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愛民
【摘要】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快樂”作為主導開展教學活動。體育課中運用快樂體育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體育鍛煉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快樂體育 激發興趣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206-02
體育課是所有學科中與學生身體生長發育最為密切的一個學科,它以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本”,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在40分鐘內的課堂表現。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空間,阻障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致使許多學生都對體育課喪失了興趣。高爾基曾經說過:“快樂,是人生最偉大的事!”而小學生的童年特別需要快樂,體育課恰恰是他們體驗快樂的重要方式。如果能把“快樂”融入體育課堂,讓我們的孩子們充分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讓他們在陽光下盡情奔跑,揮灑汗水,這樣不僅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而且能夠讓孩子們體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可見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快樂體育的內涵
快樂體育指的是深層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參與、理解、掌握以及創新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運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快樂體育的產生是對傳統教學觀、師生觀的變革。
1.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快樂體育是一個有著快樂體驗的學習過程。傳統的體育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導致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自覺性、積極性的泯滅。失去興趣的學習,不能激發與維持學生學習的動機,不能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學生也不會進行有效的學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樂體育教學,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智慧而藝術性的教學讓學生在快樂情緒的體驗中進行學習,教師只有最大限度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積極地鼓勵、引導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傳統的學校體育理論認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追求運動技能的規范,提高和增強體力。快樂體育認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是快樂體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在快樂體育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和能力,豐富精神生活,促使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3.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不僅要育體,而且還要育心。社會越向前發展,對人的道德情操和適宜社會生活能力的要求也越高。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適應社會生活要求的個人行為和社會行為,具有符合時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養、道德情操等。快樂體育在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展個性的同時,也要求運動技能在積極參與下的提高,培養終身體育的能力和習慣。
二、快樂體育教學策略
快樂體育是一種對于任何學段的學生都適用的教學策略,但是由于各學段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不同,隨之針對個學段的具體教學策略也不同。根據小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快樂體育特別適用于小學生。就對于小學課堂而言,快樂體育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引導法
小學生的運動學習內容主要是一些基本身體運動動作,但是由于這些動作相對于比較單調、枯燥,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會被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教師創設的教學環境所吸引,情感易受具體情境的影響,易受別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或者設置一定的故事情節,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例如:在《立定跳遠》教學中,讓學生模仿小兔子跳,給他們帶上兔子頭飾,為他們創設一個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來練習立定跳遠。學生爭先恐后模仿小兔的跳法進行練習。這種方式會讓學生在不知不學中學會立定跳遠,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2.體育競賽法
在體育課中,用競賽的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例如:在練習快速啟動時,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采用聽口令直線距離一對一互相抓捕的方法來進行練習。學生在練習時積極性很高,并且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相互交流經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快速啟動和快速的反應的能力,而且也培養學生在練習中快速掌握運動技巧的能力。
體育課中經常正確合理地運用競賽的方法能激發學生的拼搏進取的精神和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3.賞識鼓勵法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完善,在學習中的抗挫能力較差,自我認識程度較低,因此當遇到學習困難時,特別需要別人的鼓勵,從而建立信心戰勝困難。
例如:在學生練習爬桿時,就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當學生不敢爬上去,在原地停滯不前的時候,教師就要不斷地去鼓勵他,為他加油打氣:其實這個對你來說是很簡單的,稍微用點力你就能過去了。當他真的過不去的時候,我就這樣對他說,其實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這個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表現得特別認真、努力。
經常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進行賞識和鼓勵,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因為這些鼓勵和賞識,從而增強了自信心,克服恐懼,順利地完成任務。
4.固有樂趣法
任何運動都有其固有的樂趣,教師要充分挖掘這些運動的樂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跨欄這一項運動的樂趣就是來自于跨越障礙的競爭感。在課堂上,應讓學生先體會這種來自跨越障礙的快樂,而不是學習跨欄動作。先讓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充分體驗跨越障礙的快樂,然后再適當提升高度,讓他們產生技術學習的需要,隨后進行技術教學,并在整個過程中都始終體現這個固有樂趣,學生就會不知不覺地跟著樂趣走,從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從學習需要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5.創造樂趣法
在體育教學中,除了挖掘運動教材的固有樂趣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使本來枯燥的教材變得生動有趣。如利用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立定跳遠》這一課中,在準備活動時,改變那種單調的廣播操的方式,采用小學生喜歡的兔子舞形式,配上音樂,和學生一起熱身。這樣牢牢地吸引住了學生,既在課堂中起到了放松肢體、陶冶情操的作用,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利用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操分腿騰越教學中,有意識地在準備活動中安排了“跳人馬接力”游戲,學生頓時情緒高漲,躍躍欲試,并在游戲中掌握了技術動作。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但是,對于快樂體育這種教學方式,教師要把握得當。避免形成“放羊式”的教育。教師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把體育教學的目的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自主鍛煉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態度和能力,讓學生在吃苦耐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體育就是運動,運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運動應該是一個讓學生感到快樂的過程,只有把體育教學和快樂更好地融為一體,才能成為真正的快樂體育。
快樂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又能夠提高學生們的體育技能,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在運動中體會到快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