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毛
摘要:高中體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為具有現代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是我國學校的體育教育總目標。體育教師是通過體育教學去實現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使命的。
關鍵詞:高中體育;素質教育;德育;滲透
在實現學生增強體質、增長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實現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才是體育教育教學的總目標。體育教師是通過體育教學去 實現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使命的,利用體育課所提供的有利條件,自覺地將德育的豐富內容寓于體育教學的動靜之中,加強對高中生 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增強體質,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養,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盡的職責。
一、德育教育是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體育與德育、智育緊密結合,除擔負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外,還擔負著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任務。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一種形式。它具有雙重性,跟其它學科教學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講授體育理論知識的室內課,又是傳授體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課,所以體育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國的體育教學目標是: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知識教育,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發展,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通過體育教學把學生的身體鍛煉和社會責任感相聯系,教育學生熱愛祖國。樹立群體意識,培養組織性、紀律性,集體榮譽感和經常鍛煉的興趣與習慣;發展學生個性,鍛煉意志,培養勇敢、頑強、朝氣蓬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為、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多數學科的德育教育多以說教為主,多運用講授法、談話法、講座法、讀書指導法等方法,而體育課教學則是寓思想教育于身體活動中,多通過練習法、游戲法和矯正法等多種方法進行。由于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愛體育活動,因而他們的思想行為、個性、愛好、意志品質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來,這樣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時機,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與審美教育
通過組織教學比賽、游戲活動及考試、達標、運動會等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及心理的穩定性和適應性。并向學生講述健康人的心理標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經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體育教師是教學中美的引導者和傳授者,教師本身的活動就成了學生的審美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要言傳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教會學生做人、求善、養德,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要具備美好的心靈、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語言、誠懇的態度、優雅的態勢、整潔的儀表及精湛的教學藝術,為學生樹立美好的形象,真正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學內容的統一。
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我認為學生的感受是最真實的感受,學生的評價是最貼切的評價。我們體育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去審視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因為教師自身素質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必要條件。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兩者之間存在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教育關系。體育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與學生民主、平等地進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臨下地進行“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這樣學生只是在被迫接受,沒有獨立的見解和個性化的反饋。只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師才能使贏得學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從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這樣的體育教師,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自主創新,進一步促進個性的發展。
四、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世界本身在無時無刻地變化,體育運動本身就是在不斷地發明、創新中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在體育教學中,創新和個性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個性發展往往決定創新能力的提高,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的個性,每個人都有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他們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們教學中忽略的,所以我們身邊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巨大的寶藏。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加以適當的評價和鼓勵,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要積極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學習需求和愛好,充分發揮他們的求索精神。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師應多尊重和采用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自主中求得創新,而創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進個性發展。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如可讓學生設計游戲或改進游戲方法等,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在整個課堂里進行加工、提升、運用。
五、通過體育精神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種著眼于發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質的培養。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統一協調發展的 日趨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過程。體育教學中通過體育精神對中學生的人格教育。自尊、自愛、自強不息,培養積極參與意識,發揮人的自主精神。體育活動中無論是個人項目或是 集體項目,都要讓學生學會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講究個人行為的規范性和道德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行為 和道德風尚。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增強參與意識。在運動實踐中讓學生學會獨立的觀察判斷,獨立的應付突如 其來的賽場變化,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點、特長,發展個性,培養自主精神和獨立人格。培養學生的是非感、正義感。體育運動是嚴格規則約束下進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動,教育學生遵從規則與規定,按規則允許的精神去認識問題,辨別是非,不斤斤計較,不小肚雞腸,不裝孬使壞,不投機取巧。尊重事實,弘揚正義。對的就支持贊揚,錯的就批評屏棄,培養學生愛憎分明,態度明朗的人格精神。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要搞好思想素質教育,教師除了必須具有敬業精神外,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獨運匠心,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受到教育。這便是體育課中思想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