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我們對于教育教學的認識更加深刻,不斷地基于教學實踐,優化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有效性。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開展對于學生語文基本知識的培養,語文素養的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當前閱讀教學主要是以單篇閱讀模式開展,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一定的限制性。群文閱讀模式是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思路,能夠適應當前閱讀教學開展的趨勢。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首先探究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具體的應用策略,對今后的教學開展提供相應的依據。
關鍵詞:群文閱讀;必要性;策略;意義
群文閱讀,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群文閱讀就是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在當前教育教學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群文閱讀,能夠顯著地促進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對教育教學模式的優化十分關鍵。
一、 群文閱讀在教學中引入的必要性
教育理念體現了我們對于教育教學的綜合認識,新理念下我們意識到,基于教學實際,不斷地引入新理念,新方法是促進教學改革發展的關鍵。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學改革的開展,可見將群文閱讀引入教學中,是教育理念發展層面的要求。從實踐教學的層面分析,當前語文閱讀模式中,對學生成長有著一定的限制性,不能夠綜合地對學生進行啟發。而群文閱讀模式,能夠廣泛地拓展學生的閱讀量,能夠深入地培養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可見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是實踐教學開展層面的需要。
二、 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的策略分析
上文中對群文閱讀在教學中引入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不論是從教育理念的層面出發,還是從實踐教學的角度分析,必要性體現均是十分顯著的。結合實踐,主要在以下層面分析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的策略。
(一) 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編寫
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開展,首要的策略就是編寫相應的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設計的編寫,主要目的就是對課堂開展進行相應的規劃,使得教學開展能夠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首先,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設計應當對閱讀主題進行規定。例如,從整體層面規定閱讀主題,能夠促進學生對閱讀產生新的認識。如,風土人情主題,就可以選用課文《北京的春天》《藏戲》等,讓學生進行綜合性閱讀,實現學生語文素養全面養成[1]。其次,課堂教學設計的編寫,還有一個重要的層面就是精心研讀課程標準,深入領會其精髓,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建構課程資源,利用教材,拓展教材,編寫校本教材。由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一定數量的閱讀材料作為支撐,因此編寫校本教材,形成學生閱讀材料資源庫,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開展有著很大的幫助性。
(二) 教學時間與教學方法的固定
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全面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群文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的開展,還應當固定相應的教學時間以及教學方法。首先,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作業量越來越大,幾乎沒有時間閱讀。因此需要在教學層面對教學實踐進行固定,讓學生集中閱讀,任何學科不得占用。閱讀時間固定,便于學生沉下心、靜下來、讀進去。其次,群文閱讀的開展,教學方法也是十分關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升閱讀效率,就要從方法的層面入手,基于群文閱讀三個階段,主要有以下的方法。閱讀初期,以略讀為主,瀏覽文本內容,掃清文字障礙,了解文章主旨。第二階段,精讀與略讀相結合。若想提升閱讀效率,則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三) 引入高效率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設計的編寫,教學時間以及教學方法的固定之外,構建教學模式,總體層面促進群文閱讀的引入,也是十分關鍵的。首先,閱讀教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知識、能力、方法與品格四個方面,而且彼此關聯,相輔相成,又具有獨特性,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應的設計。因此在教學模式引入的層面,引入高效的教學模式是必要的。其一,積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例如,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開展閱讀,諸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情景教學模式引入,都能夠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其次,在知識基礎上再進行能力設計,教師設計主問題,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與既有經驗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閱讀能力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提升。
(四) 建立教學反饋機制
隨著語文教學的開展,基于教學實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意義重大,群文閱讀的開展,能夠促進學生集中地,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閱讀意識,以及閱讀能力。課堂教學設計的編寫,教學時間與教學方法的固定,以及引入高效率的教學模式,均是開展群文閱讀有效的路徑。在此基礎上,從優化教學的層面思考,建立相應的教學反饋機制也是必要的。首先,教學反饋機制的建立,就是在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收集學生對于教學策略的意見與建議,多樣化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其次,根據教學反饋,對教學策略,教學思路進行優化,實現對教學發展的促進。總的來說,教學反饋機制的建立,體現了對于教學的思考,有利于群文教學模式的高效開展。
三、 結束語
本文探究群文閱讀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的策略,主要從上述四個方面進行策略開展,對于今后的教學開展有著很強的指導性。總的來說,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素養的養成是促進教學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劉春玲.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語文,2016(24):106-107.
[2]林紅.小學中年級語文群文閱讀的操作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3):153.
[3]郭秀云.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中學語文,2016(3):6-8.
作者簡介:
劉洪新,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藍溪梅永小學(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