外,學生一旦參與到美術合作之中,自然能夠在合作與交流中有所獲得,這樣學生美術學習自信心也能得到提升,從而進一步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例如,在進行《做一道拿手菜》教學活動的時候,筆者就對學生進行了分組,讓不同小組做一道拿手菜讓我評一評、選一選,在這一過程中筆者先讓學生對一段美味佳肴的視頻進行來觀看,然后讓學生思考了傳統節日中的美食,之后讓學生提出自己最愛的一道菜,并且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要如何制作這一道“菜”,在時間到了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搖一搖的方式來選擇小組代表進行回答要如何制作,以此來進行廚藝大比拼。
(二) 培養個性,拓展思維
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之上,受應試教育環境所影響,學生在個人潛能發展等方面經常會受到限制,但是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就能直接改變這一限制,有效激發學生內在潛能、發展學生個性,讓每個學生的天性都能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得到解放。美術這一門課程本就是一門藝術類課程,對于學生個性以及創造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則能夠讓學生思維在交流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個性與創造力。
(三) 加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環境下,小學生因為受到較多寵愛,具有較為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感,更甚者還十分排斥與他人合作與溝通,但是,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若能得到有效應用,就能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形成較為良好的交流與互動平臺,從而真正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水平,促進學生對于相關教學內容的把握。
三、 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的不足
合作學習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理論與措施,所以在運用于小學美術教學之中的時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堂喧嘩,無法發揮實效
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之中若想得到有效實施,是需要多方一起努力的,所以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就會促使課堂存在較多的噪音,這也就無可避免會出現課堂喧嘩等情況,這個時候合作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無法將合作學習的實效有效發揮出來。若部分教師沒有及時對其進行合理的把控,甚至還會讓教學課堂成為一個游戲場所,無法真正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二) 小學生合作中容易產生沖突
小學生年齡較小,各方面思維與意識都處在形成與發展中,合作學習使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弱項得到有效實施,關鍵還是在于學生彼此之間是否能夠形成有效交流與溝通。但是,就實踐顯示,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的時候,因為學生能力、性格、性別與成績等多方面的差異性,促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會產生相互競爭等想法,更甚至還會因為教學工具的選擇而產生沖突,這個時候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效果自然也就會受到影響。
四、 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措施
(一) 合理分組,加強指導
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有效實現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先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這也是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實施的前提與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個體之間的觀察,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意愿等多方面因素來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借助于自由組合抑或者是教師指定的方式來進行4-6人的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組間異質的方式進行分組,即將好、中、差學生混合在一起,然后讓不同小組成員圍坐在一起進行合作學習,這樣就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有序的實施下去。在完成分組之后,教師則可以引導各個小組展開合作,以此來真正實現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與落實。
(二) 尊重差異,合理引導
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要想有效實現合作學習,教師在合作學習展開的時候還需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合理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此來有效落實合作學習。具體而言,教師在明確分組之后,可以結合不同小組成員學習能力來為其安排具有差異性的任務,讓學生在不同的分配任務中掌握相關知識,這樣就能避免后進生因為合作任務過于困難而產生退縮的心理,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得到有效提升和發展。其次,在合作過程中,為了讓后進生也能得到發展,教師就可以引導優等生與中等生將自己的想象借助于畫筆展示出來,例如,因為成績較差的學生對于造型以及整體設計的把握程度不佳,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優、中等生先動手起稿,在他們完成主體內容之后,教師再讓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適當配合,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貢獻,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成就感與喜悅感,促進學生對于小學美術教學內容的把握和理解,最大化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效果。
(三) 善于啟發,促進合作
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若想得到有效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借助于問題情境等方式來激活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讓學生能夠敢于突破傳統美術觀念,大膽直接地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有效促進合作學習的有序實施。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拓印花廳》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拓印花廳課前播放《啥是佩奇》,提問:“前不久一部名為《啥是佩奇》的短片火遍全網,你知道短片中佩奇的原型出自哪里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新沂博物館尋求答案。(出示豬型罐)”,然后對學生進行簡單的介紹,這是一件出土于馬陵山花廳遺址的珍貴文物,(板書花廳),花廳歷史源遠流長。承載著新沂深厚的文化底蘊,豬因為體態渾圓、憨態可掬、性情溫順,所以在古代是很早一批被人類馴化的動物,在先民的眼中,豬具有崇高的地位,擁有神奇的力量,他繁殖力強,生長快,肉脂多,成為農耕文明出現后人們渴求繁衍,多產,豐收的物化體現,豬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器具上……在簡單介紹之后,教師就可以提問來讓小組進行思考:“聽老師的介紹,作為新沂人的孩子,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嗎?說到花廳,你知道它位置在哪里?你對它有什么了解?”通過這一方式來有效啟發學生思維與創造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與互動之中,再加上兩人審美觀與思維的差異性,兩人在合作過程中自然也能實現思維與創造的碰撞,這樣就能讓學生形成較為良好的合作思維與意識,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一幅作品:“同學們,今天老師也受花廳文物所感染,想要用版畫來制作出一幅版畫作品,看看哪一位同學能夠看得最認真、學的最快!”然后先將畫型減下來,通過粘貼——滾墨——拓印等步驟來深化學生理解,之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創作之中,從而最大程度提高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效果。為此,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之上,一定要意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借助于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啟發學生,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這樣學生就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進步,在美術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創造力、審美觀。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是一種已經經過實踐證明的理論教學方式,也是十分值得我國教學工作者研究與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美術教學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重要課程,合作學習模式在其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意識到其價值,結合教學實際與學生身心發展需求進行合理分組與引導,以此來將合作學習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佳。
參考文獻:
[1]高秀明.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2(12):241-242.
[2]何曉東.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小學教學研究,2008(8):50-50.
[3]武婷.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6).
作者簡介:
周學梅,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徐州新沂新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