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琴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發展,數學生活化逐漸成為數學教學的新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縮減數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數學本就源自生活,生活化的教學正體現數學的本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習內容的需求,實施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情境
【課題】本論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626)“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究”研究成果,作者為課題負責人。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3-0156-01
《全日制義務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與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結合學生現有的學習情況,從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生活化的動手操作、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等方面入手,讓數學教學富有生活氣息。
一、生活化的數學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他們對比較熟悉的事物具有更主動、更積極的參與意識。由此,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用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動力,消除學生對數學的陌生感,讓他們意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進而增強他們學習自信心。
如教學人教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在上課初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二年級學生去博物館參觀”這一情境,畫面上顯示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7人……。每個班由兩名教師帶領。生動的畫面立刻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趁勢提問學生:“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這樣開放的問題打開學生說話的“閘門”。教室里立馬熱鬧起來,學生在熟悉畫面的激發下,提出很多數學問題,如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二(2)班比二(1)班多多少人?……教師從中找出與今天學習內容有關的問題,進而引出新知識的學習。就這樣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在激趣的同時還讓學生對新知識內容的學習產生無限的向往和憧憬,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生活化的動手操作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動手操作是小學數學課堂最直接、最常用的實踐活動,通過動手操作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啟迪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高動手操作的時間和平臺,讓學生在動手中調動全身各感官系統參與學習活動,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如在學習二年級數學《認識厘米和米》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用直尺按照教師講的方法測量教室內物體的長度,這樣貼近生活的動手活動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只見他們拿著直尺有的在量課桌的長,有的在量數學課本的長度,還有量橡皮的長度。總之教室內一切生活的物體都成為他們測量的對象。就是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他們真切的感受到“1厘米的長度。”這樣就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動手操作具體化、形象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大到航天科技,小到一塊橡皮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激起他們進一步探究數學的愿望。
三、生活化的數學教學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是數學教學的“初心”,也是最終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鞏固數學知識,形成技能,內化能力。本來數學課本的知識就是生活的投影,有跡可循,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啟發學生。
如學習了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直角的認識》后,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直角。于是學生找到了桌子的直角、黑板上的直角以及窗戶上的直角等。這樣一找,學生發現原來生活中到處都是直角,甚至還有的學生就提出疑問:為什么這些物體要做成直角呢?這些超前的問題雖然學生現在不明白,但正是這一個個疑問為他們的后續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指引他們一步步邁進數學知識的殿堂。
再如學習了《平移和旋轉》一課后,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實例。學生找的五花八門,什么旋轉木馬、運行的電梯、開火車等。并且在眾多的實例中他們還深化對“平移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只是位置發生變化”以及“旋轉的三要素”等知識理解。這是單純的說教的教學方法達不到的效果。并且學生在這樣的生活學習中還培養認真觀察、善于總結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是至關重要的,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不僅讓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更重要的培養學生各種數學能力,這是學生今后成長和發展的寶貴財富。
總之,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就要求數學教師努力尋求數學教材、生活實際兩者的結合點,創設生活化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活化的動手操作中提升數學能力;運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法鞏固知識。把數學和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數學走出課堂,生活走進數學課堂,真正實現數學的生活,生活的數學。
參考文獻:
[1]陳建軍.實踐探究——為小學生科學探究提供有效指導[J].知識窗(教師版).2018(01).
[2]李文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