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
【摘要】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相比較,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以及自信心不夠強。因此,面對這些問題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四有”青年。本文重點闡述了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幾點合理化建議,以期推動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075-01
引言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多,各行各業都大量需要有能力的專業人才,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用人單位對于員工的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一員,必須要充分發揮其職業教育的特點,在重視學科教育的同時不斷加大思想政治的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斷地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從而解決社會的就業壓力。
1.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課課程開展的必要性
作為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工作的精神動力,高職院校要不斷地加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促進大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了讓學生加強對社會的體驗和認識,不斷的加強自我認識,我們要從現在就要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促進個人全面成長,全面的地貫徹社會主義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他們做好接班人的準備。近年來高校學生因為沖突而發生悲劇的事件令人唏噓,因此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幫助高校學生改善人際關系問題勢在必行。為了弘揚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幫助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擔當的社會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2.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實踐策略
2.1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之所以可以成才立業的根基是德者。大學生要不斷的自覺地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行為要優雅得體,道德品質要高尚。從古到今,成才的必備條件都是高尚的道德品質。從大業者往往是道德高尚心懷大道的人。種麥子可以清除荒地上的雜草,但是人的心靈凈化卻只能用美德來教化。人類之所以可以生存,是因為人的心底有底線,而人類生存的底線就是道德底線。人類的社會進步離不開道德的教化。相應的一個社會的經濟和道德水準成正比。一個社會經濟越發達,道德水準相應的應該越高。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上的精英,引領風尚的表率,文明的表率,更要自覺的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我們當代大學生就是為社會主義建設化服務的,我們培養的學生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我們需要大量的年輕人為我們的事業赴湯蹈火。因此現在的大學生要有堅定不移的信仰和目標,要有自覺抵制外來主義的覺悟,讓我們的共產主義事業最終走向勝利,因此,當代大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教育十分的重要,說明思想政治課的開設十分的必要。
2.2通過實例教學來指導學生,以情感人,引起共鳴
要想增加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效果就必須要和同學們引起共鳴,找到準確的切入點。目前,有些高職學生學習大多都是糊弄,學習目標不明確、而且得過且過,綜合能力低。經過研究發現,大學生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偏離了正確方向。因此,要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注重學生的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通過教學中大量的真實案例來告訴學生具體的做法,讓學生切身感受,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教育的目標,讓學生的教育學習上更具有主動性。
2.3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不管是學習專業課還是思想政治課,都得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溝通,用合適的方法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和老師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將思想政治的內容融入到情感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比如說在思想政治課上把社會的熱點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用案例教學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論的印象,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的形成。
2.4心理輔導教育
心里輔導是當今社會現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人們心里是多變的,個性的,現在有許多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低,一遇到事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增加許多心理課程以及設有一些心理咨詢室,聘有專業心理老師輔導學生,讓學生學會發泄情緒,釋放學習壓力,使學生有一個好的心態。學校開設的心理課程還有利于學生心理專業的學習,發揮專業優勢開一些心理培訓班或者工作室。
結語
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是教育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國家的發展,社會的和諧,提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為未來培養接班人,因此需要大量身體素質好,思想政治好,有技術的人才,需要高等學校加大創新,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培養有戰斗力,有凝聚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胡一喬.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輔導員眼中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6):45.
[2]曹慶波.高校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黃石教育學院報,2006(2):57-60.
[3]趙愛琴.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探析[J].黨史文苑,2010(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