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個體的進步還是國家的發展,都和與時俱進、開闊眼界不可分割。英語在很多國際場合都被用作官方語言,使用人群也十分廣泛,作為一個非英語母語國家,英語教學對我國具有重要價值。但我們必須承認,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顯然更加困難,特別是小學高年級時,每個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英語“學困生”。本文分析了小學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探討了如何有效轉化學困生。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困生轉化;方法探究
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沒有語言情境、學生不愿背單詞、學生不敢開口講英語等等困難。再加上,家長普遍對英語學習十分重視,有時會強迫孩子上一些英語課外輔導班,學生本身英語基礎就很薄弱,上課外輔導班又增強了他們的逆反心理,對學英語更提不起興趣,造成了惡性循環。這些情況也就導致了幾乎每個班級里都會存在幾名英語“學困生”。新課標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學困生的教學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完成轉化。
一、 造成學困生的原因
造成英語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很多。從學生自身因素來說,有些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也沒有進行良好的學習規劃,學習成績總是不見起色;有些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弱,舊的知識還沒有學懂吃透,新的課程又緊跟而上,自然不能很好地消化學習內容;還有些學生性格較為內向,又因為成績不好造成自卑心理,在學習英語時便不愿意和老師、同學進行溝通,導致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一定的信心。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有的家長自身教育能力有限,難以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學資源,導致在英語啟蒙階段錯過了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機;有的家長則事必躬親,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一手包辦解決,導致孩子的思想較為懶散,在學習上也不愿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從教師角度來看,有些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經常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課堂不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有些教師則在一堂課中呈現了過多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鮮有時間自主思考。當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時,就造成了英語學困生較多的現狀。
二、 轉化學困生的方法
(一) 注意溝通方法
學困生往往心思敏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時,首先一定要注意溝通方法。要帶著同理心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決不能高姿態地批評指責。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說出學習英語的困難到底在哪里,究竟是學不懂還是不想學,這樣才能開始對他們進行轉化。如果是學不懂,要幫助他們筑牢基礎、查漏補缺;如果是不想學,則要搞清原因,分門別類解決好問題。作為一名教師,如果無法讓學生信任自己,那教育二字又從何談起呢?只有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樣的教育才是鮮活的、有價值的。
(二) 注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積極在課程設置上下功夫,讓學困生們感受到學英語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用輕松愉快的課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困生們才能逐漸接受英語。例如,學習“My day”一課時,教師可以配上活潑的樂曲,請學生思考并討論自己每天都做了什么事,做這些事大概是在幾點,周末時又有什么娛樂活動等等,再邀請學生兩兩一組上臺表演,遇到不會說的單詞可以申請“場外求助”,教師幫助提醒,整體表演過程流暢則予以加分,反之也給予鼓勵。隨后,再為學生范讀課文,指導句式等,課程整體水到渠成又不完全拘于課本,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英語實際上與漢語一樣,是他們表達的工具,也很有趣,使他們不再有畏難的心態。
(三) 注意開展針對性教學
如上所述,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種解決方式不可能適用于每個學生。這時,教師應注意每個學困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首先,有必要為有學習困難的學生設定適當的評估標準。學困生之所以會“學困”,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達到主流標準的要求,對此,大可以分層次對學生進行評價,只要學困生對比自己前一次的標準有所進步,就應當進行肯定。其次,要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有些學生可能長于聽力和閱讀,教師就要鼓勵他在這方面的長處;有些學生也許對英語一竅不通,但其他學科成績優異,教師應從其他學科的優點入手,對學生進行表揚并鼓勵他們將學習其他學科的方法遷移到學習英語上來。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學習的動力自然也就增高了。最后,為這些學生一對一制定學習計劃。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認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針對詞匯量不足的學生,學習計劃中就應該明確每天背幾個單詞,并教給學生背單詞的方法;針對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學生,學習計劃里應著重說明每天說幾個句子,并鼓勵他們找同學或老師加以練習;針對有英語閱讀障礙的學生,則要對閱讀數量提出一定的要求。長此以往,相信學生一定能攻克英語學習的各大難關,從而化“學困”為“優秀”。
三、 結束語
對于每一門學科來說,學困生的轉化都是一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但我們決不能因此放棄任何一名學生。作為英語教師,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更要耐心細致,找準“學困”問題所在,再幫助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逐個擊破。面對學生時,要注意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因學生是“學困生”就放棄學生或一味批評學生。我們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但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耐心打磨和陪伴。育人如琢玉,相信只要用對方法,每一名學困生都能完成轉化,喜歡并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李秀.中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現狀調查研究——以大連開發區濱海學校為例[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夏志萍.優化課堂教學,轉化小學英語學困生[J].吉林教育,2016(2).
作者簡介:
潘張梅,安徽省宣城市,安徽省郎溪縣建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