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變化,英語教學在新時期迎來了新的挑戰。提高教學效果、降低學生學習負擔,成為了廣大教師研究的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就成為一個突破口。基于此,本文就重點探討了強化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參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從不同層面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措施,希望可以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英語教學 學生參與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14-01
在課堂教學中,參與主體有兩個,一是教師,二是學生。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在課堂上需要兩個主體共同參與,才能讓教學活動達到預期中的效果。從目前英語教學實際來講,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還存在不足,部分學生課堂參與程度低,導致對于英語知識的接收效果不好。對于教師而言,便需要對此形成關注,通過合理的手段強化學生參與,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效接收相關知識。
一、通過小組合作展開英語教學推動學生參與
要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那么就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從本質上來說,小組合作就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讓學生4-6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共同協作完成預設的一些學習任務。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就能夠實現自主參與,有效提高學習效果。具體而言,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教師需要進行學習小組劃分,基于學生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基于高低結合原則,確保不同小組的整體水平對等。其次,在劃分好了學習小組之后,就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比如對于一篇課文進行閱讀教學,就可以設計理解陌生單詞、總結課文大意、用課文中出現的短語造句等等任務。最后,在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將學習任務下發給各個小組,讓學生展開自學。這一過程中,教師則需要對全班學習情況進行巡視,對出現問題的小組及時指點,確保每個小組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實踐中,教師還可以靈活分組,創新分組形式,讓學生形成不同的學習體驗。
二、創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學生課堂參與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的參與性也不是很強。究其原因,傳統模式下教師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未體現出來。近些年,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被研究較多,尤其是在智能設備普及之后,這一模式也有了實現的良好基礎,這也成為翻轉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在英語教學中,便可以創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傳統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進行自學,到課堂上進行實踐。但是這樣的模式,教師對于學生自學環節的把控力度不足。因此,便可以創新翻轉課堂模式,即將英語課堂分割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時間用于學生自學,第二部分時間用于學生實踐,第三部分時間用于教師講評。這樣的學-練-講模式,就對以往傳統的講-學-練模式實現了翻轉,強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效果,對每個部分的內容進行調整,對時長予以控制,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出翻轉課堂的教學作用。
三、創設游戲實施趣味教學激發學生參與
要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有效參與教學,還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達成目標。所謂的游戲教學,就是結合課本內容,立足教學目標,創設對應的趣味化游戲,將相關知識融入進來,讓學生可以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形成認識與理解。因此,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就可以創設游戲實施趣味教學,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詳細說來,第一步需要搜集適合課堂進行的游戲素材。學生對游戲普遍具有很強的興趣,但是教師對于游戲的認知,往往和學生存在差異。因此,就需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搜集一些游戲素材。第二步就是創設游戲,在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對游戲素材進行整合與重構,創造出新的英語教學游戲。第三步,在課堂教學時,引入教學游戲,讓學生參與進來,教師從旁進行指導與規范,讓學生在游戲中理解英語知識。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游戲教學,需要把握游戲的引入時機。從課堂教學講,主要可以分為課前、課中與課后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教學游戲所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課前階段導入游戲,主要作用是引出新課與活躍氛圍,而課中的主要作用是輔助知識講解,課后這主要是讓學生實踐。所以,在采取游戲教學時,還需要加強對引入時機的把控。
四、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時代的不斷發展,英語教學要實現學生主動參與的目的,還需要著眼時代的變化,緊跟時代創新教學,這樣也能起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效果。從當前社會實際來講,信息技術已然成為主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產生了很多智能電子產品,學生對于這些智能電子產品充滿興趣。因此,在英語課堂上,就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智能電子設備來構建教學活動。“雨課堂”是目前較為主流的一種智慧教學系統,依托智能設備的支持,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完成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因此,教師便可以采用“雨課堂”來創新英語教學,營造一個信息化的教學環境。除了信息設備,信息技術的發展還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新媒體催生除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媒介載體,如短視頻、直播等。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立足新媒體這個渠道,搜集各種具有趣味化的英語學習素材,將其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除此之外,還有交互式電子白板、傳統多媒體設備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使用的教學載體。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這些信息技術和設備綜合運用,激發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
五、構建組合教學模式深化學生的課堂參與
教學活動是靈活多樣的,對于教學方法的使用,既可以單一運用,也可以組合運用。目前,部分英語教師對此存在認知上的局限,教學方法單調,使得學生課堂參與度偏低。因此,便可以將不同教學方法組合起來,構建組合教學模式,以此深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將擅長使用的方法進行組合。首先,可以組合情景教學+游戲教學,構建角色情景英語游戲,讓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英語情景中,代入對應的角色完成游戲,這樣就大大提升的教學趣味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更強。其次,可以組合問題教學法+任務清單學習法,構建問題清單導學模式,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引導學生進行自學的問題清單,讓學生有效進行自主學習。總的來說,組合教學模式的可行策略非常多樣,對于深化學生課堂參與也有積極意義,這一點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
結束語
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對提升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在實踐中,教師要善用小組合作、游戲教學這些常規手段,在此基礎上,更要加強對組合教學模式的研究,結合自身所長創建新穎的組合教學模式,有效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夏.英語課堂有效策略研究——激勵策略[J].瘋狂英語,2016(2):37-38.
[2]郭莉萍.基于母語思維參與的英語課堂生態化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48-50.
[3]高偉民.促進學生主體參與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建構[J]. 基礎教育研究,2018(06):50+52.
作者簡介:
茍麗紅(1983.3-),女,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