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軒
摘要: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作用愈發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為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和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時期下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存在著漏洞也逐漸顯露出來,為適應新時代、新環境下高校學生的個性發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關鍵詞:高校;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
2018年12月7日在北京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會上習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自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全方位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明確提出培養符合現代化的全面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一、新時期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強則國強,教育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在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我國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全國高校要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扎實辦好社會主義高校。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必要性、連續性和適應性。
一方面,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隨著環境、傳播媒介等變化,自身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也相對有自己的個性,這就要求新時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另一方面,高校學生不僅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新時期下,發展要有后勁,就應該更注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發展,只有年輕一輩堅定了理想信念,才更有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有利于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建設。其次,我國要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跟,并且要處于領先地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俗話說思想不牢地動山搖,現時代高校學生接收到各種各樣的訊息,思維會相對比較活躍、多變,善于獨立思考與運用,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再加上國外一些不法分子不時制造一些具有煽動性的言論、活動,企圖利用一些敏感問題抓住高校學生的愛國情緒煽動高校學生進行游行等,妄圖渾水摸魚,趁機從中挑起事端,造成社會動蕩。所以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嚴峻的考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擔學生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要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加強教師隊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應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只有把新時代學生的心理、思想給扶正,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才能使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才能使中華民族不斷地向前奮進,所以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學生發展的基石,指引學生和高校未來發展的方向。當下,隨著高校人數的增多,高校為提高學生就業率,會傾向性的培養市場需求和崗位性需求的學生,在課程設置上實訓技能課和專業課程相對多些,從而忽視了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板塊直接對口學生大部分是輔導員,尤其是有個別學生需要進行一對一的思想教育,但是輔導員平時除了要負責學生日常事物管理工作,還要處理行政事務,這些工作必然會分擔輔導員一定的精力。其次,現階段高校輔導員自身層次參差不齊,大部分是本科層次,研究生、博士相對較少,也有部分本專業并不是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術業有專攻,以致于滿足不了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要求。再有,新時期下,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學生人數的增多,出現輔導員一對多的局面,要管理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能集中,使得高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缺乏相對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新進的年輕輔導員雖然年輕有活力但是存在著經驗不足的問題,這也會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現目前由于各種原因高校輔導員的流失問題也比較嚴重,一個專業存在從入學到畢業多個輔導員經手的現像,存在的不穩定性不連續性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思政課作為高校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時代下,思政課的教育方式、內容趨于單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并不能更好的適應現在高校思政課的開展,一味的馬列主義難免學生會覺得枯燥無趣。相比國內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更應該讓學生了解到國際環境動蕩不斷,暗流涌動,培養高校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樹立正確評判意識,培養高校學生具備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雖然我們現目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化的最新成果,但是所有的教材都是根據以往發生的事情總結出一定的道理規律進行編寫而成的,如果僅僅按照書上的教學內容進行講授,是始終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能充分的體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社交途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的發展無疑給課堂資源添磚加瓦。但是網絡的不規范性與不可控性也隱藏著重重危機。隨著網絡普及化,手機都可以隨時隨地的上網搜索,稍有疑惑都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得到各種各樣的觀點。可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對網絡迅速發展的準備明顯不夠,沒有意識到網上的一些言論、某些公眾人物的觀點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尤其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貧富差距的拉大,生活理念的不同,各種價值觀念通過網絡上各種平臺相互影響,使傳統的信仰和價值觀念受新的挑戰,高校學生作為對新事物接收很快的一個群體,受到網絡上各種價值觀的影響,容易出現無正確的信仰價值觀。網絡上的“拜金主義”,強烈的利己主義,現實主義等不斷地沖擊的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并對其造成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