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人生中重要的基礎時期,良好的品質培養和教學指導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也是和學生直接接觸較多的教師,其自身素養和管理方法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引導作用?!傲⒌聵淙恕弊鳛樾聲r期的教育基礎,要求教師用真摯的“恒心、耐心、愛心”帶領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身心素質。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立德樹人
引言:
教學活動大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因此,班主任的責任除了保證活動的開展,更需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及時調整管理方向和方法,從而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除基本的教授學科知識以外,教師也應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將“德”與“愛”結合,從正面教育引導學生前進,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適合的教育方式塑造學生、促進其發展。
一、加強“立德樹人”基礎建設,提高自我素質
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是多樣化、細致化的,但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個人素質和學習能力都需要有專人引導,所以小學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拓展知識領域,更要以身作則,親自引導學生進步[1]。
(一)不斷進取,恒心學習
教書育人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教師要用心關愛學生的心身健康和學習情況。對于教師而言,只有不斷充實自我,追求進取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這也是提高專業能力的關鍵。首先,教師要以課本知識和教育理論為主,不僅需要反復研究學科內容,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也需將新時期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等理解運用到教育中。其次,方法實踐可直接反映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對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各科教師多交流,定期開展討論會,從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交流經驗的同時探究新的管理方法。還有教師要多和學生、家長交流。如,在期中考試結束后,教師可對學生的學習問題、日常表現進行總結,分別匯總出現相似問題的學生,家長會時以小組進行溝通,以了解學生心理狀態和家庭表現為主,結合課堂表現和家長分析情況,根據家長不同的教育方式建議管理方法。
(二)提高個人素質,恒心奉獻
優異的學習成績雖是學生、教師的共同目標,但不作為學習的根本目的,“立德樹人”是新時期的教育基礎,育人是教師的職責,并且小學階段的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較低,心智不夠完善,易模仿身邊的人和事物,尤其在學生心中,教師的形象較高大,是除家長之外接觸最多的人,所以教師更應從自身做起,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幫助學生形成正直、美好的心靈[2]。
二、投入“恒心、耐心、愛心”,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一)以文化育人為主,開展班級活動
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可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品德建設是教學基礎,教師需重視對班級文化氛圍的營造,科學合理的結合兒童成長發育規律,將生活和學習聯系起來,逐漸深入。除了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還有人與社會、自然等的關系,教師也可擬定主題開展教育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了解活動的意義,從親身參與中體會其重要性。例如,愛國作為每個人的基本素養,教師可組織學生參加愛國詩歌朗誦、“我為祖國寫首詩”、制作手抄小報等活動,在準備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資料主動的學習愛國知識,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動手技能的同時,懂得了愛國的意義。在開展珍惜自然資源的主題活動時,可組織學生進行“節電、節水”的活動,在學校和家中及時關燈,節約用水、用電,可讓學生計算通過這種方式節省了多少水電,教師也可借助資料和舉例,與學生共同計算出以全國人民的數量會為地球節省多少資源。
(二)保持良好心態,及時指出學生問題
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有所不同,所出現的問題類型也不一樣,小學階段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引導教育,不僅要保證學生的成績,也需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和人格發展,這是一個長期管理的過程,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教育。當教師發現問題時需及時指出,可讓學生及時改正,且讓下一位學生避免了這類錯誤。同樣,在學生表現有可取之處時,教師給予表揚,讓學生在適當的夸贊中成長,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之后面對困難時不再逃避。
三、“德”與“愛”結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
班主任既是授課教師,也是班級的大家長。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接受能力也有限,在此成長階段勇于實踐,較愛幻想,會經常出現不同于成年人的行為和想法,且學生的自制力較差,集中精神的時間較短,學習和活動中容易出現打鬧玩耍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教師的理解和指導。例如,有的同學對語文、數學學科興趣較低,課堂上出現走神、做小動作、畫畫等現象,部分教師會在課堂中嚴厲批評,學生不但沒有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還會產生逆反心理。正確的做法是教師私下和學生有耐心地談話,分析學生厭學的原因,從而引導學生轉變態度。有的學生喜歡上課涂畫,可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將語文課文內容以畫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的同時,培養了他們的特長愛好。
在與學生的相處當中,溫柔、體貼的教師更能贏得學生的喜愛,因學生思想單純,所以身心的感受也是最直接的,了解學生最有效的途徑是融入他們的學習和活動,在觀察中了解學生心理動態,結合每位同學的性格特點制定教導方法。
四、結束語
在學生的成長中,家庭環境、學習氛圍和教育質量等會對個人發展造成影響,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但隨著環境的改變、教育程度的深入等,應以積極向上、正確的狀態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在品德和學習方面的引導對學生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立德樹人”,用真摯的情感關心、愛護學生,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晁瑾娜.談如何做好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7 (4):35-35.
[2]侯知華.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贏未來,2017:47.
作者簡介:李曰亭,男,漢,籍貫: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職稱:一級教師,學歷:大學,研究方向:小學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