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施好“翻轉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施“翻轉課堂”教學能夠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在探究式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通過多種有效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在對小學語文教學展開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傳統語文教學在“翻轉課堂”教學上的不足,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展開進一步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
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一) 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小學語文的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在課上對教材內容進行解讀,學生在講臺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字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自覺提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水平。
(二)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從小學語文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教師的教學內容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只對教材進行詳細的講解,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和擴充,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難被提升。另外,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傾向于“一言堂”的模式,在課堂上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較遠。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地位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不再是課堂上遙不可及的教育者,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真正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以興趣教學為目的,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程度地提升。
(三) 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翻轉課堂”就是將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無止境的延伸,讓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課堂上專門去應對“難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使學生在結伴學習的情況下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同時極大程度地提升學習的效率。在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下,學生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可以進行有效地學習,使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得到更加開闊的思路,從而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 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步驟
首先,課前教學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將微課教學手段進行有效地應用,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升微課制作的技術和水平。微課教學貫穿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始終,教師在課前必須對微課視頻進行合理地設計,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擴展,根據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差異制作出具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以某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為例,在學習《趙州橋》一課時,教師在互聯網上查找大量類型的建筑圖片,并輔以優美的文字和音樂進行鑒賞,使學生對不同橋梁之間的美感進行直觀的對比,從而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其次,課堂教學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場所。在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時,教師會在課前安排相應的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查找資料、合作交流、在線咨詢等方式完成課前任務,然后總結出預習中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然后帶著問題進入課堂的學習。在課上,教師會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拓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
最后,課后教學設計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時,教師必須注重課后的教學設計,對學生課后的學習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并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安排教學任務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避免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同時防止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無法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 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 精選教學的內容,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必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精心選擇,著重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因此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在學習中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興趣教學法,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學必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地整合和擴充,在控制教學時間的基礎上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著重講解。一般來說,教師微課視頻的時間一般應該控制在10分鐘以內,視頻內容不能具有太大的難度,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前自主完成預習任務。以某小學六年級《開國大典》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微課視頻中注重添加了開國大典時期的珍貴歷史圖片,對課文中描寫的場景進行還原,然后通過歌曲和視頻的形式對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還原,并對當前能夠展示國家崛起的典型事件進行圖片描述,使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到濃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 豐富課堂的活動,加強教學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性地探究,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豐富課堂活動,提高課堂的互動質量。課堂互動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是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某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為例,在學習《沒頭腦與不高興》一課時,教師在課上應用上情境還原的教學手段,安排學生分組對課程內容進行表演還原。每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文中的部分內容進行表演,教師在每組中客串一個角色,與學生一起還原課程內容。通過這種有說有笑、有聲有色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三) 回顧課堂的知識,拓展教學評價方式
課后回顧知識、綜合展開評價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重要內容,在進行課堂的知識回顧時,教師要對微課視頻進行有效的利用,在課件中將課堂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將重難點內容進行突出講解,使學生對學習的框架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要轉變以成績定義學生優劣的落后評價方法,將評價的過程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某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為例,教師在學期前會引導學生制作語文學習檔案,該檔案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表現和課后復習等方面,評價的方式包括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和家長評價,使學生在每一階段的學習中都能夠得到鼓勵,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四、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祁芳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A1):60.
[2]田卯寅.“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7(78):57.
[3]魏彥廣.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小學語文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7(77):55.
作者簡介:楊大蒼,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城關第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