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著眼于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積極推動教學模式創新,特別是要在開展實踐教學方法取得突破。本文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行了研究,在簡要分析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積極作用的基礎上,重點就如何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出了討論,旨在為培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核心素養;實施策略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一種新形式,是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它是以語文教材為依托,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活動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拓展視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出讓語文課程發生質的變化,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足夠重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特別是要將其納入“新課改”教學創新體系當中,落實到“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當中,對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斷提升有效性,進而最大限度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這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同時也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認識、深入研究和有效探索。
一、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作用
在我國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新形勢下,要求小學語文教育必須以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作為目標,積極探索科學化和效能化的教學模式,大力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對于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特點和要求來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這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和引導性作用,比如通過卓有成效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加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對語文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應用,更能夠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學習和研究語文知識,這對于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至關重要。在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深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還有助于推動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新,能夠使語文教學更具有實踐性、生活化、應用性等諸多特點,比如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小學生對生活中、社會上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人、事、物等進行調查和分析,進而使小學生的作文更具有針對性和思想性,對于培養學生的作文意識、作文能力以及作文技巧都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二、 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 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人本性
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在設計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體現針對性和特色化,同時也要在強化趣味性方面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得到學生的認可,并落實到社會實踐當中。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他們的興趣點,并且要與生活進行有效地結合,比如我在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號召學生到自己家附近進行實際的搜集,確定廣告種類、數量以及特點。學生們紛紛進行實踐,很多學生都注意觀察自己家所住的小區內部的亂畫亂貼現象,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還有學生對自己家樓下的小廣告進行了調查和了解,有的提出“小廣告主要有貸款、辦證、家政服務、疏通下水等方面,小廣告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物業管理問題”,不僅培養了他們的調查能力,也培養了分析能力。
(二) 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性
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要更加重視小學生語文意識的形成,特別是要在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分析能力等諸多方面取得突破,因而應當更加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性。這就要求老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理解理論。比如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文化等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有效融合,通過開展“紅色之旅”,培養學生的革命精神;再比如還可以采取“視頻教學”的方式,將課堂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有效融合,教師也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有效拓展,在制作多媒體PPT課件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綜合實踐內容,比如可以插入更多具有實踐性的圖片、視頻以及Flash動畫等等,可使綜合實踐活動實現“隨時隨地”的目標,進而使語文教學更具有實踐性和生活化,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十分重要,教師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力求取得更好成效。
(三) 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引導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引導性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在培養核心素養方面實現更大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切實發揮自身的“導向作用”,重點要在引導、指導、教導方面努力,使學生通過綜合社會活動有所收獲、有所領悟。比如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時事熱點,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使他們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并且還要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同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昨晚新聞聯播內容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進而提升學生的理解。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引導性,要更加高度重視學生對生活的體會和感情,比如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走出去”的活動,通過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讓小學生感受社會、了解社會,最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按照“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以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作為重點,積極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在培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通過大力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既有利于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利于促進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更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觀”,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此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并且要積極探索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現形式,特別是要在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人本性、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融合性、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引導性等方面取得突破,促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入和有效開展,進而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顏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的幾點策略[J].中外交流,2018(30):286.
[2]吳松濤.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指導策略的探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3]張清華.農村中學生個性化作文的指導策略[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蔡春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八一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