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娟 蘇達主
摘要 本文從項目規劃理念、項目概況植保無人機作業優勢、項目建設評估及項目實施意義等方面分析了武宣縣大浪村植保無人機.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發展建議,以期為推廣應用植保無人機提供參考,實現科技興農。
關鍵詞 植保無人機;項目規劃;可行性分析;廣西武宣;大浪村
中圖分類號 F323.3;S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8-0154-02
1規劃理念
植保無,人機項目的規劃理念為圍繞甘蔗產業的上下游作文章,以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武宣縣是糖料蔗生產大縣,2017年度榨季的進廠原料蔗近120萬t,蔗糖產業經濟支撐了整縣60%的財政。武宣縣下轄的黃茆鎮大浪村甘蔗種植面積達779.13hm2,2018年糖料蔗產量達48680t,甘蔗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作物:如采用無人機實施噴灑可節約成本150元/hm2,而且高效安全,同時還將推動綠色雙高糖料蔗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普及,提升蔗糖產量,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僅有武宣佳田植保合作社與廣西博宣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其植保無人機在2018年服務收人突破60萬元/架。針對當前農村農業勞動力短缺、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現實,迫切需要開展新型高效無人機施藥技術裝備替代手動和背負式藥械。
科技興農是農業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必然需求。經過市場調研和分析,大浪村兩委討論得出結論,于2019年開展無人機植保作業業務,爭取為村集體經濟帶來超過20萬元的年收人。經過行業屬性和競爭現狀分析,設想項目在未來2年的發展規劃大致為1年內迅速占領武宣縣甘蔗種植的目標用戶,2年內占領本地大部分飛防、航空飛行服務市場,成為桂中地區規模和技術實力最大、影響力最廣的植保無人機科技服務公司。
2項目概況
植保無人機是通過地面遙控或GPS~飛控對農作物實施噴灑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在作業效率.安全性、效果等方面較人工作業具有很大優勢。植保無,人機具有作業效率高、準確性高.單位面積施藥液量小、起降靈活、機動性好等優點,在日本等農業發達國家應用和發展已相當成熟。但目前我國農業植保作業仍以人工加手動、電動噴霧機等半機械化裝備為主,占比超過90%,航空植保比例小于2%,植保無人機是實現農業機械智能化的關鍵一環,適合我國國情,國內農用無人機應用前景廣闊。
我國農用無人機研究應用起步晚,截至2018年3月,我國有3000多架農用無人機用于農業生產,飛控手逾2500人,相關無人機研發、制作產業的企業有400多家,以大疆極飛等龍頭企業領銜。預計2018年起我國農業無人機植保服務會快速增長,市場空間巨大。2018年4月2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7中國土地礦產海洋資源統計公報》顯示,我國耕地面積為1.3493億hm2,僅以3000萬hm2土地流轉量來計算,開展無人機農藥噴灑業務,每年平均噴灑5次,225元/(hm2.次),一年將貢獻337.5億元的作業收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植保無人機作業普及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我國土地流轉速度加快,無人機植保作業的需求將會更加強勁,而按照我國1.2億hm2耕地紅線進行測算,國內農業無人機植保市場超過千億產值。
2017年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76萬hm2;,產量居全國首位,為制糖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肩負著世界60%以上的蔗糖生產任務,可稱之為世界“蔗糖之都”。以來賓市武宣縣黃茆鎮大浪村(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三五”貧困村)為例,全村963戶農戶以發展糖料蔗種植為特色產業,覆蓋率100%,種植作物面積達到779.13hm2,糖料蔗產量達48680t,2018年僅原料蔗進廠服務就為村集體經濟帶來7.3萬元收人。糖料蔗種植的農業市場廣大,更需要利用植保無人機的高科技精準高效作業來保障。
3植保無人機作業優勢
一是植保無人機具有高效、安全的特點,其規模作業可達10hm?/h,而遠距離遙感操作避免了暴露于農藥下的危險,提高了噴灑作業的安全性。二是無人機作業采用噴霧噴灑方式至少可以節約50%農藥使用量,可以節約90%用水量,極大地降低了資源成本。三是植保無人機整體尺寸小,重量輕,易保養,單位作業人工成本低;容易操作,操作飛手經過15d左右的專業培訓就能掌握操作要領,單獨執行任務。四是未來雖然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但植保無人機的市場越來越大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順應時代發展,跟隨科技腳步,發展生態、安全、高效的精準農業是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
4項目建設評估
4.1投入及收益預評估
該項目位于武宣縣黃茆鎮大浪村,項目由武宣縣大浪村村民合作社管理運營,該村民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10月11日,是村民自我管理的集體經濟實體。項目主要是對甘蔗等農作物種植提供統防統治服務,以及綜合利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和肥料等作業。本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20萬元,其中,投資16.8萬元購買植保無人機設備,另投資0.6萬元培訓專業無人機操作飛機手2名(獲得飛行資質)、飛手人工費用約2.6萬元人。項目購買的無人機設備型號為極飛P-30,飛機尺寸810mmx<600mmx700mm,飛機重量10kg,飛機藥箱容量10L,作業續航時間15~30min,作業噴幅5.5~7.0m,飛行速度3~7m/s(根據需要速度任意可調),起飛降落時間≤1min,'飛機動力性能≥10萬h,機架壽命≥5年。該植保無人機技術領先,包括GNSSRTK定位設備(手持測繪器、移動基站、固定基站)、A2智能手持終端、藥箱、灌藥機、智能電池和充電器在內的植保無人機系統,是目前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產品。該項目正常運轉后,年實現利潤預計可達20萬元,項目的總投資收益率為100%,投資回收期為1年,從以上指標表明,項目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投資利潤率:2年總投資額20萬元;2年累計實現稅后凈利潤為40萬元;2年總投資利潤率為200%。
4.2項目運行的市場分析
武宣是糖料蔗生產大縣,隨著規模化種植的大力發展,植保無人機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4.2.1市場預測及供求分析。對于武宣縣糖料蔗產業總體來看,對高效農業噴灑作業的需求非常大,市場廣^闊,并有逐年提高之勢;另外,高效、低成本的無人機施藥技術為解決突發性大面積病蟲害防控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與裝備,該項目的實施能滿足廣大農戶的需求。該項目服務基地位于武宣縣黃茆鎮大浪村委,本項目依托于大浪村民合作社,由村集體代管。場地基礎設施齊全,水電供應充足,交通方便,周圍無工業污染;同時,服務的甘蔗產地地勢平坦,地形簡單,作業條件優越。
4.2.2環境和節能影響。該項目的實施,對環境以有利影響為主,對水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農業生態環境、水土保持影響很小,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后,對周圍的環境不會產生影響項目本身生產方式節能、低碳環保,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蔗糖企業的能源利用率,對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具有積極作用。
本項目屬于農業服務項目中的延伸行行業,屬于國家鼓勵的投資類新興高科技行業,是興農助農的服務型行業,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地區發展規劃,其風險性較小,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
5項目實施意義
5.1大力培植科技興農項目,促進農村經濟增長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就要以農業生產為依托,把支持企業開展農業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大力度扶持新興高科技農業企業、合作社,科技助農、興農,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5.2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全程服務體系
農業科技全程服務,是以建設“科技農業”或“智力農業”為目標,在服務領域、生產過程、服務內容和技術層次上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社會化服務叫,準確地說是指對大農業的服務。武宣縣糖料蔗生產效益高、附加值高,可作為多種經營項目的物質服務,在生產過程上,是指對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的系列化科技服務,是蔗糖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同時,希望各級政府能制定相應的科技興農激勵制度,助推科技創新農業服務發展。
5.3構建飛防植保生態體系,培養專業人才
植保無人機植保作業效率高、服務內容多樣,可豐富農業植保服務市場,從而吸引更多農民、合作社、農業科技公司、科研單位參與其中,共同構建飛防植保生態體系。農業和植保領域緊缺人才,為了讓新型職業農民掌握高科技的植保無人機作業技術技術培訓是關鍵極飛科技公司成立了極飛學院,以解決農業無人機的操作人才問題。因為無人機的特殊性,目前已有的無人機培訓以手動操控無人機為主,培訓費用6000~20000元,培訓時間15~30d。飛手們可以通過線上理論和線下操作2個方面的培訓和考試掌握植保無人機操作技術,考核通過后獲得無人機駕駛證。市場的需求推動專業的發展,職業飛手將彌補”飛防人才缺口,通過科技興農,實現共同致富。
6發展建議
6.1加快制定植保無,人機相關標準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以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加快建立新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我國缺少統一的植保無人機制造標準、適航標準以及植保作業質量標準。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地方發布的標準,如重慶市和湖南省的地方標準《農用航空器電動多旋翼植保無人機》《超低空遙控飛行植保機》。因此,急需制定完善的行業標準體系規范行業標準,完善行業制度。
6.2創新農業補貼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國內關于農用植保無人機的補貼,最早是河南、廣東珠海等地于2013年將農用航空器作為農用機械納人補貼范疇,其中河南省在省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累加當地市財政補貼,補貼力度最大。2017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民航局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等省(市)開展以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各地購置補貼總量控制在1000萬元以內,每檔產品補貼金額在該產品市場銷售均價的30%以下,單機補貼不超過3萬元,補貼對象均為所在縣(市、區)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主要包括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植保作業組織、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組織等,對個人購置植保無人飛機暫不予補貼。經向有關部門了解,目前廣西無相關政策,在“廣西農機補貼系統”中查詢不到植保無人機補貼的相關信息,自治區農業相關部門應加快落實和完善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提高補貼效能。
7參與文獻
[1]肖衛東.企業開展農業科技創新的促進策略[J].中國科技論壇,2016(2):126-132.
[2]鄭生權.關于農業科技全程服務的界說[J].農業經濟問題,1993(4):56.
[3]賀貴柏.廣西蔗糖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措施探討0甘蔗糖業,2012(6):48-52.
[4]宋承琦,熊珺,李萬里.植保無人機應用的發展現狀與建議[J].湖北農機化,2017(6):8-9.
[5]溫靖,郭黎.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關于開展衣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摘要)[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9):13.
[6]蘭玉彬,王國賓.中國植保無人機的行業發展概況和發展前景[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9):17-27.