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柱
摘 ?要:在當今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職業能力的提高能明顯增加就業機會,高職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高職體育教學承擔著向學生傳授基礎體育知識和基本體育技能的義務,同時還有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職責。因此,有意識地展現體育在高職教學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有指導意義。本文探討了在培養高職院校體育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職 ?體育教學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b)-0178-02
如何保證應屆生就業成功不僅是學生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所有高校面臨的難題。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被培養成為一線崗位技能人才,因此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是高職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結合了學生未來將面臨的工作和專業,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強化學生心理,這些結果將對學生就業前景產生積極的作用。
1 ?采用針對性教學,按照學生就業方向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保證高職學生專業素質的基本條件,也是保障畢業生順利就業的前提。畢業生就業選擇過程,是學生與企業的相互選擇,學生職業選擇和企業用人的基本標準是學生是否具備所需的專業身體素質。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投擲、跳躍、跑步等常見練習方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可以根據學生就業方向,瞄準學生需要具備的職業性身體素質和訓練技能,通過創新體育教學中訓練方法提升學生職業性身體素質并傳授鍛煉技能,加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同時,根據學生未來專業崗位特點,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專業體育理論和身體素質。
高職院校應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開設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分析各種體育項目對學生體質的作用,并設計可以避免職業病、強化學生職業體能的體育項目;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不同專業學生講解不同的體育健康知識,并根據學生的未來可能從事工作崗位的需要,開展有實踐性的培訓,從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例如,對于機械、電力、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需要全身性的體育鍛煉,排球,足球,籃球等體育項目是較好的選擇,并增加腰腹力,耐力,下肢力量和上肢力量訓練加以配合。對于主修安保、警察等需要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專業的學生,可以訴諸拳擊,摔跤和散射來進行鍛煉。對于學習汽修的學生,可以進行滾動輪胎和搬運重物等鍛煉上肢力量的項目來提高身體素質。對于酒店管理、市場營銷、導游、服務等專業的學生,體力、腰部、腿部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可以通過開設健美操、羽毛球、排球等項目對學生進行訓練;對于駕駛、挖掘機等專業的學生而言,腰部肌肉和肩頸肌肉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學校針對性傳授鍛煉腰部肌肉和肩頸肌肉的方式和技巧對于這類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將是大有裨益的。這樣的體育教學,不僅僅可以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鍛煉學生身體素質,還可以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競爭能力,增加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
2 ?模擬職業場景,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要有充分揮體育服務學生就業、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作用,創新完善一些體育項目的訓練方法,并在體育訓練的幫助下,不斷提高學生未來的職業身體素質,適應惡劣工作環境的能力、安全觀念、實踐技能等。
對職業場景的模擬是在體育教育中適應職業工作的教學方法。通過使用模擬教學平臺,既可以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所需的專業能力,又可以明確學校未來對學生職業工作和體育教育的方向,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基于可以通過強烈職業特色的體育項目,模擬學生未來的工作環境和內容,系統、全面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比如,組織警察和公安專業的學生模擬一系列的實戰活動,使學生能夠學習實戰中的防御技巧和攻擊行動;針對在農業和礦業專業的學生,建立定向越野和登山比賽;為航海類學生設立了負重游泳,水球等水上項目[1]。老師在選擇體育教學知識、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應當替學生考慮未來的工作特點,并選擇與其專業相似的培訓項目,提高學生的專業身體素質,并以此為主要教學內容。在選擇項目對工作進行模擬時,學校和老師更不應該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當然,體育項目不能模擬所有的職業教學知識和技能。但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長期堅持靈活教學的原則,學校和老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豐富教學知識,將體育教育和職業工作有機結合。另外,教師也需要開展多樣、靈活的教學模式,因為不同的教學對象和專業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簡而言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著眼于傳播有利于學生健康知識,以保持體育素質的教學內容為基本點,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成長。
3 ?營造社會環境,培育學生專業工作良好素養
高職教育就像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體育項目中,處處存在合作、競爭,成功、失敗。學生在體育項目中的擔當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他們將隨時隨地參與各類人群的競爭和合作。他們也將相互競爭,出現贏家、輸家,合作關系、競爭關系,擔當教練、裁判員、運動員等不同的身份。此外,體育比賽和體育運動中的角色也存在差異,需要學生充分適應一系列角色,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并能夠承擔特殊的任務,將社會生活和體育教學有機結合,學生同時也需要將自己的生活、情感世界和體育教學聯系起來。以此提高學生自身應變能力,增強學生協調、溝通能力[2]。
用人單位的工作制度往往和體育教學習慣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教師需要與用人單位的制度保持一致,從而將體育教學計劃與時代接軌。用人單位往往要求員工規范言行,不得早退,統一著裝,遵紀守法等,體育教學可以充分模擬用人單位的管理標準,著重培育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讓學生自覺養成統一著裝,遵紀守法,尊師重道、按時上課的習慣,以及教學計劃要求形成特殊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習慣。并根據教學要求制定適當的獎懲措施,并將其納入最終的績效考核中。通過這種方式,在培訓和教學的幫助下,學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范的行為,使學生提前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從而為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奠定基礎。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實施藝術教學模式,嘗試創造一些社會情境,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例如,當學生運動比賽中失利,教師需要及時實施挫折教育和鼓勵教學法;當在競爭過程中遇到困惑和感到怯懦時,教師要及時伸出援手;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達到極限狀態時,教師應該提供精神支持,鼓勵學生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總之,教師應利用不同的社交場景,使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形成良好的素質,從而提高適應社會的技能。
4 ?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必須符合未來從事的專業崗位需要。作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必須根據專業性質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實用性、教育性和文化性,將職業能力和體育內容有機結合。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畢業生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夠健康、優質的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 解趙輝.淺談高職體育教學與職業道德的養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35-37.
[2] 劉小斌.高職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發展走向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52-53.
[3] 唐鶯.高職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園,2018(1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