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事業當中,教學方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學過程的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也得到了持續的改善。近年,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脫穎而出,作為一個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我們需要將其聯合實際運用到具體課堂當中。所以,本文會聯系實際,探究實驗教學在小學課堂上的具體應用,找到最適合小學課堂的實驗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實驗研究
任何一項研究都要依據一定的方式方法來進行,而實驗研究就是目前研究事業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法,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之中,實驗同樣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開展實驗不僅有利于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實驗教學,相對于一成不變的課堂更具有靈活性,更貼近生活。
一、 通過有效的實驗教學,助力落實素質教育
通過實驗教學的進行,令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新課標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一環,小學對于學生的基礎教育尤其重要。在小學課堂實施實驗教學,有利于推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驗教學,讓老師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具體化,生活化,讓學生理解相關知識變得更加輕松,幫助學生們理解知識,掌握方法。
二、 比較先進的實驗教學,助力拓展創新思維
在實驗教學中,重視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拓展能力,而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下面這些環節來鍛煉學生的思維:首先假設問題情境,這樣可以找到創新的入口;通過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究,打開創新的大門;接著發現問題、猜測結論則可以激發創新思維,讓大腦思維能力更加活躍。比如說在研究相同長度的線段圍成一個圖形,在哪種情況下面積最大的問題之時,老師應該讓同學們先進行猜測,再去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通過實驗研究最終得出相應結論。通過以上幾方面的鍛煉,學生的思維就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三、 通過數學實驗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數學作為一個海納百川的學科,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所以,本人通過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根據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以實驗教學方式做了下面這些探索,并歸納出了一些方式:
(一) 探索式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學會自己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學生的自主性來設立課程。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這種模式的應用,主要適合一些比較書面化的知識,比如概念、公式、定理、公理等有一定理論性的教學。
(二) 建構式教學
建構的含義是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數學的許多知識都具有完整邏輯結構。而建構式教學就是利用了數學這一特點。這種教學方式主要適用于復習課,對已學習了的知識進行最終的歸納總結,建立一定的知識體系。例如學習完某一階段知識點以后,老師應該圍繞這個知識點進行拓展,總結這一類型問題的解決方法,讓學生可以有一個范本依據,建立錯題本體系,這樣能夠更加方便地查缺補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通過系統的實驗教學,助力理解抽象思維
數學課程中存在著很多理論性知識,這些理論大多都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建構一定的系統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可以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情景,讓學生感覺到數學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數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把一些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更方便理解抽象概念。
五、 通過實踐的實驗教學,助力培養動手能力
在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可以利用制作教具提升小學生的相關實踐能力。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理解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對知識更加深刻。
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這時候,老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在學生迷茫的時候做學生的引路人,與學生交流互動,從各個方面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要合理運用學科的特點,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創造出更多的教學方案,從而增加數學教學的興趣性,能夠使得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在學習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有趣之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促進兩者的和諧發展,推動素質教育的徹底實施。數學教師還應該留心生活,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現象,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里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緊跟時代的腳步,理解學生的思想,做好師生互動,讓更多的學生喜歡數學,了解數學,克服學習數學的困難,領略到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秋妍.數學實驗: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有效方法[J].科學大眾,2016(12).
[2]郭淑香.五年制小學數學實驗教材的試教報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91(4).
作者簡介:
宗建華,江蘇省鹽城市,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