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只有不斷優化服務方式,才能夠提高群眾的積極性,滿足其對政府工作的要求。在推進群眾文化輔導的過程中,發現其對全面藝術普及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同時能夠彰顯政府服務的本質。筆者將在此基礎上探究優化群眾文化輔導、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路徑,目的是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進一步優化政府的服務質量與方式。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輔導;全民藝術普及
前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出現了新的變化,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其中,精神需求是人們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要求政府部門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視群眾的文化輔導工作,提升群眾的文化水平,豐富其精神世界。長此以往,可以有效推動全面藝術的普及,并進一步增強國家的軟實力。
一、群眾文化輔導對全民藝術普及的作用及意義
(一)提高全民素質,緩解生活壓力
與傳統的學院式教育相比,群眾文化輔導的內容更加寬泛。其中,學院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為目的,而群眾文化輔導則除了學院教學的內容之外,還實現了對領域的延伸,實現了社會教育的目的。在群眾文化輔導的過程中,高度重視百姓的心理教育、心理輔導。采用多樣化的文化輔導方式,可以進一步提升人們的心理素質,讓人們能夠基于學習傳統的機會,實現對自我能力、抗壓能力的強化。正因如此,可以有效緩解群眾生活的壓力,提升其生活的幸福指數。由于群眾文化輔導與生活的關系更加緊密,所以能夠展現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價值。例如:對于剛剛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其缺乏充足的社會經驗,很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對此,通過群眾文化輔導可以對不良現象進行洗滌,引導學生深化對社會的了解、認識,實現對正能量的有效傳遞。簡言之,通過群眾文化輔導可以提高的綜合素質,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進程[1]。
(二)傳承悠久文化,抵御文化沖擊
在全民藝術普及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其他外來文化因素的影響。因此,諸多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的沖擊,無法實現傳承發展的目的。針對這一現象,可以通過群眾文化輔導的方式,更好的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辨別的吸收外來文化,提升抵御地域外來不良文化的綜合能力。具體而言,當前社會中,存在一些崇洋媚外的現象,這種思想會嚴重阻礙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另外,還有部分人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認識存在偏頗。為了可以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發展,必須重視群眾文化輔導,使群眾能夠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加深對傳統文化發展的認知。在文化輔導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文化作為主要內容,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民族自豪感、歸屬感和獲得感,強化群眾的思想文化水平,逐漸形成傳統文化藝術素養,實現對外來不良文化的防范能力。
二、優化群眾文化輔導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路徑
(一)廣泛調查,精準定位
目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依然有必要進行優化,主要是相關的工作并未達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群眾文化輔導期間沒有對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導致輔導內容不符合群眾的需求。實際上,要想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進展,必須從多個角度入手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進行優化,打破傳統的政府文化服務形式。因此,相關部門必須進行細致調查研究,明確其真正需要的文化內容、類型,從而對癥下藥,才可以進一步提高基層文化的活力、激情。久而久之,則能夠不斷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各項工作之中。例如:政府部門可以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群眾進行簡單的文化訪問,經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能夠進一步提高文化輔導的針對性。另外,還能夠保證文化內容與群眾生活的緊密關系,逐漸構建全新的社會文化風貌。
(二)嚴格把關,提升質量
在市場經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國的文化藝術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各種不同的文化能夠在社會中肆意傳播。這其中,包含諸多優秀的思想文化內容,同時也含有大量的文化“糟粕”。因此,會對群眾的文化藝術產生影響,影響全民藝術普及的推進。針對這一現象,在對群眾進行文化輔導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做到內容質量的控制、選擇,避免將不健康的思想帶入其中。通過文化培訓,可以不斷提高群眾的文化藝術水平,使其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汲取更多高質量的食糧,彰顯政府文化服務的重要價值。為了對文化內容質量進行保障,政府應該積極完善相關的文化輔導制度,將文化培訓工作落實在工作中,進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與優化提供依據與引導[2]。
(三)強化意識,營造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最深厚、最廣泛、最基本的自信是文化自信。具體而言,文化與每一位群眾的生活都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如果可以將文化自信融入至血液之中,就能夠成為工作、生活的基本準則,同時還可以有效抵御外來文化的入侵。通過群眾文化輔導,能夠對群眾的民族意識、文化自信進行培訓、強化,從而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個和諧的文化氛圍,引導全體群眾參與到文化學習之中。基于此,可以有效促進全民藝術普及的進程。除此之外,在文化輔導期間可以進一步深化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使其可以通過學習成為構建“中國夢”的中堅力量。由此能夠發現,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的過程中,不斷優化群眾文化輔導可以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引導社會群眾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營造一個全新的文化環境,推動我國社會穩定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輔導對全民藝術普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體現在多個不同的層面。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其作用,政府部門應該不斷調整群眾文化輔導的作用,同時進一步提高全民藝術普及的效果、質量。因此,為了可以彰顯服務工作的效果,必須實現對全面文化輔導的重視,保證輔導內容的時代性、保證輔導內容的質量,逐步構建一個良好的全民藝術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楊曉平.淺析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的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導[J].藝術評鑒,2018 (21):175-176.
[2]苗麗萍.淺談如何提高基層群眾文化輔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 (25):152+154.
作者簡介:張笑語(1985.11-)女,民族:漢,籍貫:山東臨沂,學歷:本科,職稱:中級,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