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迎春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于教育者、學習者而言,都是充滿特色的教學理念,能夠促使教與學的關系更加地和諧、溫馨,課堂教學結構更加地完善、健全,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真正得到有效地提高。本文正是以新課標為切入點,全方位開展和實施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育者的引導作用,讓課堂充滿活力,促使學生自主地開發和研究地理知識,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互動,探究出好的方法,真正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從而大幅度地提高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 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伴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創新,新課標的先進教學思想,逐漸融入到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并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展示出無限的活力,讓學生的學習更具特色,課堂氛圍更加地寬松、快樂,學生能夠真正放松心情,去發現、探究和解決,多樣化的課堂問題,找到更好的方法,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學習學科知識,充分把握好新課標的內涵,把其獨特的教學觀念,滲入到教學中,以最大化地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以達到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從課堂實際出發,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把握和調節課堂教學結構,開展自主探究為主旨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更加自主地參與課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效果。下面以新課標為切入點,就如何開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進行如下幾點闡述:
一、以新課標為主旨,設置課堂疑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內心強大學習動機和興趣,來源于對知識的熱情程度,只有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激情,學生才會成為愛學習的人,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深入地研究,更好地參與課堂問題的解決,并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探究出知識的本質,迸發出無限的熱情,從而切實推進新課標的全面實施,以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真正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適時做好引導人,多設置一些疑問,激發學生對疑問的探究,從而激起學生自主、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促使其積極參與的地理課堂的學習中。就冷鋒與天氣之間的關系一節中,教師可以深入研究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的關系,然后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可以制定這樣的問題,冷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以生活實際,結合本節理論知識,分析三者間的關系,從而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內容。
二、以新課標為載體,采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學生的接受欲望
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無定法,其最終目的在于,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探究激情,對知識萌生出無限的遐想,更加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深入地發掘“教學有法、貴在得法”的內涵,以新課標為落腳點,采用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心理和接受欲望,不斷地增強,從而提高學生的關注度。例如,讓學生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更加困難;如果能用形象記憶,會減少這方面的困難。仔細觀察“中國政區圖”不難發現各省市政區的輪廓,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很相似。如:黑龍江省像只天鵝,內蒙古自治區像展翅飛翔的老鷹,吉林省像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遼寧省像個大逗號,山東省像摸起右手伸開拇指的拳頭,山西省像平行四邊形,福建省像相思鳥,安徽像張兔子皮,臺灣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蘿……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象記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及位置”,不僅使呆板的政區輪廓圖變的生動有趣,樂于記憶,還能使自己不斷有新發現。
三、以新課標為契機,解讀生活化問題,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生活即為課堂,是新課標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表現。因為只有把生活與課堂緊密地結結合起來,課堂才會沿著新課標的方向發展和前進,整體上來說,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學生才會把所學的知識,所掌握的基本技能,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是有價值的、有內涵的,能夠促使學生體驗到知識所帶來的樂趣,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高中地理知識對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就說“天氣預報”,它關系和影響到學生上學、回家以及其他出行的各種防范措施的預設。再就是運用地理知識來解答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何世界上有些國家總是對那些有石油資源及其他資源的國家和地區蠢蠢欲動?像伊拉克、中東地區……地理知識就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答復,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等等。所以地理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理論聯系實際,從地理的角度去觀察、描述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把學生帶進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的備課就需要精心準備有關與地理密切相關的時事、新聞以及國內外關注的熱點問題,讓課堂和生活聯系起來,使所學的地理知識能有所作用。
總而言之,新課標對教育者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也是獨特的。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地利用以上有效的方法,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調控和變革教學手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全面推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靈活地掌握教學環節,賦予課堂旺盛的活力,展示學生在課堂中的個性化優勢,激活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促使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全面提高,指引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劉芳芳.淺探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J].考試,2017(04):88-89.
[2]李明輝.探究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8(1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