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煌
摘 要:職業(yè)院校“教學診改”工作通過試點探索、培訓推動,正逐步從點到面全面推開,“教學診改”理論不斷完善,實踐成效正逐步彰顯。文章從課程診改基礎、課程診改設計、課程診改實施、課程診改成效四個方面闡述了手繪表現技法課程診改進行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教學診改”;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改革
根據學校“十三五”課程建設規(guī)劃和專業(yè)建設標準,手繪表現技法課程于2017年1月制定了課程建設方案,構建了完善的課程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依據“八字螺旋”持續(xù)開展了課程診改,以教學平臺數據分析及教學督查反饋為基本依據,堅持診斷改進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建立了課程常態(tài)化、周期性的診斷改進工作機制,有效提升了課程建設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一、課程診改基礎
(一)課程定位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是針對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開設的一門核心專業(yè)課程,在第二學期開設,共計96課時。本課程的前導課程為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構成,后續(xù)課程有建筑裝飾識圖與AutoCAD制圖、電腦效果圖表現等。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徒手表現設計構思的能力。
(二)發(fā)展歷程
在2012年以前,偏重于培養(yǎng)“畫匠”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以臨摹為主,重畫面效果,輕創(chuàng)意表現,與崗位需求有些脫節(jié);從2012-2015年,手繪表現技法課程上線大學城平臺,初步翻轉課堂,實現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的模式轉變;2016年,又繼續(xù)發(fā)展成為以賽促學,以項目促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成果導向課程,通過參加一系列的教學比賽與手繪大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6年,本課程立項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秉持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持續(xù)改進本課程。
(三)已有資源
本課程現已建成較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庫,2012年在世界大學城平臺建設的“瘋狂手繪”主題特色空間和手繪表現技法空間課程中,現有的資源主要有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案、微課件,相關的示范教學視頻、課堂示范作品及學生習作,并積累了豐富的案例、圖片、測試題等拓展性學習資源。同時,針對本門課程還組建了一支具有扎實專業(yè)基礎、較強教學能力、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課程建設團隊,構建了由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平臺、移動教學APP共同組成的多元教學平臺。
二、課程診改設計
(一)設定目標鏈
貫通學校課程建設目標體系,本門課程“十三五”建設目標是爭取立項為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7-2018年度建設目標是順利通過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驗收。對標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目標,結合課程現有基礎,明確了年度建設目標、任務、措施、預期效果,層層落實分解,確保課程能對照目標檢驗預期成效,促進預期目標達成。
(二)確定標準鏈
為有效實現課程建設目標,本課程制定了符合課程實際,有專業(yè)特色的分類標準,涵括課程建設標準和運行標準兩類。通過建立課程標準動態(tài)調整機制,根據崗位需求及時增減教學內容,拓展資源增量,積極探索教研教改,打造能力強、素養(yǎng)高、工作實、業(yè)務精的課程建設團隊,建設適應信息化教學的實訓條件,制訂課程運行規(guī)范和教學課堂標準,為課程建設和課程運行提高科學指導。
(三)質量改進螺旋
課程診改以教學進程為周期構建了課程質量改進螺旋,質量改進大循環(huán)按照“目標—標準—設計—組織—實施—診斷—學習—創(chuàng)新—激勵—改進”十步進行,課程診改以六周的單元課為一個大循環(huán),學校在期末進行課程診改檢查,課程診改以一年為一個大循環(huán),進行年度考核性診斷。質量改進小循環(huán)按照“設計—組織—實施—監(jiān)控—預警—改進”六步進行,課堂實時性診改以一次課為周期,課程建設為月度自我診改。整個過程通過平臺信息采集、數據分析,全面系統(tǒng)實時掌握課程建設及課堂教學情況,及時發(fā)布預警,動態(tài)進行改進。
(四)總體設計
根據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目標和標準,制定了2017-2018年度的課程建設計劃,并確立了42個課程質量監(jiān)控點,對照質控點制定了各建設任務的目標值、標準值和預警值。同時,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考核方式等做了頂層設計。
1.教學內容
依據設計表現工作流程設計教學過程,選取典型項目,實施情境教學。具體的開發(fā)流程則是根據課程調研重新進行課程定位,根據就業(yè)崗位的需求確立本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然后歸納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學習領域,序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
2.教學方法
課堂實施采用從任務驅動到項目教學的模式,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競爭教學法等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幫助學生在深入理解方案設計的同時提高手繪表現技能。
3.教學資源
主要從課件更新、案例資源采集、微課制作和原創(chuàng)視頻開發(fā)等方向著手,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重新梳理知識內容,呈現明晰的知識脈絡,采集企業(yè)優(yōu)秀案例進行剖析,編寫項目實踐任務書,并不斷錄制原創(chuàng)微課視頻,增加示范教學視頻。
4.考核方式
采用“線上30%+線下20%+作業(yè)40%+項目實訓10%”的考核方式。
三、課程診改實施
(一)組織
課程團隊與分工形成課程負責人推動、專家團隊指導,企業(yè)兼職教師協(xié)同的模式,不斷完善、優(yōu)化,對課程組織實施環(huán)節(jié)與診斷改進監(jiān)測點的數據收集、分析、反饋,并持續(xù)推進課程診改工作。企業(yè)兼職教師則負責研究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的對接效果。
(二)診改實施
第一步,序化教學內容。教學團隊成員分析研修報告、企業(yè)調研報告等文件,開展課程建設研討會和教研會,查擺課程內容定位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yōu)化、細化并設計項目教學情境體系,明確技能考核點及考核標準。
第二步,資源建設。本課程的資源建設主要從三個維度來看。橫向資源:先確定網絡課程目錄,建設各章節(jié)的學習任務單、微課視頻、微課件、進階練習等課程資源。縱向資源包含:一級欄目按照資源類型建立,二級欄目覆蓋課程所有的章節(jié)內容,三級欄目不斷增加優(yōu)質的拓展資源。測試資源在于建好各章節(jié)考核知識點的測驗題庫和考核技能點的作業(yè)題庫,以及每階段的測驗試卷庫。
第三步,改善實訓條件。新建數字手繪實訓室,給每人提供一臺電腦和手繪屏,網絡全覆蓋,建立完善的實訓室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在2018年該實訓室已投入使用,為項目實訓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四步,教學團隊建設。在“教學診改”工作中,要統(tǒng)籌好院系、教務、人事等各方面的關系,共同打造一支學識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另外,學校有聘請名師、專家進行講學,聘請企業(yè)設計師兼職授課,為本課程的建設與教學實施帶來了鮮活的力量。
第五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方面主要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超星平臺采集學生學習過程數據。課前,學生利用平臺查看學習任務單、學習微課、微課件等內容,教師通過查看平臺學習數據了解學生課前線上學習情況;課中,學生完成作業(yè)和項目任務并將作品上傳至平臺,教師對主要知識點、技能點進行強化,組織各項任務的實施;課后,學生應用技能完成拓展任務,教師對任務進行檢查,批閱作業(yè),并指導學生參與技能大賽。
第六步,改革考核方式。借助平臺進行考核,平臺全程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實時調整考核權重。
(三)常態(tài)糾偏
基于課程教學平臺,實時采集課程教學數據。通過平臺督學欄目監(jiān)測學習情況,對未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發(fā)布預警信息,督促改進,這大大提升了學生成績的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
通過查看答題正確率發(fā)現難點問題,教師通過推送資料進一步做解析,后續(xù)學生答題正確率提升到了100%。
教師通過平臺批閱作業(yè),發(fā)現學生在手繪練習中遇到的難點,教師進行全方位的技法解析。在發(fā)布作業(yè)任務時設置學生可互評作業(yè),促進學生交流經驗。
(四)自我診斷
對照課程建設目標和課程診改質量控制點,結合教學平臺的數據,對2017-2018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診斷,發(fā)現2017年14個目標任務均已完成,2018年度有14項任務達標,1項未完成,目標達成度93%。未完成的任務是“教師培訓15天/年”,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團隊中有部分教師教學任務重,未能爭取到與上課時間不沖突的培訓機會,以至于培訓時間不足15天。
(五)激勵、學習、創(chuàng)新和改進
針對教師培訓未達標的問題,學校應首先給予教師相關激勵措施,比如:優(yōu)先推薦積極參加培訓的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師職業(yè)能力比賽,教師年度績效考核給予加分等。其次,學校出臺政策要求系部組織參與培訓的教師做匯報,老師們學習并積極交流。再次,鼓勵教師參與高質量的在線培訓課程,或者通過企業(yè)培訓、頂崗實習等途徑獲得專業(yè)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的提升。最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科學制訂中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計劃,積極調研,獲取更多培訓信息,形成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并予以落實。
四、診改成效
課程運行成效:通過課程改革,學生在課堂活躍度、作品交流程度、手繪技能、創(chuàng)意能力以及教學滿意度方面都有顯著提升。
具體建設成效:2018年,手繪表現技法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完成既定的建設任務并順利通過了驗收,課程團隊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同時完成了數字手繪實訓室的建設。
五、結語
在這一輪教學質量改進過程中本課程還存在原創(chuàng)手繪演示視頻不夠多、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問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主要在于根據新發(fā)現的教學難點動態(tài)更新解析視頻和演示視頻,增強線上互動,互動中實時監(jiān)測改進。同時,教師團隊需要積極參加假期的企業(yè)實踐、緊跟企業(yè)發(fā)展,不斷開發(fā)實訓項目,在總結前期課程診改工作的基礎上,剖析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根源,不斷進行改進提高。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