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林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等待著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影響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高效教學,阻礙著初中階段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因此,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這些問題并重點分析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初中教學 道德法治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67-02
1.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教學現狀
1.1教師主導意識不高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處于課堂的中心位置。如果教師沒有處于一個中心的位置,那么就有可能影響到整個教學的進程。如果教師處于中心地位,那么就會使教學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有一個計劃中的教學情境,有一個有效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社會行為,并對自己做出的一切社會行為做出反思。
1.2學生學習動力不高
在心理學家看來,興趣是人們認識事物探究事物的動力,只有人們本身對一些事情感興趣才能更好的去做這件事,才能更加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相反如果人們對一件事情提不起來興趣,就會很大程度上降低這件事情的完成率。在實際的調查中表明,喜歡初中政治課程的學生并不是很多,學生對政治課程缺少興趣,缺少學習的動力。而導致這些學生對政治課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對于學生而言有些難以理解。并且這些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太遠,所以學生對這類課程感到沒勁,不想去學習這類課程。其次,部分課任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在教學時就是簡單的講解理論知識,一味地講大道理,沒有任何的調節課堂氣氛的教學手段。在如今的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相關的課任教師也沒有利用到互聯網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沒有興趣。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策略
2.1加強教師專業素質
首先,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能力,就需要加強教師的道德與法治能力,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其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起到一個頭領的作用,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增強自己的道德法治能力。其次,各地的教育部門要意識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在對教師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把教師的道德法治能力列入考核標準,考察教師道德法治能力的大小,再從綜合方面考察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從而選擇更加優秀的道德法治能力強的教師進行教學。這樣在對學生進行信息教學時,就可以更加順利的對學生進行教學。
2.2強化師生道德法治訓練
加強學生的道德法治訓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道德法治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使用能力,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瀏覽速度,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在一些道德法治訓練中,教師也要指導學生瀏覽一些可以提高學生道德法治能力的書籍,對學生積極的指導,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在學生教材學習方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獲取范圍。一方面在編寫教材的時候,編寫人員要有意識地更多的將相關知識體現在教材內容中,讓學生在學習教材的時候能夠注意到這些內容,無形之中增強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內容所感染,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另一方面,要增加學生對相關資料的閱讀,不僅僅要在教材上體現這些內容,更要在平時中為學生提供閱讀資源。
2.3轉變師生道德法治觀念
教師要帶領學生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慢慢地轉變道德法治觀念,逐步實現知識教育。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要求教師必須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才能在時代的發展洪流中保證自己的地位,才能夠有能力教授學生知識。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廣泛應用,過去的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方針都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想不被時代所拋棄,就必須要隨著時代變化轉變教學模式。適應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需要使用在多媒體環境下應運而生的新型網絡授課模式。教師也需要在業余時間不斷加強自身的能力,強化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更好的適應教育的發展改革。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更好的推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程,更好的推動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一門思想課程,不僅能夠使學生健康的成長,而且也能夠為國家發展輸送品質優秀的人才。因此,如何提高道德與法制教學的有效性是當代社會發展的永久的話題。相關的思想教師應該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樹立一種適應時代發展的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互聯網教學,積極探索對學生有效果的教學方法,更好地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周婷婷.初中道德與法制課教學有效性研究[J].聊城大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2016(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